书的第七章探讨了生命期中的构架、设计构架、形成团队结构及其与构架的关系、创建骨架系统。书的第七章描述了一个用于设计构架以满足质量需求和功能需求的方法,ADD,即属性驱动的设计。它吧元祖质量属性场景作为输入,并使用对质量属性实现和构架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对构架进行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分解、分配、实例化。分解过程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质量属性,在每个阶段选择战术和架构模式来满足属性场景,然后对功能尽心分配,最后实例化。

  从第四章和第五章讲述的质量属性场景和战术对构架设计非常关键。构架设计必须按需求分析进行,但不需要在需求分析完成后再开始构架设计。实际上,在确定了关键的构架驱动因素后,就可以开始构架设计了。在构架的模块分解结构的最初几个层次相当稳定后,就可以把这些模块分配给开发小组。开发小组分别负责各个模块的开发,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各位开发人员的能力,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进行合理的安排。当设计了构架的足够多的部分后,就可以开发骨架系统了,以一种对项目有利的顺序实现系统的功能,前提是以构架做指导。

  ADD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它使用质量属性需求来定义适当的构架模式,并使用功能需求来实例化由该模式给定的模块类型。构架通过确定所必须的通信路径,确定了某种级别的组织结构。现有的组织结构通过为组织部门提供专门技术和既得利益,同样也对构架产生了影响。ADD属性驱动设计是一种定义软件构架的方法,将分解过程建立在软件必须满足的质量属性之上。这一递归的分界过程,在每个阶段都会选择战术和构架模式来满足一组质量属性场景,对功能进行分配,以实例化由该模式所提供的模块类型。

posted on 2017-02-11 17:40  憧憧  阅读(2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