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连接平台怎么做到和多家运营商的兼容呢
物联网连接平台,俗称cmp平台,主要管理各种物联网卡的,功能上有管理卡的状态,流量池,包括整个采购、销售的整个过程,也包括客户自主续费等。物联网连接平台笔者看过很多,从我的角度,谈谈优秀的物联网连接平台需要和多家运营商的兼容性问题。
为啥要兼容多家运营商平台呢?
这个很简单,一个卡商可能从多个运营商手上拿货,譬如从A移动公司进货了一批100M的4G流量卡,从B电信公司进货了一批NB卡,从C联通公司拿了一批10G的流量卡用于太阳能监控摄像头。所以你的卡平台要对接电信、移动、联通等这几家运营商的平台。
极端的,这个卡商还从知名A卡商那里也进货了一批卡,你要兼容吗?我觉得还是要兼容!这个就是现实问题。
兼容的难点在哪里呢?
客观的事实是移动平台给的接口可能有200到300之多,电信、联调也一样,我们就假设只按这三家来说(事实上,优秀的cmp平台对接可能远不止这3家,譬如你可能需要对接菲律宾的某运营商,你可能要对接马来西亚的某运营商等),很多物联网连接平台也都都宣称自己做到了对这三家接口的整合集成。怎么做到的,我还是很好奇的或者说我更关注一些细节吧。
我觉得有以下几种接入方式:
1、硬接入:A运营商对卡的操作有3个接口,就对接3个,B运营商对卡的操作有5个接口,就对接5个,自己想办法在界面中if else的去判断,A运营商的卡就这么显示,B运营商的卡就那么显示,后台逻辑也类似,总之是写死的逻辑。
2、简化性接入,高度抽象常见的统一的几个标准化控制接口,按插件一样,封装掉这些接口,然后统一进行操作和处理,这样界面处理简单了,但没有发挥出运营商接口的能力。
3、自适应接入:这个就有技巧了,通过自解释的一种定义,将每个运营商对卡的控制管理能力定义和封装起来,跟面向对象设计中动态联编一样,解析和解释这种卡时,完全动态和自适应的来控制、管理这张卡,这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方式。
可能每个卡管理平台有自己的设计特色和理念,真心希望和做卡平台的高手一起切磋学习。美畅物联也正在接触这一领域,希望未来能奉献给大家一套优秀的卡管理平台。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博客园社区专享云产品让利特惠,阿里云新客6.5折上折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清华大学推出第四讲使用 DeepSeek + DeepResearch 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 实操Deepseek接入个人知识库
· 易语言 —— 开山篇
· 【全网最全教程】使用最强DeepSeekR1+联网的火山引擎,没有生成长度限制,DeepSeek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