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第五章

第五章 系统调用

一、与内核通信

  • 中间层

     

    作用三个:1.为用户空间提供一种硬件的抽象接口;2.保证系统稳定和安全;3.除异常和陷入,是内核唯一的合法入口。

二、API、POSIX和C库

  • API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的编程接口(可实现系统调用)。
  • API、POSIX、C库与系统调用之间关系。

三、系统调用——syscall

1.系统调用号

  • 当用户空间的进程执行一个系统调用,就用系统调用号指明到底执行哪个系统调用。
  • sys_ni_syscall():错误号,负责“填补空缺”,返回-ENOSYS,专门针对无效的系统调用。
  • 存在sys_call_table。

2. 系统调用的性能

  • 简洁高效

四、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 通知内核的机制是软中断实现的:通过引发一个异常来促使系统切换到内核态去指向异常处理程序,而此时的异常处理程序就是系统调用的处理程序。
  • x86系统上的软中断是由int $0x80指令触发128号软中断。

1. 指定恰当的系统调用

  • eax寄存器传递系统调用号给内核。

2.参数传递

  • x86系统,ebx,ecx,edx,esi,edi按顺序存放前五个参数。
  • 需要6个及以上参数,应用一个单独的寄存器存放指向这些参数在用户空间地址的指针。
  • 返回值存放在eax。

五、系统调用的实现

1.实现系统调用

  • 提供机制而不是策略

     

    简洁、通用、兼容、可移植、健壮

2.参数验证

  • 最重要的检查:用户提供的指针是否有效。

     

    指向的内存区域属于用户空间、在进程的地址空间里、在内存的访问权限范围中。
  • 两个方法检查在两空间之间数据的来回拷贝

     

    1.向用户空间写入数据——copy_to_user();
    2.从用户空间读取数据——copy_from_user()。
    
    成功:返回0;
    失败:返回标准-EFAULT
  • 以上方法存在问题:

     

    用户数据的页被换出到硬盘上而不在物理内存上,会引起阻塞,进程会休眠,至被换回物理内存。
  • 检查是否有合法权限——capable():返回0无权,返回非0有权。

六、系统调用上下文

  • 内核在执行系统调用时处于进程上下文。
  • current指针指向当前任务,即引发系统调用的那个进程。
  • 在进程上下文中,内核可以休眠并且可以被抢占。
  • 当系统调用返回时system_call()会负责切换到用户空间并让用户继续执行下去。

1. 绑定一个系统调用的最后步骤

  • 1.在系统调用表中加入表项;
  • 2.系统调用号定义于<asm/unistd.h>中;
  • 3.编译进内核映像,放入kernel/下的相关文件。

2. 从用户空间访问系统调用

  • Linux提供一组宏:_syscalln()【n的范围:0到6,代表传递给系统调用的参数个数】

3.为什么不通过系统调用的方式实现

 在很多情况下不方便、不容易、难维护、难使用甚至会大材小用

  • 代替方法

    1.文件描述符来表示;
    2.把增加的信息作为文件放在sysfs的合适位置。

总结

1.什么是syscall?

  • 用户程序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系统调用来使用硬件设备。

2.syscall存在的价值?

    • 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来使用硬件,而不用关心具体的硬件设备是什么。
    • 只要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接口相同,用户程序更改操作系统时也不用修改。
    • 系统调用来控制给用户程序的功能、权限。
    • 用户程序只需关心系统调用API,通过这些API来开发自己的应用,不用关心API的具体实现;
      内核则只要关心系统调用API的实现,而不必管它们是被如何调用的

 

posted @ 2016-03-22 16:42  20132216周子轩  阅读(16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