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波兰式引发的对栈/队列/线性表的初步认识

  栈作为一种数据结构,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特殊线性表。它按照后进先出(FILO)的原则存储数据,先进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最后的数据在栈顶,需要读数据的时候从栈顶开始弹出数据(最后一个数据被第一个读出来)。栈具有记忆作用,对栈的插入与删除操作中,不需要改变栈底指针

  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端称为队头。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在队列这种数据结构中,最先插入的元素将是最先被删除的元素;反之最后插入的元素将是最后被删除的元素,因此队列又称为“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的线性表。

  线性表是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即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据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都是首尾相接的。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和操作。因此,线性表这种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线性表和栈及队列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对比如下

线性表
Insert(L,i,x)
(1≤i≤n+1)
Delete(L,i)
(1≤i≤n)
如线性表允许在表内任一位置进行插入和删除


Insert(L,n+1,x)
Delete(L,n)
而栈只允许在表尾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

队列
Insert(L,n+1,x)
Delete(L,1)
队列只允许在表尾一端进行插入,在表头一端进行删除

逆波兰表达式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表达式,它将复杂表达式转换为可以依靠简单的操作得到计算结果的表达式。它的优势在于只用两种简单操作,入栈和出栈就可以搞定任何普通表达式的运算。

逆波兰式的作用  对于实现逆波兰式算法,难度并不大,但为什么要将看似简单的中序表达式转换为复杂的逆波兰式?原因就在于这个简单是相对人类的思维结构来说的,对计算机而言中序表达式是非常复杂的结构。相对的,逆波兰式在计算机看来却是比较简单易懂的结构。因为计算机普遍采用的内存结构是栈式结构,它执行先进后出的顺序。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582.htm#6

posted on 2012-10-11 19:50  瘦肉微辣  阅读(27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