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winter

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你就没事了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最近一篇帖子很火,说的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博士自愿选择去中学当老师,其导师苦口婆心的劝说。

下面是另一个老师对这件事的看法,原帖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14814&do=blog&id=632232

   今天科网又热闹了。程老师和张老师的文章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很有培养前途的科研人才退出了科研队伍。

   这样的问题其实不奇怪。做老师的,特别是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的导师,很多人都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培养年青人才上。这个很容易理解:总希望能够发现很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努力“培养”。这种培养包含了老师的所有心血:开小灶,出国见识,。。总之是努力的PUSH。博士阶段处于人一生中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很多老师总是认为通过PUSH,学生可以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最好数量多一些,以便博士毕业以后能够在一流的高校谋职。很多时候这一招是管用的,师生皆大欢喜,但有些时候恰恰会适得其反。

   我以前也见过一位小牛学生,超级聪明,勤于独立钻研,自己也渴望以后做一名高校教师。导师非常喜欢他。在导师看来,遇到了这样基础好又喜欢做科研的学生,努力的PUSH,可以让这些学生在很好的引导下完成普通博士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过了几年,偶然开会遇见了这位学生,博士还没有毕业,人已经一点精神都没有,完全是一个小老头。问起了博士毕业后的打算,他说只想早早毕业,到任何一个单位去工作都可以,只要不做科研就行了。我听了非常吃惊,为何变化是如此之快?导师也非常喜欢这个学生,也给他找好了国外名校的博士后。多聊了几句得到了实话,他已经对科研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太难、无聊、看不到头。。。。我还是好心的劝他毕业答辩后好好休息几个月,然后再确定自己想干什么,不能因为博士阶段的辛苦而放弃了自己的以前的追求。。。。

    仔细想想,除了社会的功利或等等的外部因素,是否还有别的原因?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在一个充满恶性竞争的环境中长大,成长的过程已经榨干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到了研究生阶段,能有对科研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数量已经非常之少。导师猛然间看到了这样的优秀学生,都希望能够好好培养,以成长为未来的科技新星。如果开始对科研充满了兴趣,但是后面读研阶段逐渐的对科研产生了恐惧甚至是极度的厌恶,只想远离科研。除了社会的因素,老师们是否有拔苗助长之嫌?

   听说早期偷渡去美国的一代移民学习英语用“希望”一词造句,经典的造句是“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很多人说:“学术基因”也是可以传承的,所以很多的导师都希望能找到自己“学术基因”的传承人,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武功传人一样。发现了可以传承衣钵的,全力栽培。。。。

    现在的世界确实很多样化,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把别人塑造成自己的影子,而是要尊重每个个体的选择。

    如果没有了科研的兴趣,还是随他去吧。说不准哪天那些科研“天才”也会回来的。

 

posted on 2012-11-15 09:35  2007winter  阅读(14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