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漫谈阅读笔记01

阅读了《架构漫谈》的前三章内容之后,对架构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几部分引入了架构的概念,什么是架构,以及架构的识别问题,同时在第二章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引入架构,还对概念一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老师在书中举了很多具体而形象的例子,对于理解其中的相关的知识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什么是结构?架构一词其实并不是来源于我们软件行业,其最早出现在建筑行业,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演变,人们根据自己地域的建筑风格、采用各自的设计的模式方法,建造出风格各异的建筑。可以将架构理解为采用一个成熟的设计经验设计的一个整体的框架。

然后架构是怎么产生的呢?用书中所描述的话说就是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在某些方面专精的人,逐渐的社会产生了分工,就把所有的事情,切分成由不同角色的人来完成,最后再通过交易,使得每个个体都拥有生活必须品,而不需要每个个体做所有的事情,只需要每个个体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并具备一定的交易能力即可。所以架构就是把一个整体切分成不同的部分(分工),由不同角色来完成这些分工,并通过建立不同部分相互沟通的机制,使得这些部分能够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并完成这个整体所需要的所有活动。当出现1.必须由人执行的工作2.每个人的能力有限3.每个人的时间有限4.人对目标系统有更高的要求5.目标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单个人完成这个系统比较困难,这样就必定会产生分工,也就必定会产生架构。

架构就是为人设计的,没有人的参与,也就不会出现架构了。然而架构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模型,能够完成该分工的人即可,在进行架构设计的时候必须认真分析,架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提出问题的主角,就像书中举例中提到的,切土豆问题,丈夫是这个分工的熟练者,而且确实解决的是切土豆的问题,男主人也都尽职尽责的完成了,然而就因为忽略了问题的主题,就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失败。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找出问题的主体,是做架构的首要问题,对于一个架构师来说发现问题永远都比解决问题来的更加重要。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实际主题,探究找到软件的直接使用者,解决的是软件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用户究竟是二传手,还是问题的真正主体。

总之,要想成为架构师,首先解决的是两个问题。

这是谁的问题?

有什么问题?

posted on 2020-03-10 17:48  一往无前!  阅读(9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