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总结
2017-12-06 19:30 李圆圆 阅读(430)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1)回想一下你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你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当初是因为调剂才选择计算机专业的,经过了这一学期,我的看法改变不算很大,有改变是因为在技术上有所提高(掌握了知识与技术,就会有一些成就感,也会变得自信,对接下来的困难也会有信心解决),大方向上没有改变是因为学习计算机确实是一个非常累人的专业,当下最热的是计算机,发展最快的也是计算机,想要成为一名计算机大神,不仅要在专业术上过硬,而且要紧跟时代发展,真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到目前为止,所接触的课程基本符合我的期待,特别是软件工程的课程,让我对工程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计算机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我不喜欢的领域,也是我所不擅长的领域。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么就应该对得起自己的专业。有人说过,人的一生不总是从事自己热爱的领域。而不喜欢却把它做好,是一个能力的体现。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为什么?
经过了半个学年的研究生生活,自己不仅有专业技术上的提高,更多的是专业素养的提升,曾经听一个老师说,有些东西是可以熏出来的。这个学期我主要对安卓进行了学习,因为我们组主要是做的是基于安卓系统的软件,除此之外,对web前端开发进行了学习。并且接触了一点python。距离一个合格的计算机研究生,有长的路要走。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要坚持下去。而且就目前的趋势考研是一个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热选择了考研。我认为超过其他已经工作的同学来说,享受一下校园生活,学历高一点,进入好公司的机会会多一些,但是缺点就是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经过了一个学期,我的规划依然没有改变,学好英语,过六级,好好学习web开发。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
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实测结果,每周平均用在本课程上多少小时?
工程,重要的是对各个环节的把控与协调,所以我希望能在这门课上增强自己的这种能力,这是我最初对这门课的期待,我在这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打算每周花在这门课程的时间约为5到6个小时。但在实际的后期的学习中,发现时间大大超过了我的预算,不仅需要自己的学习与实践,而且还有团队的合作和所承担的任务。所以每周平均要花费9.22个小时。
请回顾这5个问题,自己回答一下。当初的困惑是否还在,你现在如何认为,是更深的困惑么?
Q1:第十六章文中说“判断使用维持性的技术和颠覆性的技术的特性是效能过剩,适时适当的功能点创新,就能改变竞争的局面,而不合时宜的创新,则往往事倍功半,”那么我想问这个判断什么时候是适当的?
答: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关注点。产品不成熟的时候进行早期的应用场景的调查,产品成熟的时候进行易用性,效率的提高。
Q2:第十六章说的是创新,如果一个长期工作在IT行业,总是使用维持性技术,他当然就会缺乏创新的能力,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许多的发现都不是在这个领域的人发现。所以最成功的创新,都不是他们领域的,怎么理解?
答:因为在熟悉的领域中,运用计算机思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所以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所以就解释了许多的创新都不是在这个领域的人所提出的,因为他们没有用IT领域的思想来看待问题,而是用他们所擅长的领域进行思考。
Q3:结对编程要求现实生活中两个人要作息一致,这种情况能实现吗,如果两人的能力相差很多会怎么办?
答:可以实现,因为在选择结对编程时,队员的选择就很重要。结对编程对参与的程序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是技术水平,也不是学历水平也不是工作经验,这种要求是对一个人心智,道德,修养的更高要求。
Q4:第六章为什么说敏捷是瀑布模型的另一个巨大的进步?
答:敏捷开发满足于那些开发需求一开始并不是很清晰,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和客户进行必要的沟通,来满足相应的需求功能修改 。而瀑布模型是一开始需求很明确,按部就班的按照计划进行编写,但是一旦出现心得需求或者需求变动的话,需要改动的地方就很大,实施的效率差。用户需求不断加快,开发流程必须跟上这些快速变化的节奏。 所以相对于瀑布模式,敏捷更加人性化,更友好。
Q5:在多个程序员进行一个项目时,如何分配任务?
答: 1.开会讨论出项目需要解决的内容,确定要实现的功能
2.根据功能评估工作量
3.将工作分配给其他人,尽量做到功能不分开的原则
4.把大框架搭起来
请根据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困惑,再提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有求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体验一下,这5个问题,是不是更有深度了 。
Q1:经过了团队合作,如何规避团队之中这种情况,即对某一成员工作成果的不认可,并且提出意见,这样会让被提意见的成员觉得自己的工作不被认可。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就应该决定所有的事情吗?
Q2:在实际的项目过程中,哪个阶段应该开始设计用户体验?我们应该如何判定呢?
Q3:用户的要求有时是毫无理由的(即便现在的产品普遍为傻瓜式的模式),那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要对用户进行服务?用户体验与产品质量有冲突,应该怎么取舍?
Q4:评价一个软件应该凭借什么指标呢?什么才叫好的产品?bug非常少?用户体验好?好维护?
Q5:如何能更好地培养成为IT人才的创新思想?
回忆整个学期,你有什么话想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说。
经过了这一个学期,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选了杨老师的课,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选了这门课,不仅是对你技术上的提高,而且是对于个人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就像杨老师说的,这是一个工程,要从工程的眼光来审视,其次,选了这门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非常认真严谨的态度,这是我觉得杨老师最大的魅力。最后,还有一点,对于杨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完成,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不仅是代码的积累,更多的是对整个工程的把握(人生其实也是一个工程),还有许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杨老师说过一句话,如果感到痛苦的话,去忽略它,然后继续前行。
如果重新来过一次,你打算做哪些(技术上,而不是态度上的)改变--基于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更好结果,你才希望这样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你根据什么估计这些改变会有预期的结果。
如果在重来一遍,我会向web开发方向上进行探索,希望自己成为一个web开发者。之前在博客中也提到过这个想法,并且在这学期也实际进行了实践。
终于我们即将不再是师生。当你结束本课程,你和我就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我将不再基于学校授权和知识、经验 (年龄?)上的优势而对你的自由有任何干扰。除发布及成绩以外,我最后一次行使教师特权: 请问你有什么要对教师 (我)说的,建议、抱怨、希望……多谢。
老师,我觉得本学期在您身上学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非常认真严谨的态度,这会让人觉得这个人靠谱。这对以后不论是工作学习上,都是一个让人非常钦佩的品质。
希望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能语言简练,不要回答的太高深,因为我有时候在读你的作业要求时要读好几遍,好像在读阅读理解。也有可能是我语文不好。。。
代码总量,平均每周代码量。
博客字数总量,平均每周字数。
根据PSP,平均每周在本课程中所用时间(是的,请再回答一次)多少小时。
大约每周在课程上需要花费9.22个小时上下。
进度条总结: 遍历每周知识点,以周为单位做如下表格。
时间分配堆积柱状图。如图所示,给出每周的时间分配,数据来源是每周的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