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极端
有一种情况总是出现,例如工作选择,从我把几个公司的名字写到白板上,我就开始了无穷无尽的搜索最优解过程:首先来看工资,啊,不能看绝对值,要看消费水平;好,我们来比较消费水平,看看蔬菜价啊,牛奶价啊,肉价啊,房价啊;那这个住房环境呢?城市地段呢?生活便利不?交通方便不?治安呢?工作发展前景呢?两年以后我有什么样的技能?如果我回老家了,有就业市场吗?对了,还有结婚 生孩子这档事呢;户口呢?没有户口啊;房子买不起啊;回趟家远近呢?这几年以后的事情也预料不到啊;算了算了,想那么多也没有什么结果,啥都不想了,退一万步,工作部合适,大不了就换呗;等下,换工作是不是比较看重工作经验?那我换行,别人接受吗?下家要我吗?哎呀呀,我还要认真选择第一份工作吧;第一份工作什么属性重要吗?行业?平台?待遇?又绕圈子了!
在处理事情时,刚开始总是想很多因素,然后过程繁杂无比,而且通过考虑无果。之后就启动了“放弃”程序,开始设置前提,个人有应对变化的无穷能力,所以任何一个选择都是可以的!就这样,在复杂和无所谓中荡来荡去,两个极端,不断尝试的去挑战,试图寻找稳定,可是每一次游荡,都会让自己更加远离稳定。是不是我的方法错了呢?
或许过来人会告诉我,小姑娘,你要学会抓住重点,抽丝剥茧后,单纯考虑这些关键因素,就可以了啊。首先我是感觉如醍醐灌顶啊,刚开始顺藤摸瓜,想到哪里是哪里,我的这种随机游走方式已经被很多面试官教育了。。。然后我就有迷茫了,我怎么找关键因素啊。。 于是实际上就是把一个难解问题又转化为了另一个难解问题。然后核心难点依旧不变,那就是:不知道自己关心什么,看重什么,喜欢什么,有能力做什么。
一个问题难解,或许是因为方法不对,也或许是因为时机不对,或者说是材料不足。这让我想到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数据不充分的尴尬。我本身就是从众多信息中寻找和感觉出关键的模型,可是我目前只有十几年的读书经验啊,对于工作真得是一篇空白。有人会说,可以多问下前辈啊,这样不用身体力行,可是剩下很多力气,而且不走弯路。实际上这个方法真得很有效,不过这要看人。如果我是个没太多个人想法的人,我需要别人给我意见,而且很踏实的遵循别人的意见,我会活得很顺利,很开心。可是我总是试图怀疑别人的意见是否适合我,我觉得即使我接受到了最“正确”的意见,在执行的时候也会十分不甘心,别别扭扭的。所以为我提供这种捷径的人,要么需要有足够的威慑力和说服力,要么能抓住我的感情软肋,否则我很难死心塌地的按照一个自己都没被说服的道路走下去。
我做事前以为我是一个很听话,很听得进去别人意见的人,然而我总是忽略了之后的感受。所有别人的意见都以一种信息流的形式从我脑中流过,我需要做能主宰事情发展的人。
另外一个问题,我要明白所谓的后悔和不可能都是来自哪里。不同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时刻,难道真的就是有向无环图吗?例如我硕士毕业了,以后基本上就不可能再读一个双证的博士了;例如我如今做了管理的工作,是不是我以后技术工作就再也捡不起来了呢?对待前一种需要依赖外界政策的问题,我还真有点无能为力,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只能期待政策会越来越宽松,如果真得不可逆,那要无非是考虑下这个双证博士学位能为我带来什么,我是否真的依赖于这个文凭了;对于后一种更多是和自身努力相关的问题,尽量相信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晚,但是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期,要从策略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契机,重新捡回丢下的刀枪。
其实真的很喜欢一句话:恩,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是三个重庆的学生教给我的。或许人生真的适合贪心,因为每走一步,之后的大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预测性是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的,所受到这么多年教育是很好的思考方法。好,那我就愉快的决定了,然后我会做到灵活地生活。
补充:我们经常是在拼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大量的消耗接下来的娱乐时间,甚至是高中的周考,高考,大学的期末,项目完成。但是我希望我改正这种想法,记得有一句话:生活不是在等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风雨中跳舞。以后不会有明显的风雨来临和风雨过去的界限,我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去为享受生活而奋斗,而不是沉浸在催眠的垃圾海洋中。对,如今不只是垃圾食品,还有垃圾信息,垃圾行为,垃圾技能!
周末去了苏州微软面试和深圳睿初面试。前者从头到尾就是coding,我没机会进终面就挂了;后者面试很开心,虽然还不知道结果如何。第一次去深圳,我这个路痴,真是多亏了Jinhua Wang and Wenping Zhang。感谢他们及时的路线指导和一天的完整陪护,让我感受了深圳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