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89456ye

已AFO

哲学随笔

前言

西方哲学,自古希腊时代起就是所谓的第一科学,形而上学,并不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为求知而生。

西方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批判的关系,与其说是盯着实在的大地,毋宁说是投向无限高远的天空。

中国文化自孔子以来就养成了一种深厚的“实用理性精神”,所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要人们执着于现实世界,而不去关注虚幻的形而上学问题

西方哲学其实论证居多,而有观点的则少之又少,近代以来才逐渐变多

于2024.8,在花了暑假将近一个月读哲学原著(的中译本)之后

古希腊时代

背景

每当哲学发展遇到问题,归根到底,总要上溯到这一时代的伟人们建立的基础。因故,在这里简单的速通一下哲学的起源,是很有必要的。
本节及以下主要参考邓晓芒著《西方哲学史》,希尔贝克版我也看过但是不在手上就算了,然后加书名号的是我看过的

“哲学”,“爱智慧”,“第一哲学”,“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广义上,一切与知识有关的内容都属于哲学;狭义上,追问事物的本质和根据,才属于哲学。

真正的哲学是离感觉经验最远,最少实用性和包含最普遍原理的知识体系

自然哲学

主要问题:世界是如何起源的?(宇宙论)
有定形/无定形?“水”?“火”?“气”?
共同的,必然的本质?“数”?并非感性直观(实在论),而是抽象原则?
题外话: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数”,以及日后的几何学,由于其直观性和脱离物质基础的一般性,成为了无数哲学家们的靶场,而这基础也在近代的非欧几何之后被动摇
“逻各斯”,“话语”,亦或是规律,命运;从“数”体现的量的必然到“逻各斯”体现的质的必然,语言中有着主客观的统一性;“逻各斯”为一,产生万物
“存在”:不变不动、独一无二的“神”为“存在”,为“是”,为“on”,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经由“逻各斯”而到达,“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
本体论,关于“存在”的学问;“存在”作为谓词表述确定性,使思维有了确定的对象;思维能抵达“真理”,而感性则不能抵达不变的“存在”,而只能达到“非存在”,唯理主义的雏形
归谬法(辩证法),确立“眼见为虚,思想为实”的理性主义传统

形而上学的建立

主要问题:人对世界认识的来源?(认识论)
相对主义,承认主观感受为真,“人是万物的尺度”,不存在绝对的存在“一”,而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一”
怀疑主义,宣称客观对象为假,进而人对其认识为假,进而人对其表述为假,从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被否定,同一性也不能被描述了
原子论,原子和虚空,唯物主义,动力因和目的因,机械决定论,悬置的“第一推动”
“认识你自己”,试图重建被相对主义抛弃的本质
道德论,“美德即知识”,将真和善统一,从而规定了道德的范围
归纳法,最终建立起辩证法
柏拉图的理念:某种普遍的本质、概念、共相、形式

  • 可感事物是对理念的摹仿、分有,故而不能达到完美,而理念本身是完美无瑕的
  • 将“善”确立为最高范畴,使一切理念(从而事物)获得形式和实在,是终极目的和第一推动

柏拉图的认识论:

  • 在出生之前已有关于事物“本质”的知识(对理念的知识),只是暂时遗忘了,随着感觉经验的刺激又重新回忆起来
  • 可感世界的“想象”(对事物间接的认识)、“信念”(对事物直接的认识),可知世界的“理智”(基于直观的认识,如几何学)、“理性”(基于理念的认识,不可知的境界,神秘主义)
  • 唯理主义,理念的独立存在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 理念作为事物形式,不能独立存在,而是从事物中抽象出理念;“分有”的说法也仅能针对实体而不能针对抽象的理念
  • 在事物之外加上同等数量的理念并不会产生任何意义
  • 形而上学的建立:本体论,“存在是什么?”,是实体
  • 实体是什么?为什么有实体?实体如何生成?
  • 实体是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是“第一实体”,然而作为种属概念的也可以列入“第二实体”
  • 事物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自然实现其目的的潜能,目的论,调和机械论
  • 经验主义,理智中的一切认识都只能来源于感觉
  • 形式逻辑,作为客观存在的形式或是范畴;三条公理: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

道德论

亚里士多德统合了许多对立的思想,而之后他的思想不再有继承者,逐渐分化;亚历山大帝国也迅速分割,人们无暇探究宏大主题,而是潜心于个人的幸福
主要问题:道德的含义?(道德论)
感觉主义,追求身体的无痛苦,灵魂的无纷扰,清醒的静观,快乐即为幸福,演化为纵欲主义
“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美德即为幸福,演化为禁欲主义
怀疑主义,认为上面两种都持某种独断论,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
新柏拉图主义,善的生活能让灵魂与“太一”融为一体,奠定基督教向往灵魂自由的基础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背景

柏拉图(实在论)和亚里士多德(唯名论)的主要分歧:

  • 共相独立存在/共相仅存于思想
  • 若共相是实体,有形/无形
  • 若共相无实体,独立于事物/存于事物之中

基督教承继新柏拉图主义,强调灵魂与肉体、彼岸与现世、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对立

教父哲学(神秘主义)

强调贬抑理性,用信仰排斥理性
“光照说”:将上帝比作真理之光,使理性得以看到真理
上帝存在的证明:宇宙论方法(通过万物的秩序);本体论方法(通过理性的思辨)

经院哲学(形式主义)

力图用理性证明信仰,将信条建立在逻辑基础上;或是严格区分理性和信仰
“信仰寻求理解”;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理解导致信仰”
“哲学的任务是运用理性去证明可以被证明的理性真理,而把不能证明的天启真理留给信仰和神学”

康德前的古典欧陆哲学

背景

伴随着文艺复兴,对过往的思想,包括古希腊时代的和中世纪时代的,反思和怀疑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哲学的分离
宗教改革,统一了被分离的神性和人性,宗教和世俗
主要问题:人为何能认识世界?人是如何认识世界?(认识论)

经验论——怀疑论

培根的科学归纳法,感性材料经由理性归纳而上升到真理;唯物主义,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矛盾
霍布斯对物体定义为占据空间,机械论;功能主义,不再寻求第一原因的解释,切割出自然科学;否认物质实体的存在性
洛克将经验分为外源的感觉和内源的反省,设定两种实体,加深了矛盾;解决方法则是认为“实在”是不可知的,走向主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否定物质实体,保留精神实体,认为物质是观念的集合,认为上帝时刻在观测万物
休谟的《人性论》:

  • 否定掉经验,而是只有对外界的印象和观念,从而只能对物质实体的存在本身持不可知的态度
  • 进一步的,否定掉精神实体,否定“我”的存在性,世界由知觉组成
  • 从而在世界中只存在着相似性,时空间的接近性,而不存在因果性,而必然性也只是主观的,也即否定掉一切规律的可靠性

唯理论——独断论

笛卡尔的《谈谈方法》,表示了对既往所有知识的怀疑,然后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重建:

  • 将可疑的东西全部去掉,从而只留下理性,不可怀疑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
  • 通过“完美”这一概念论证上帝存在(本体论论证),再由上帝保证天赋概念的存在性,辅以演绎法形成知识体系;
  • 上帝也保证了心灵和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并列,物质实体占有空间,精神实体占据思维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依靠一系列写出的公理建立体系:

  • “我思”这一概念仍不够直观,应当从一个自因的实体开始,称之为“神”
  • “神”即唯一的实体,即自然,为动力因,为目的因,为第一因,存于万物之内,泛神论
  • 将物质和思想降格为实体的属性,形成先验的和谐;经由推理得出的真观念必定符合自身,从而必定符合其对象

莱布尼兹的单子说:

  • 单子作为精神性的实体,每一单子不发生相互作用,仅有质的差别,存在知觉上的细微差异,任意两种状态间都有无穷个中间态单子(连续性)
  • 前定和谐,令所有原因都归于上帝(循环论证)
  • 根据充足理由律归纳出来的是事实,而在上帝眼中全部都是必然演绎出的真理

康德

背景

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神人,怎么讲都绕不开,体系非常丰富,所以只能单开一章了
主问题:人能知道什么?人能做什么?人能期望什么?(三大批判),最后,人是什么?
题外话:前面的哲学书都能直接看懂,但是从这里开始变得晦涩起来了
材料是邓晓芒版《纯粹理性批判》和《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体系划分和总体思路

将人的认识能力划为三部分:

  • 知性,认识规律,应用于自然
  • 判断力,认识目的,应用于艺术
  • 理性,认识真理,应用于自由意志

理性的任务:重新进行自我认识,对理性自身进行批判;基于理性能不依赖任何经验所取得的一切先天知识,判定形而上学是否可能及其界限,最终将形而上学提升为科学

数学(几何学)的成功:学者们用头脑中先天确立的形式画出具体的图形,从而图形符合规律;
自然科学(物理学)的成功:学者们用头脑中的理性设计实验,让自然回答,从而必定与理性一致
哲学是否也可以走这一条路,将理性应用于自然?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
“人为自然立法”,人作为主体能动的创造出认识对象,而非接受对象

人类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用先天的认识形式去接受和整理感性材料,把规律赋予感性材料,使这些无规律的偶然的主观的材料,构成按照必然规律存在的经验对象,即自然界
直接结果:

  • 将对象分为可感的现象和不可感的物自体,将超验的形而上学降格为内在的形而上学,只是经验世界内的规律
  • 将理性和信仰分离,为信仰和自由意志留下余地;自由意志不能用理性规范,而只能用实践的道德律规范

纯粹理性批判

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首先,先天综合判断可能吗?
先天,相对于后天,指的是先于一切感官经验就有的;综合,相对于分析,指的是该判断是不能从定义直接推出来的,或者说不是解释性的;一切知识都可以写成判断,也就是命题的形式
经验知识没有必然性;反之,先天等价于必然性和普遍性(康德的想法)
数学中的命题显然是先天的,显然存在着分析的;物理学中的定理是综合的,并且是普遍必然的,从而也是先天的(?)
想必哲学,或者说康德想要建立的纯粹形而上学中也有这样的先天综合判断

纯粹理性中“含有先天认识事物的各种原理”,那么如何取出这些原理?
依然是先考察数学,然后考察物理学,然后考察旧的形而上学,最后讨论未来的形而上学

先验感性论:数学

时间和空间作为唯二的先天直观形式,空间对应外感官,时间对应内感官,一切的感觉活动都应基于时空
然而,空间是一切外部现象的先天基础,时间则是一切现象的先天基础,相较来说时间更为基本;时间是主体的认识形式,从而在说明其性质时必然有涉及到先验性的部分
先验的观念性说明我们只能考虑一切事物的现象;经验的实在性则说明我们可以通过考虑现象而获得实在的知识
主观来源于感觉,而客观则来自于人类共同的先天直观形式,而非物自体

先验分析论:物理学

感性是接受表象刺激的能力,而知性则是经由刺激认识表象的能力,知性运用主体提供的概念整理杂多
纯粹知性概念:范畴表

  • 量:全称,特称,单称/单一,多数,总体
  • 质:肯定,否定,无限/实在,否定,限制
  • 关系:直言,假言,选言/从属,因果,协同
  • 模态:或然,实然,必然/(不)可能性,(不)实在性,(不)必然性
    模态范畴仅仅在其它范畴已经对判断内容做了客观综合后,再以知性进行主观综合,从而如果其它范畴超出经验限制,则必须用模态否定

主观演绎,从直观中综合、想象中再生,这一切都依靠于先验统觉
随后从统觉的本源先验综合统一出发,借助“我”的知性,运用范畴而规范自然界
自我意识产生出对象与自己对立,辩证法的雏形

黑格尔

黑格尔充分发扬了“正-反-合”形式的辩证法,其《精神现象学》读起来酣畅淋漓,《小逻辑》则环环相扣,可谓是达到了形而上学的至高点
自黑格尔之后,哲学家们不再考虑传统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也越来越被科学所取代

现象学分支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用意志取代掉康德的物自体,世界作为意志的表象
而最终的驱动力,则是生命意志,一切都是为了肯定生命意志,而只有大智慧才能认识到生命本身是痛苦的,从而能不被生命意志所控制

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通论》,感觉看完了观点从脑子上划过去了(
和康德非常像的,胡塞尔也想将现象学确立为科学,同样使用“现象学还原”将不可靠的东西“悬置”,也即不做考虑
然而他自己也清楚康德已经被批判很久了,于是他想了别的方法绕过去,然而我还没看明白(

分析哲学分支

维特根斯坦,前期的《逻辑哲学论》将世界划分为可说与不可说,将世界分解为原子事实,试图建立一个逻辑体系来描述世界
然后《哲学研究》中自闭了,开始只会对日常语言提问题,最后终归是承认了日常语言中的模糊的必要
不过题外话,没有哲学基础的看着也挺有意思,有哲学基础的就会发现他的解决方法就是“这对吗?哦对的对的,哦不对不对”

posted @ 2024-08-19 21:52  123789456ye  阅读(2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