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多态

现实事物经常会体现出多种形态,如学生,学生是人的一种,则一个具体的同学张三既是学生也是人,即出现两种形态。

概述

Java中多态的代码体现在一个子类对象(实现对象)既可以给这个子类(实现类对象)引用变量赋值,又可以给这个子类(实现类对象)的父类(接口)变量赋值。

多态体现为

父类引用变量可以指向子类对象

多态的前提是必须有子父类关系或者类实现接口关系,否则无法完成多态。

在使用多态后的父类引用变量调用方法时,会调用子类重写后的方法。

多态的定义与使用格式

多态的定义格式

就是父类的引用变量指向子类对象

父类类型 变量名 = new 子类类型();
变量名.方法名();

普通类多态定义格式

父类 变量名 = new 子类();
package com.xyz.www;
public class Fu_101 {
    class Zi extends Fu_101 {
        // 类的多态使用
        Fu_101 f = new Zi();
    }
}

抽象类多态定义格式

抽象类 变量名 = new 抽象类子类();
如:    abstract class Fu {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
             }
class Zi extends Fu {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重写父类抽象方法”);
        }
}
//类的多态使用
Fu fu= new Zi();

接口多态定义格式

接口 变量名 = new 接口实现类();
package com.yzx.www;
public interface Fu {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
}
class Zi implements Fu {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重写接口抽象方法");
    }
}
//接口的多态使用
class F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 fu = new Zi();
    }
}

注意事项

同一个父类的方法会被不同的子类重写,在调用方法时,调用的为各个子类重写后的方法。
eg:
Person p1 = new Student();
Person p2 = new Teacher();
p1.work(); //p1会调用Student类中重写的work方法
p2.work(); //p2会调用Teacher类中重写的work方法

当变量名指向不同的子类对象时,由于每个子类重写父类方法的内容不同,所以调用不同的方法

多态-成员变量的特点

多态的出现会导致父类中的成员变量有微弱的变化

多态成员变量

class Fu {
	int num = 4;
}
class Zi extends Fu {
	int num = 5;
}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 f = new Zi();
	System.out.println(f.num);
	Zi z = new Zi();
	System.out.println(z.num);
	}
}

当父类中出现同名的成员变量时,多态调用该变量时

编译时期

参考的是引用型变量所属的类中是否有被调用的成员变量。没有,编译失败。

运行时期

也是调用引用型变量所属的类中的成员变量。

简单记

编译和运行都参考等号的左边。编译运行看左边。

多态成员方法

class Fu {
        int num = 4;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Fu show num");
        }
}
class Zi extends Fu {
        int num = 5;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Zi show num");
        }
}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 f = new Zi();
        f.show();
        }
}

编译时期

参考引用变量所属的类,如果没有类中没有调用的方法,编译失败。

运行时期

参考引用变量所指的对象所属的类,并运行对象所属类中的成员方法。

简而言之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instanceof--关键字

通过instanceof关键字判断某个对象是否属于某种数据类型,如:学生的对象属于学生类,学生的对象也属于人类。

格式

	boolean b = 对象 instanceof 数据类型;

eg:
	Person p1 = new Student(); // 前提条件,学生类已经继承了人类
	boolean flag = p1 instanceof Student; //flag结果为true
	boolean flag2 = p2 instanceof Teacher; //flag结果为false

多态-转型

向上转型

当有子类对象赋值给一个父类引用时,便向上转型,多态本身就时向上转型的过程。

使用格式:
	父类类型  变量名 = new 子类类型();

	eg:
		Person p = new Student();

向下转型

一个已经向上转型的子类对对象可以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的格式,将父类引用转换为子类引
用,这个过程叫向下转型
使用格式:
子类类型 变量名 = (子类类型) 父类类型的变量;
eg:
Student stu = (Student) p; //变量p 实际上指向Student对象

多态的好处和弊端

好处

向上转型隐藏了子类类型,提高了代码的扩展性。

坏处

只能使用父类共性的内容,而无法使用子类特有的功能,功能有限。

//描述动物类,并抽取共性eat方法
abstract class Animal {
	abstract void eat();
}
 
// 描述狗类,继承动物类,重写eat方法,增加lookHome方法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啃骨头");
	}
 
	void lookHome() {
	System.out.println("看家");
	}
}
 
// 描述猫类,继承动物类,重写eat方法,增加catchMouse方法
class Cat extends Animal {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鱼");
	}
 
	void catchMouse() {
	System.out.println("抓老鼠");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 = new Dog(); //多态形式,创建一个狗对象
	a.eat(); // 调用对象中的方法,会执行狗类中的eat方法
	// a.lookHome();//使用Dog类特有的方法,需要向下转型,不能直接使用
	// 为了使用狗类的lookHome方法,需要向下转型
	// 向下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类型转换的错误,即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 那么,在转之前需要做健壮性判断 
	if( !a instanceof Dog){ // 判断当前对象是否是Dog类型
	         System.out.println("类型不匹配,不能转换"); 
	         return; 
	} 
	Dog d = (Dog) a; //向下转型
	d.lookHome();//调用狗类的lookHome方法
	}
}

总结

什么时候使用向上转型

当不需要面对子类类型时,通过提高扩展性,或者使用父类的功能就能完成相应的操作,这时就可以使用向上转型。

eg:
	Animal a = new Dog();
    a.eat();

什么时候使用向下转型

当要使用子类特有功能时,就需要使用向下转型。

	eg:
		Dog d = (Dog) a; //向下转型
	    d.lookHome();//调用狗类的lookHome方法

向下转型的好处

可以使用子类特有功能。

弊端

需要面对具体的子类对象;在向下转型时容易发生ClassCastException类型转换异常。在转换之前必须做类型判断。

eg:
        if( !a instanceof Dog){
             …
         }
posted @ 2020-05-21 12:11  诸葛孔萌  阅读(9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