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终于,突然间,一睁开眼睛,我30了。
      看着镜子中那张幼稚的脸,除了多了几分憔悴和窘迫,仍然找不到多少长大了的感觉。
      子曾经曰过:“三十儿立”。可惜我婚都没结,儿子更是无从谈起,“儿立”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在幻想中,我可以无比强大,能解决所有问题;可在现实里却总要一次又一次地承认自己的平庸与无力。另一位子曾经曰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俗话也说“贱名好养活”,人是不是也要把自己看得贱一点才好?
      我有很多缺点,从小就有很多地方比不过同学们,多少总有一点自卑,所以我总是对自己说,跟自己比就好了,只要一直有进步就好了嘛。比如说,现在的我跟20岁的时候比起来,还是进步了很多呢。只是有时候也会怀疑,我到底是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呢?还是变得更加麻木、更加畏缩了呢?

关于生命

      20岁的时候,我有一颗牙坏掉了。当时为这事儿整整郁闷了2天,因为觉得这颗牙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样子了,我的身体再也回不到完美的状态了,以后,还会有第2颗、第3颗坏掉的牙,坏掉的牙只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好的象征,使我真切地意识到生命将会不可逆转地走向衰败的现实。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任何闭合系统中无序度或墒总是随时间而增加。桌子上一个完整的杯子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状态,而地板上破碎的杯子是一个无序的状态。人们很容易把早先桌子上的杯子变成后来地面上的碎杯子,而不是相反。
      无序度随时间而增加是宇宙的定律,但是生命却利用这一过程产生的能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序的系统。生命就像奔腾入海的大河中的那一个个小小的漩涡,在一瞬间制造了一次短暂的逆流,精致、复杂而又脆弱,然后,可能会在你想要眨眨眼的当儿,就消失不见、了无痕迹了。所有有序的系统终将走向无序,我们只能让有序性保持短暂的一段时间。在不可逆转的宇宙定律面前,我们的努力总是显得那么无力、徒劳,人生也因此充满了失败、苦难和悲伤。
      认识到这一点的人们发明了“臣服”——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要尽最大的努力;对于无法换回的事情,接受它的本然。对于不可知的未来,如果能够以“可以接受任何结果”的态度来面对,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忧虑和悲伤。

关于事业和生活

      虽然我们随时都可能挂掉,但是仍然必须假设自己至少还能再活30年,这是我们今天所做的所有决策和计划的前提。没错,任何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挂掉,但是30年后挂掉和3年后挂掉却大不相同。现在不妨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自己只能再活3年,你的人生计划会有什么不同?
      我并不是说能再活30年的假设有什么问题,毕竟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1岁,能再活30年的概率要比只能活3年的概率高得多。问题在于,只要我们假设自己还能再活30年,那么我们的人生目标自然就会和所有顺应人类本能的正常人一样——儿立,然后自然会模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做法,找个既有社会地位又比较赚钱的行当(譬如程序员),努力存钱。当然,做这些事也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太容易跟随前人的足迹,而懒得自己动脑筋思考。所以我觉得,在执行“再活30年”计划的同时,也有必要再做一个“再活3年”的计划,它有助于促使我们独立思考自己更为具体、更为个性化的需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澄清一些对自己的误解。例如,我们的“再活30年”计划里面可能包括一条“尽早赚够钱,然后提前退休吃喝玩乐”,但是当我们审视自己的“再活3年”计划的时候,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即使我们只剩下3年时间,也不会整天吃喝玩乐;我们的“再活3年”计划里面肯定有一条“立即辞职”,不过我们辞职的理由可能并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只是讨厌缺乏自由和尊重的拘束感。
      PS:碰巧看了《麦兜,菠萝油王子》,麦太讲的“菠萝油王子”的故事里说:“从前有个傻小子,后来,变成了一个傻大叔……”。唉,人生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此,所以我的“再活3年”计划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变成傻大叔……”。

关于成功学

      1)成功学对成功的定义是:混得比周围的人好很多。周围的人包括:邻居、同学、亲戚、朋友、同事。
      2)成功学一致认为:不需要依靠超出常人的天赋就可以很容易获得超越常人的成功。(这个很正常,谁会买一本《天才如何取得成功》的书?)
      3)于是,成功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一个平常的人混得比其它的平常人好几倍?方法可能是:a)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b)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c)坚持做一件事情,一旦做得比一般人好了,自然就有了兴趣。d)坚持,必须要坚持。e)一定要做剥削阶级,不能总是被人剥削。f)稀缺性决定超额利润:要么形成垄断,要么找个冷门,要么能提供高出一般水平的服务;要么找个舒适度差的工作(譬如妓女的高收入很大程度上来自工作的不舒适以及要冒无法获得幸福婚姻甚至会失去生命的危险)
      上面的说法全都对,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既然我们是平常人,自然找不到一件天生就比别人做得好的事情。我们对大多数事情都一点兴趣,但是没有哪一件能让我们如痴如狂。既然是平常人,那么如果没有特别的方法,自然也很难做到对某件事情持之以恒。似乎只有最后一条还有些靠谱,如果说程序员的工资比某些行业高那么一点点,还不是因为有一些人不愿意没日没夜地加班?
      我的解决之道是:厚积薄发。它包括3个互相关联的部分:
      1)拓宽眼界。定期去尝试从未尝试过的事情,一开始的时候可以不求甚解,只要有个感性认识,知道它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了解它所遵循的原则和思想即可。从专业角度说,可以是学习新的语言,新的编程思想或编程方法,新的框架和UI解决方案等等。可以把它一直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尝试从没玩过的运动,看不同领域的书籍和不同类型的电影,朋友聚餐的时候点从没吃过的菜,去陌生的地方即兴旅游等等。很快的,它会成为你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的态度。
      2)决定哪些事情值得一直投入精力,并且不把这些事情做到优秀绝不罢休。很多事情,我们尝试过一两次就过去了;有些事情却值得我们一直投入精力。这些事情可能是:a)我们觉得很有前途并且将来很可能用得上的技术;b)玩过一次就非常喜欢的运动;c)第一次做就做的非常好以至于自己都觉得很有天赋的事情;d)符合自己的性格和价值观的事情。无论是何种动机,只要是我们决定要一直投入精力的事情,就一定要不达优秀绝不罢休。要主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坚信,做到最好也许很难,但是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做到优秀。不要容忍自己总在低水平上重复,要主动寻找瓶颈:是不是努力不够或是训练的方法不够科学?如果总是在低水平上重复,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可能渐渐失去兴趣、半途而废,那么此前投入的那么多精力就全都浪费掉了。
      3)沙里淘金。在所有你能做到优秀的事情里面,总有那么几件是你特别感兴趣或者特别擅长或者你觉得特别有价值的事情,把它们做到最好。无论如何,不要把它们荒废了。对于这些事情,每做一次,都要抱着超越自己的决心。就像把车子的性能发挥到极限是赛车手的责任一样,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责任。

30岁的程序员

      20多岁的时候,我也曾担心30岁之后咋办?但是,现在我不再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
      在离起床时间只剩下10分钟的时候,你还会担心自己睡不着么?

posted on 2010-01-03 14:51  1-2-3  阅读(13897)  评论(8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