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很奇怪么?所有行业的初学者都可以被称作“菜鸟”,但是只有电脑高手(特别是程序牛人)被称作“大侠”。这到底是巧合呢,还是另有原因?今天1-2-3吃饱了撑着没事干,跟大家一起YY下这个问题。
      说起这其中的原因,我想可以有两种可能:1) 程序员的脸皮很厚,并且有英雄情结;2) 程序员确实具有某些侠客的特征。

侠客的定义

      那么侠客有哪些特征呢?就让我们基于经典的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对侠客作一个定义:
      1) 侠客具有高超的武艺。
      2) 因为(1)的关系,侠客有了把看不顺眼的人杀掉的能力。如果武功登峰造极,就可以主宰所有的生命,这是一项很大的权力。
      3) 对(2)进行一点抽象,可以说侠客拥有对众生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小到锄强扶弱,大到保家卫国。
      如果只看(3)的话,可以说皇帝和宰相拥有对众生更大的影响力,那他们岂不是大侠中的大侠了?所以,还必须要加上(4)。
      4) 侠客是超凡脱俗,自在逍遥的化身。

快速成长模式

      如果留意一下身边的电影、电视、小说和动漫作品,可以发现“快速成长”模式被如此不厌其烦地广泛使用,而且观众每每百看不厌。“快速成长”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小子,多半还伴有不幸的家庭甚至身体上的疾病,在天赋命运的帮助下,通过自身艰苦的修行,历经磨难,快速成长为武功高绝、心智成熟的大侠,得到荣誉、尊敬、金钱(由于金钱和(4)直接冲突,所以处理起来颇为棘手,后面还会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女人,干出一番大事之后,最终达到超凡脱俗、自在逍遥的境界(如果是武侠小说,这时就可以被称作大侠了),小说也告结束。
      金庸的小说大都套用了这一模式,其中我最为喜欢的是《神雕侠侣》。动漫作品中,我觉得《头文字D》最为紧凑、完美地体现了这一模式的精髓。
      快速成长的反模式,可以称之为“快速衰退”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升的眼泪》,同样以层层递进的冲击力,让人肝肠寸断,唏嘘不已。
      如果把快速成长的主角换成女生,则会变为:一个女孩,相貌平平又没钱,但是年轻有个性,因为缘分和自身尚未被发现的潜质,得到一个又一个优秀男生的青睐,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完美爱情,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一模式被韩剧运用得出神入化,几百集地看下去也不嫌累。

快速成长的神话与梦想

      现实中的快速成长故事的主角,以前经常以将军、成功的商人、科学家的形象出现。不过,这些故事要么太过复杂或离奇,要么成功得太慢。而且,无论最后成为政治领袖还是富甲一方的财阀,都与(4)格格不入,从而无法与快速成长模式的心智模型完美吻合。
      IT业的兴起,不仅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也让人们找到了快速成长故事的新载体。那些不到30岁就功成名就的硅谷明星,让无数年轻人看到成为现代豪侠的新希望。
      比尔·盖茨(微软)、史蒂夫·乔布斯(苹果)、拉里·佩奇等(Google)、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求伯君(金山)、马化腾(腾讯)……他们都是白手起家,依靠天赋和勤奋创造奇迹般成功的典范。特别的地方是,技术背景给他们赋予了神秘、纯粹、自由的感觉,更加接近于侠客的心智模型。
      有多少年轻人在他们的感召下加入程序员大军;又有多少程序员在每天枯燥劳累的工作中梦想着可以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哪怕只有千分之一也好)?只是现实往往是,在没日没夜敲了几年键盘后,发现自己不但做不成张无忌,就连做好宋兵甲都不那么容易。

侠客梦的幻灭之一:钱

      钱是侠客的软肋。如果卖自己的武功换钱,太俗气;但正所谓“一文钱憋倒英雄汉”,没钱又不可能逍遥。所以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武侠小说里,侠客可能是:
      - 坐食祖产的富二代(西门吹雪)
      - 有朝廷背景的富一代(叶孤城)
      - 妙手空空(楚留香)
      - 有基金会支持(张翠山等等,太多了)
      - 找个有钱的岳父(令狐冲)
      - 自己种地(杨过、小龙女)
      - 劫富济贫(侠客大多忙于内斗,很少有功夫做这种支线任务)
      总之,侠客基本是“从不操心怎么赚钱,手伸进口袋里自然就有”,我称之为“机器猫模式”。像“想吃糖葫芦,却发现兜里没有钱,一咬牙把祖传的宝剑当了”这样的情节就只能出现在《武林外传》这样的情景喜剧里。
      而程序员呢?却总是“整天操心怎么赚钱,手伸进口袋里却总是没有”,这差太多啦。更惨的是,当程序员吹嘘自己武功如何如何高强之际,对方冷不丁插一句“你就是给小老板做网站的呀?”,则立刻瘪茄子了。
      要保持大侠形象,程序员只有:
      - 成为开源斗士
      - 在博客园写技术文章、回答技术问题
      - 最不济也得来个“coding for fun”
      总之,必须忘了钱这码事。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程序员把免费分享自己的核心技术心得和为开源产品贡献力量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有少数律师愿意免费为弱势群体打官司,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帮助他们。

侠客梦的幻灭之二:团队

      侠客可以有组织,但必须单打独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证明那是足够简单、纯粹、持久的力量。况且,当领导实在有些俗气;必须要与一大群人一起行动才能成事,不够逍遥。所以,大侠们总是尽可能推辞成为团队领导。即使阴差阳错不幸成了领导,也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最后,大侠们总是凭借一己之力打败大BOSS,然后大部队(或警察)才匆匆赶到。这个我称之为“龙套永远见不到活着的BOSS”模式。
      当我们津津乐道于Windows和iPod时,却不能忘了,创造它们的是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如果说一定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他也是以领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像个独行侠。
      聪明的头脑、高超的技术、新奇的创意是硅谷明星们成功的基础,但要想做大做强,却必须依靠高明的管理、敏锐的商业嗅觉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只会CRUD,充其量能做个合格的宋兵甲而已,这是必须认清的现实。

侠客梦的幻灭之三:一生的修炼

      小说里的快速成长模式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古怪特征:主角修炼武功的动力并非来自对武功本身的兴趣,自己也没有什么诸如改变世界之类的大志向。一般都是因为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中了寒毒快死了、被困在山洞里出不去或者仇敌环伺),在只有变强才能生存下去的情形下刻苦修炼。巧了,也不知自己为啥这么聪明这么好命,一集接一集地快速成长下去,武功很快就登峰造极,干掉了大BOSS。在生存无忧,又得到了机器猫的口袋之后,成长也随即停滞,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它与童话故事如此相像并非巧合。事实上,它是在有意迎合我们那颗尚未长大的心。我们可以换个方式重新描述一下快速成长模式:一个小孩子,本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却在森林里迷了路。这时,神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孩子,只要你收集99颗蓝宝石,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于是这孩子拼命地跑呀跑,也许因为聪明,也许因为好命,他很快就把宝石收集好了。从此,他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又回到了那种不需要自己做决定,不需要看见困难和残缺,不需要承担责任,不需要忧虑如何才能生存下去,没有丑恶,没有变化,没有威胁的幸福生活。
      活在现实之中的我们却无法回头。即使好命得到了机器猫的口袋,可以暂时生存无忧,却没有人可以给我们成熟的心智,终于无法得到内心的自在与平静。当我们两鬓斑白,却像个小孩子一样幼稚可笑,岂不愧对这宝贵的生命?追求心智成熟和卓有成效的修炼,是贯穿一生永无止境的实践,是我们必须向生命负起的责任。

posted on 2009-10-04 18:56  1-2-3  阅读(4810)  评论(37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