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 生涯总结(再也不会完结了,原名中考前 OI 生涯总结)
/*
Update On 2023/1/30 退役。更新不完了。
用几句话总结一下吧。
一路上遭受的质疑不断,受到的打击很多,我都挺过来了。最后败给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直到我写这段话的时候,我在 OIerdb 上的分数是重庆高一第一。从我的获奖记录里其实可以看出,我并不是天之骄子,甚至可以说不适合学竞赛(初中)。我花了 3 年时间追上了原本遥不可及的南渝同学。我的获奖记录一直都处于进步的状态。
我觉得我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学校。我不是一个合格的 OIer,我没能坚持到旅途的终点。
对不起,这一次我是自私的,我对不起看好我的所有人,我对不起给我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人。我对不起在这条道路上遇到的所有人。
我帮助了很多人,我为 OI 圈做出了一些不大的贡献。我觉得能帮助到一些人,是我的荣幸。能遇到所有我认识的 OIer 也是我的荣幸。
希望大家能够达成自己目标,不留遗憾。
这就是我的生涯总结。
*/
(退役之前应该不会抽时间写,这条路还得继续走,不能说“总结”。等我彻底退役了再把这个博客的名字改成“OI生涯总结”,再好好写吧)
UPD:成绩出来了,除体育外,得分率最低的是语文,134分。
中考前 OI 生涯总结
正如 cryozwq 所说的我真的要准备中考了,她也一样。劳动节之后会回到 whk 班级,中考之后再继续学 OI。
着重写一下最近一年发生的事情吧。
因为是 OI 生涯,所以并不会写 whk,况且对于 whk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古早时期
小学一年级就会 A+B problem 了,小学六年级也还是只会 A+B problem。
其实我还得了个创新大赛的奖,不过有一说一功劳不在我。
初一
参加信息学竞赛班选拔,成功进入信竞班。每周二、四中午一个小时上课,大概就讲语法基础。然后没有开作业表,只能自己在学校 OJ 找题卷,在学校不能做题就晚上回家做。
中途没有考过试,学期结束考了一个选拔考试,AK 了,也是我唯二 AK 的比赛之一。然后就没被强制退役。寒假有资格去参加高中部组织的集训,whk 班上有 \(4\) 个人有资格参加,但只有我和另外一个人去了。对于这个集训,我的印象只有中间考的 \(2\) 场考试了。
- 2020/1/20 明天上午的练习题
- 2020/1/22 今天上午的练习题
个人感觉这两场考试考得还不错的样子,题目都不难,考考记忆化搜索什么的。
然后记忆尤新的是跟那个 whk 同班同学去学校旁边好吃街吃东西,结果他吃不完全给我吃了。
还记得在前几天集训的时候老师每天早上来都要先开窗,说什么有新病毒要通风,后来除了我全都戴口罩了,而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回家看了 bilibili 拜年祭,第二天发现原本的集训被取消了,开始在意起疫情来。原来疫情已经这么严重了啊。
在家没事干,上网课的时候打游戏,网上交友,然后破防。中途连续 \(6\) 天考了 \(6\) 次考试,最高排名第二,那次考试 cryozwq 是第一,最低排名第十一,那次 cryozwq 还是第一。没啥印象了。
初一下期,开始学正经算法。翻了一下作业表,讲了:
- 递归与递推、二分、贪心、栈、队列、DFS、BFS、基础 DP。
回忆起来发现这些东西老师究竟是怎么讲的,我全都忘了。但是后来却慢慢自己会了,或许是突然有一天就会了。
由于是上网课,我几乎没有听讲,当时学得也蛮差的。基础不牢一直困扰我到了初二下期。
不过我也很惊讶于一整个学期只学了这么点东西。感觉讲得有点慢了,另外一个初中部的卷王刷了接近 1k 题而我才刷了 200+。
中途还有一点有趣的小插曲:
有一个同学被 cryozwq 等人怀疑 ctj,然后展开了一系列 QQ 群对线,然后老师出初一下期期末考试题就以参与对线的几个人的名字出了一套题。值得一提的是,那次期末考试的前三名是:cryozwq,Leasier 和我。属于是预言家了。
另外一件大事是:
我注册洛谷账号,然而并没有在上面做题。
初一总结:
算是入门了,但是水平很差。不够卷!
初二
开学前的暑假才开始讲图论,讲了很多基石算法比如 Dijkstra,Kruskal,Top 排序等等,然后讲了优先队列,作业很多贪心,那个作业表我得到了第一名。然而我当时学链式存图没学懂,Dij 和 Kruskal 只会模板,建图都要建错。图论的几个作业表我排名都很低,最后图论考试我只考了第 \(10\) 名。
不过我并没有退役,貌似没有一个人被勒令退役,全都是自愿放弃的。不过这次考试后,本校区的 OI 选手只剩下十多个了。由于暑假的时候另一个校区的同学并没有来,所以他们的实力仍是个迷。
顺利开学,本部老师每周会来校区讲课,这段时间学了树形 DP 和状压 DP。值得一提的是,初一新生也选拔完毕,他们被分为了好班和差班,严重加剧了两极分化。只能说我这一届是幸运的一届。后来发生的事情也验证了这一点。
然后备战 CSP,同学们很多都报名了提高组,就我觉得我水平太低所以没报。打了几场模拟赛,成绩时高时低。跟其它学校联合测试了几次,最低的一次只有 \(5\) 分,而那次 Leasier \(200\) 多分。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弱小。即使考前,我依然不会链式存图。
考 CSP-J 的时候发现 T2 可以用堆模拟,就分分钟写完了,T4 一眼搜索,于是就搜索,然后大样例跑得飞快,以为自己能 AC,然后考完发现我是小丑。T1 我一眼就看出是二进制,但当时没学位运算,然后我不知道有 log2 这个函数,于是我用了毕生所学在代码里打出了 int Len=log(n)/log(2)
这样惊人的操作,然后用 for(int i=Len;i>=1;i--) if(n>=pow(2,i))n-=pow(2,i);
。T1 个人感觉良好。考完自测也是满分,甚至官方数据也是满分,然后出成绩那天发现只得了 \(75\) 分。
总分 \(195=75+100+0+20\),如果不挂的话就是 \(215\) 分,然后一等线 \(210\),完美得到普及二等。
这学期竟然有期中测试,是跟高中新生一起打的,打得还可以。
之后开始学习 Tarjan,当时才稍微熟悉了一点链式存图。当时一个作业表 \(15\) 道题,做题数量最多的是 cryozwq,\(9\) 道题,第二是 Leasier,第三是我,做了 \(6\) 道题。后面一些奇怪人只做了 \(1\) 道题,搞不懂。
翻了翻作业记录才发现原来这么早就讲了扩展欧几里得算法,可惜我只做了 \(2\) 道题,我也是奇怪人了。最多的是 Leasier,做了 \(15\) 道题。
再之后跟高中新生一起学了 KMP,可惜的是我当时并没有听懂,有一说一,直到现在我依然不能快速写出 KMP,不过能够现推出来。
新年到了,时间来到了 2021 年,在 2021 年 1 月 1 日举办了元旦节欢乐赛,第一次跟其它校区的同学一起打比赛,前 \(12\) 名都是那个校区的同学,我是第 \(13\) 名。第一次感受到未知同学带来的压迫。
之后便是本校区的期末考试了。这是一套 MC 主题的考试,\(5\) 道题,但最高分只有 \(200\) 分。我依然是第 \(3\) 名。一共 \(15\) 个人参赛,都是本校区和另一个小校区(其实面积很大)的 OIer,并没有上面说的那个校区的选手。
之后便进入到寒假,开启新篇章!
寒假是跟神秘的其它校区的同学和低年级同学一起上课的,前半段讲的组合数学、数论,后半段讲的线段树。至于内容嘛,组合数学就只记得几个公式和数列,数论啥也不会,线段树当时讲的一点都记不得了。关于我与线段树的经历可以说跌宕起伏,当时是我第一次接触线段树,然后坐在后排靠窗,基本上没学到什么东西。作业表也在十名开外,甚至卡特兰树在二十多名。不过倒是也认识了很多素未谋面的同学。
寒假的几次线上考试,全都二十名开外,而 Leasier 和 cryozwq 都是前五。当时是我最心灰意冷的时候,发现一个寒假几乎什么都没学到,而且并不是我有多不努力,而是真的听不懂。
为什么说这个寒假开启了新篇章呢?因为这个寒假是我的第一个瓶颈期,认识到自己的水平有限,于是开始卷起来。开始有意识地刷题,开始放弃玩游戏。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对 OI 更加重视了,也更加热爱了。从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到初二校区全年级只剩 \(9\) 个人,我坚持下来了。时间过得很快,又开学了。
初二下期,先说老师讲的新知识点吧。整个学期要说全新知识,只学了倍增求 LCA 和匈牙利算法,而我学会并理解倍增求 LCA 是去年 \(10\) 月左右,匈牙利基本没用过,后面学网络流之后就不会匈牙利了。要说新知识,我确实没学多少。
再说其它知识性的东西。这学期更重要的事情是复习和熟练以前的知识(绝大部分是图论知识),二是我们在 acwing 上听课自学,要期末考试的那几天我们每天下午都不上课,跑到机房听 yxc 讲课,不过是自己戴耳机在电脑上听自己的,有些人不听课,偷偷看王者荣耀比赛,他退役了。仔细想了想,当时真的认真在听的只有 \(5\) 个人吧,有 \(2\) 个退役了。有一说一 acwing 的课还不错,至少树状数组是我听这个课才学会的,老师没讲过。
学校老师能帮我们的,就是拉作业表,拉了好几个,做了蛮多题。老师当时还给我们安排难题每人一道,做完写题解。我洛谷第一篇题解就是当时做的难题写了题解然后顺便交到洛谷上的。那段时间刷题确实很勤奋,可能比现在还勤奋。我也在用心学 OI,期末考试什么的一点没复习。我还记得期末考试前最后一次语文考试我差点没及格,是考的最差的一次。
然后是这个学期的考试和比赛。考试就是校区内部几个人的,比赛就是大型的。
先说考试。在学校 OJ 上每周日老师都会安排一场以我们学校名字命名的杯赛,其实只打了 \(3\) 周,跟初一学弟一起打的。我打得都不算好,最高的一次排第 \(3\),最低的一次排第 \(18\),当时挺佩服初一同学的。
后来便是以高中校区名字命名的杯赛,貌似还是第一届,分初中组和高中组,但初三的学长是属于高中组的。整个系列学校 \(3\) 个初中校区所有 OIer 都要参赛。更厉害的是,所有竞赛学科的学生都要参赛。考得很正式,有隔板,有准考证号,人挺多。每个校区分别评奖,每个年级 \(3\) 个一等奖,刚好我和 Leasier 和 cryozwq 得了一等奖,不过分数跟神秘其它校区差距挺大的。别人第一名是 xianggl,\(300\) 分,我们这里第一名是 Leasier,\(165\) 分,不过我更菜。不过如果把初一的成绩算进去的话,初一狗王考了 \(200+\),太牛辣!
考完这个杯还要发奖,我得到了一个有学校 logo 的笔记本和一本算法书,日本的,名字我忘了,挺开心的。大概是我运气好吧,四道题一道不会竟然能拿这么多分。现在想起,可能是其他同学实力不够,我只是相对之下较优而已。如果我当时在神秘其他校区,我就只能拿二等奖了。
接下来是劳动节的比赛,跟西安铁一中学联合模拟赛,很多高手都要参赛。那时的比赛结果我已经记不清了,反正 \(3\) 次考试,考得非常差,大概排名最高也才 \(50\) 多名吧。太菜了,太菜了!不过,这也是最后的一次大比赛了,之后就专心复习知识点了。
于是之后的比赛,全是校区老师给我们拉的,几乎每天一练,考完就讲,线上的考试。专门数了一下,一共 \(11\) 次小测试,\(5\) 次我都在第三,前两名都是 Leasier 和 cryozwq。只有 \(1\) 次我是第二,超过了 Leasier,是因为我切了一道别人没切的贪心。每天考试其实挺欢乐的,在考试中经常遇到新知识,我现推,还能做得起。考完之后老师才讲那个对应的知识点。而且几乎每次考试我都全部订正了的。
还有 \(2\) 次是跟其它几个校区的同学一起打的端午线上赛,我也考得比以前好,一次第 \(10\),一次第 \(2\)。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瓶颈期悄悄地度过了,没有任何生理不适。
初三!
将要进入 OI 生涯的高潮了,对于初二期末考试刚刚考完的当时的我来说,用一道当时我做的题目能够很好的说明我的心态:已经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
即将进入的,是暑期集训。我写的第一篇游记就是记我的这次集训的,但现在我想多说点。那篇游记里说的我就不再说了,可以自己去看。
我把当时写的游记放到 附录二
暑假集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知识点,非分块和最大流莫属。分块非常精妙地平衡了时空,网络流通过建模解决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看了看大纲,分块和网络流都是 \(8\) 级难度。其实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刚刚接触这个东西,其实并不适应。刚刚度过一个瓶颈期,没想到第二个瓶颈期就来了。可这个暑假又对我至关重要,我不能摆烂。于是我不得不硬着头皮挑战难题,以前我几乎没做过紫题,而自从学了最大流之后作业几乎全是紫题,也不乏有黑题。第一次我遇到二分最大流的时候,我从没想过我能写出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竟然一遍就写过了。暑假集训的模拟赛有 \(3\) 场,每周一场,每次我都把所有题目都补完了。现在想来,我当时属于是卷疯了。游戏一点没玩,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写代码上面。不过结果嘛也比较顺利。
那个暑假我还想回忆几个退役的同学。
有一个同学是本校区的,我个人认为他水平还不错,如果本校区实力排名的话第一第二是 Leasier 和 cryozwq,那他当第三也是名正言顺,经常把我从第三挤下去。他也很卷,一天到晚都刷题,但是可能是考试策略的问题,他每次考试死磕一道题,最后成绩不是很理想。后话:CSP2022 他参加了,普及差一点一等,提高考得比我高,挺佩服的。他也是唯一一个初三退役选手参加 NOIP 的,至于考得怎么样,我并不知道。
上文说到那个看王者荣耀直播的同学,我个人其实也觉得他水平不错,平时做题数量也很多,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他刷题数量比我要多。但是我跟他的关系也不算好,最后他考得不好,不欢而散了。后话,他回校区卷 whk 后成功在理论上的“差班”考出了年级前一百的好成绩,还是恭喜吧。他也参加了 CSP2022,但是提高组初赛没过,普及组初赛过了,考得比较差。
一个刷题数量很少的同学,暑假集训跟我住同一个寝室,我跟他关系应该算是最好的。他在暑假比平时卷多了,但是还是没做多少题。感受到他的勤奋,但是奈何基础不好,最终考试也考得不好。后话:他 CSP2022 普及提高初赛都没过。
一个值得一提的同学。My_sort。当时我跟他是同桌,他跟我同样卷,作业表做题量差不多,我一直觉得他比我强,由衷的。他也是上文说过的小校区的最强的同学。最后一次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写游记,他在看我写。我建议他也写一篇,于是才有了这篇游记。其实他这个游记写得确实跟我写得差不多。当时觉得可惜的是,他并没有考上,很长一段时间未退役的同学都在追忆他,有的说要我退役换成他。不过考了 CSP 之后,追忆他的同学更多了。真可惜!不过不好明说,只能说各自珍重。
不管是运气还是实力,我又开启新篇章了。初三新篇章!
\(7\) 月 \(24\) 日,考完最后一次选拔考试,\(7\) 月 \(27\) 日,回到高中部。狂学算法。第一周学了线段树合并、树链剖分、可持久化线段树。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会基础的线段树。以现在来看,线段树合并我当时一直都是写的错误的模板,竟然还能过模板题。当时学得不深,原理都没理解,特别是树链剖分和可持久化线段树,可以说完全不会。这三个算法都在后面的某一时刻突然就理解了,后面会提到。
现在想来很神奇,以前我不理解倍增 LCA,突然有一天就理解了,以前我不理解链式存图,突然有一天就理解了。一切的理解都是潜移默化,直到有一天重新看它时才发现已经会了。
\(8\) 月初休息了一周,然后继续狂学算法!统计一下吧,暑假学了 Kruskal 重构树,线段树分治,CDQ 分治,斜率优化DP。还有一堆计数 DP 题,不过我基本没做,直到今天这也是一个未填的坑,我还是没有顿悟。每个算法都做了十多道题,其实挺忙的。
不过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的冲劲没有 \(7\) 月那么大了。一个作业表二十多道题我就做了十几道,难题没去做,计数 DP 不敢做。虽然自己想努力,却感觉力不从心,确实挺累的。整个 \(8\) 月,我记忆所剩无几了,要说我都在做题,题做得没有同学多,要说我在玩,我一点都没玩。完全想不起时间到底去哪里了,可能发呆发过去了,挺可惜的。
接下来的事情以时间来分界会比较好了。
作业表也基本上固定了名字,训练开始步入正轨。
\(2021\) 年 \(9\) 月
开学了。比较开心。
老师也换成高中老师了,或者说叫老板=.=。住也住在高中了。
一个奇怪的点是,我一直以为我开学学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博弈,但是翻了作业表才发现不是。
先学的是最短路树和优化建图的一些技巧。
初二时:老师当时还给我们安排难题每人一道,做完写题解。我洛谷第一篇题解就是当时做的难题写了题解然后顺便交到洛谷上的。
现在:又讲到这道题,老板发现本校区的人都做了这道题而另一个校区的人没做,又由于我写了题解,所以我还去讲了这道题。这题是医护哟
其它建图优化技巧就真就现学现用了。
比如:路径压缩优化建图、前缀优化建图、后缀优化建图、倍增优化建图啥的。很巧妙但是倍增优化建图的例题有点难写,我直到现在还是没过。总得找个时间把它补掉,但是最近账欠的很多,先补新学的。
想起来很久,其实只学了一周的优化建图,第二周就开始学字典树了。奇怪的是,字典树这种比较基础的算法我们竟然要拖到这个时候才学,不过作业题还是有很难的,比如[NOI Online 2021] 岛屿探险
。不过我当时也没做起,甚至没听懂评讲。这个也是一个 flag,找个时间补了。
我对字典树印象比较深刻因为我第一次听就听懂了,因为听懂了所以代码写起来就比较好写。后面还讲了 01 字典树和所有字典树的可持久化版本。01 字典树多用于处理异或问题,是一个比较高妙但是又比较简单的数据结构。
奇怪的是,我对这期间打的比赛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又由于我很少写赛后总结,所以也不知道我到底考得怎么样。所以赛后总结也是一个 flag,以后每次考试都要写。
其实还讲了马拉车算法,我个人现在已经把那个算法忘完了,有点可惜。在我的印象里马拉车挺高大上的,我也做了好几道模板题。 后话:现在学回文自动机了就算不会马拉车也没什么关系吧??
值得一提的大事件:好题分享。旨在让同学给其他同学分享好题然后互相学习,一周两个人。后话:这个东西持续了大半年。顺序是按名字拼音字典序排序的,我在很后面。
第二周的第一次好题分享讲了很多难题,包括[Ynoi2015] 此时此刻的光辉
这种题。(虽然如果我像这样说的话有些小丑会说:啊那道题不是水题吗,不过我确实觉得难,而且我也没去写)第一次好题分享最可惜的是我一道题都没补,立个 flag 把好题分享的题给补了。
写着写着发现怎么就两周的内容写了这么多啊,这得写到猴年马月去。
第一个作业表就是以上内容,时间过得很慢又很快,写起来感觉过了很久其实现在过一周感觉就像一眨眼一样。
第二个作业表最先学了高斯消元。In fact,我们并没有学过线性代数。(这是线索)
突然回想起来,矩阵乘法是初二的寒假学的,不过这玩意儿我就算是学了高斯消元都还是不会的。至于我什么时候会的呢?后文会说。当时讲矩阵乘法就讲了个乘法的顺序,线性代数知识貌似也是没讲的。反正会用矩阵乘法就行。
不过消元还是很好理解的,不学矩阵也能理解。难也不是难在高斯消元,主要难在怎么列方程。不过个人认为有自由元的高斯消元都很恶心。我对于高斯消元的印象大多数来自一个梗,就是我当时是没分清楚期望和概率的区别的。
插叙:才想起来期望 DP 我也是初二寒假学了的,还做了几道题。为啥那个寒假学的啥都忘完了?不过反正期望 DP 就算是现在我也是才入门左右的水平。flag:补期望DP的题
然后期望的概率的区别我是在说“期望和概率不是一个东西吗”之后被阴阳了然后才知道的。
现在应该不会犯这种理论错误了吧。
高斯消元倒是做了一定的题,现在也不算陌生,还在经常用到。
接着学了折半搜索。学这个的时候才发现搜索原来不只有 DFS 和 BFS,还有什么迭代加深、A* 什么的,但是我并没有学过。搜索什么的不要啊。不过还好折半搜索比较简单,还是把讲的题做了。
然后是二进制分组。二进制分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就是它经常能够快速算出正确答案而且与直觉相悖。包括二进制分组解决背包问题也是很神奇。不过貌似二进制分组最常被用来解决图上 \(k\) 点最近点对问题。二进制分组算是我少有的能够在讲的时候就理解的算法,但是后续还是有时在考试里出现我不会做的二进制分组题(虽然是因为我想不到这个算法)。
在作业表的最后还有 \(2\) 道题,是一个非常小的知识点(???),叫威尔逊定理。关于这个定理是什么我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但我知道这个定理是数论四大定理之一。于是我查了一下百度:
- 威尔逊定理、欧拉定理、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费马小定理并称数论四大定理。
原来这么小一个知识点跟后面 \(3\) 个这么重要的知识点是并列的?
\(9\) 月底还讲了 Tarjan,但其实本校区同学以前是学过的,所以做起作业来也比较迅速。
于是 \(9\) 月就平平淡淡地结束了。个人认为这一个月的重心放在了 whk 上,所以对于竞赛则进度拉得不快,属于新学期适应期。
\(2021\) 年 \(10\) 月
\(2021\) 年 \(11\) 月
\(2021\) 年 \(12\) 月
\(2022\) 年 \(1\) 月
\(2022\) 年 \(2\) 月
\(2022\) 年 \(3\) 月
\(2022\) 年 \(4\) 月
附录一:对于以后做题的想法
算法自然是越学越难的,最开始我也会觉得最短路难。如果遇到难的算法就退缩,那就只能混吃等死了。对于越难的算法,理解周期就越长,但是如果理解了,它和其它简单算法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于算法,多练多反思,总会有一天突然就会了。光是拓宽知识面,是可以靠时间积累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而做题却比学算法更难。我仔细回想了每次考试的得分情况,如果一道题我能在 \(10\) 分钟内想出做法,那我大概 \(99 \%\) 都能把这道题得满分。如果我 \(10\) 分钟一点头绪也没有,那我几乎不可能得到超过暴力分的分。但是 \(10\) 分钟一道题除非做过或者实在太简单又怎么才能做到?本来一道题静下来思考是可以想出来的,但是我 \(10\) 分钟之后就静不下来了。可能这就是我的弱势之处。
做题总是在编程界面写题解,实际作用很低。到目前为止,我做任何题,几乎没有认真思考过 \(30\) 分钟以上,思考出来了,就写,没思考出来就写不了。然后正因为如此,我欠了一堆题,少说也有 \(200\) 道。
而对于老师讲过的题,我还是做了一大半,剩下的则是因为代码难度高或者我没听懂。接下来我必须要把没弄懂的题全部弄懂,不过并不一定非要每道题都写代码,毕竟时间有限,我代码能力取决于我对那个数据结构的掌握程度。
对于同学讲的题,大半部分我都没听懂,然后下来也没找时间自学,也得找个时间补了。
然后发现做题最重要的就两点:
- 推性质
- 套算法、数据结构
第一点是因为我沉不住心推导,然后搞不出来。
第二点是我对这些东西的理解不够透彻,然后甚至模板都不熟,自然写不出来。
既然缺点这么大也这么明确,那以后改善的方向也就很明确了。这就是对于以后做题的想法。
附录二:2021暑假游记
$天\ 1:2021.7.11 $
下午3点到校。
晚上学了DFS序和欧拉序。懂了但没完全懂。做了几道模板题。
$天\ 2:2021.7.12 $
早上起了大早。
早上考试。
第一道题直接暴力(找了个前缀和的规律)。
第二题写了很久的BFS然后考完讨论才知道正解是并查集。
第三题数论题不会做。
第四题树形DP,做的正解但不保证对。
下午学了并查集的删除操作和按秩合并,感觉没什么用,但是很有趣。
下午做题,做一整天。
$天\ 3:2021.7.13 $
开始学第一个大毒瘤整除分块。幸好以前融侨考过,例题都做了。以前唯一没做出来的 [清华集训2012]模积和也用了几个小时颓出来了。(主要是因为老师把公式推好了)
下午一直在颓,老师评讲的题就草草做了了事,反正数论题我也不会做。花了4个小时做H题,晚上听评讲才知道有个细节错误,然后就改过了。
$天\ 4:2021.7.14 $
学了根号分治。就是分两种情况暴力,有思维难度但是也不算高。顺便会了光速幂,但到现在也背不到模板。
下午在做一道图论题 [APIO2015]雅加达的摩天楼,错了很久发现是单向边连成双向边了。
晚上学了三元环计数,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差,不过也不常考。做了几道模板题就放弃了。
$天\ 5:2021.7.15 $
早上有个小测试。考200分钟,然后公开处刑。
第一题是二分答案,我第一次在考试里面用lower_bound函数,竟然还对了。
第二题根号分治,我做的正解,数组开大了,直接MLE爆零。气抖冷。
第三题我推了好久的因数分解,还是没推出来,最后评讲说是一道简单快速幂(大雾)。
第四题是根号分治,分的是询问次数,我直接暴力的但是数据太水所以也AC了(后来被包老师造了一组数据卡掉了)
下午就改了上午的考试的错。然后晚上颓了一晚上。
$天\ 6:2021.7.16 $
开始讲毒瘤分块。讲了一会,然后就开始做模板题。有10道左右的模板题,大多都是在Loj上搬的,所以我注册了一个Loj账号,针不戳。
从早上一直做到晚上放学,做了一堆模板,感觉良好,就是头有点昏。
$天\ 7:2021.7.17 $
开始讲莫队,莫队这个算法暴力得要命但是又很玄学,能卡过 \(n=100000\)
的数据。有一道我到现在都没理解但却做出来的玄学题目 [HNOI2016]大数,不过在谷只能得 \(95\) 分,因为没判 \(2\) 或 \(5\) 的情况。
下午讲了带修莫队和树上莫队,但没来得及做模板。
下午愉快回家,颓了一下午+晚上,看了很久的番。
$天\ 8:2021.7.18 $
下午要回校,所以我在回校之前做了带修莫队模板题 [国家集训队]数颜色 / 维护队列 ,nkoj过了,在谷被卡常了只得了60分。
带修莫队我到现在也不会写。
晚上用了一整晚上写出来了树上莫队,太恶心了写了2个小时卡常卡了3个小时。光是有用的主程序都写了 \(3000+\) 字节(就是不加氧气和快读和快输程序)。然后Leasier神仙教我玄学块长,我用了玄学块长分块之后就AC了。
$天\ 9:2021.7.19 $
早上考试。
第一题:看漏了,最后5分钟发现看漏了,写了个 \(O(n^3)\) 的暴力,然后赛后人均做出来。
第二题:数论,继续推因数个数的式子。没推出来,人没了。
第三题:根号分治,但我不会分,直接暴力。
第四题:乱搞一通,考完之后才知道是并查集(气抖冷)。
下午讲回滚莫队,然后做了模板题(竟然是紫题) 歴史の研究。
挺有趣的莫队学毕。
晚上开始讲最大流了,讲了3个多小时枯燥乏味而且难懂的概念,最后时刻把模板敲出来的,没怎么理解。
$天\ 10:2021.7.20 $
早上一来就开始刷最大流的题了。先把C题做了再做的B。B题是我码力进步的一大体现,竟然写二分+最大流这么毒瘤的操作没写炸。
之后老板又评讲了一系列题,然后我就做,竟然都写过去了。
刷了一整天的题,没什么好说的。
$天\ 11:2021.7.21 $
早上考了个小试。
第一题:说水也水,说不水也不水,我做的是错解,竟然得了97分,算是运气好。
第二题:简单分块,不过正解是倍增。其实这道题跟 [HNOI2010]弹飞绵羊很像,所以我做得出来。
第三题:乱搞了个最短路,其实正解是二维最短路,我表示没学过。
第四题:考试直接输出 \(0\),骗了28分,正解是容斥,我肯定是不会的。
不过由于我颓出来了第二题,所以竟然出奇地排在了第4名。
(附:赛后Leasier说第二题是融侨杯原题,我看了看,还真的是,但当时我也没做起,而且当时发的题解写的都是倍增做法,所以我很高兴我不用倍增做出这道题。)
下午就改错嘛,顺带做了一道最大流的经典题[POI2005]KOS-Dicing,感觉良好。
$天\ 12:2021.7.22 $
早上开始讲最小割的概念,讲了Dinic算法和ISAP算法,不过我到现在也只会写SAP。然后就开始做题,做了一阵子我才渐渐明白最小割就等于最大流,不过也不完全一样,比如它们的意义不一样。
继续做题,老板也评讲很多题,我唯独有一道题做不出来,到现在也做不出来(主要是码力依旧不够)[USACO4.4]追查坏牛奶Pollutant Control。
网络流24题里的方格取数问题很经典,涂颜色题。
晚上小考试。
第一题:博弈论,本暑假最简单的一道题,竟然还有人写挂了。
第二题:最大流,我写的错解竟然还过了。
第三题:并查集,我想到了,但没写出来。(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有并查集?)
第四题:队列。额,真没想到。
$天\ 13:2021.7.23 $
早上改昨天的考试错。然后继续做最小割的题。
没什么进展。有个好的就是评讲了两道毒瘤题 [国家集训队]圈地计划和[CQOI2017]老C的方块,其中我只做出来第一道题,第二道题以后再说。
晚上:写博客,准备考试。
更新至此。
2021.7.23 晚上
新增:
\(Day\ 14:2021.7.24\)
上午
考试了。
最后一次考试了。
第一题:纯贪心,随便切。
第二题:矩阵快速幂。当年我学不来,跟校区教练hzy说矩阵快速幂是必须学的吗,他说了解即可,然后我就没学……。
第三题:模板题,不过码量有点大,也许会有细节错误。
第四题:正解应该是分块,不过我用暴力做的。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0htoAi,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0htoAi/p/1619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