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报告
团队项目-需求分析报告
一、博客链接
二、组队后的团队项目的整体计划安排
- 编写需求说明书。
- 确定各功能模块分工。
- UI设计完成,基础功能算法完成,制定测试计划。
- 完成Alpha版本,编码+测试+项目管理同步推进。
- 完善项目,确定用户试用反馈和对测试计划改进。
- 完成Beta版本,以反馈为基础进行改良。
- 版本完善,编写用户手册。
- 正式版本发布,并进行维护和支持。
三、团队分工
组员 | 主要任务 |
---|---|
徐俊杰 | 规划项目进程、ppt演讲 |
李家涌 | 撰写博客 |
黄丽萍 | ppt制作 |
朱雅珊 | ppt制作 |
连振升 | 提出相关假设 |
范文辉 | 非功能规格设计 |
李炜炜 | 项目logo设计 |
江列湫 | UML图制作 |
杨文 | UML图制作 |
彭佳伟 | 设计评审表、评分 |
四、思维导图
五、评估团队中每个人对本次作业的贡献比例
工作流程:
- 先找一个模板学习
- 根据模板需要的东西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
- 根据讨论结果,结合自身产品查询资料,确定需求规格说明书。
- 最后进行分工,完成文档。
组员 | 分工 | 贡献比例 |
---|---|---|
徐俊杰 | PPT、评审 | 15% |
李家涌 | 编写随笔、评审 | 6% |
连振升 | 需求分析报告、设计原型、评审 | 10% |
范文辉 | 提出用户需求、评审 | 6% |
黄丽萍 | 编辑文档、评审 | 12% |
朱雅珊 | 完善文档、评审 | 6% |
杨文 | 设计类图、评审 | 6% |
李炜炜 | 设计验收标准、评审 | 6% |
江列湫 | 分析用户场景、评审 | 6% |
彭佳伟 | 评审表制作、编写需求分析、评审 | 9% |
六、评审表格设计
七、UML
1、用例图
2、类图
3、活动图
4、状态图
5、实体关系图
八、工具选择
- 工具
- Mindmaster
- Staruml
- 选择理由:
- Mindmaster有较好的中文支持,操作方便
- Staruml查到博客上有推荐(重点是可以免费用),上手比较快
九、使用后对工具的评价
- 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用的
- 具体功能还要具体学习
十、答辩总结
现场答辩得分
组号 | 打分分数 |
---|---|
第一组 | 52 |
第二组 | 54 |
第三组 | 52 |
第四组 | 54 |
第五组 | 53.4 |
第六组 | 53 |
第七组 | 56(最高分) |
第八组 | 48(最低分) |
第九组 | 53 |
第十组 | 54 |
平均分 | 53 |
其他小组对本小组的提问
Q:关于软件的安全方面?如何保护信息安全
A:加强安全认证
完善本组需求分析报告
已改入需求规格说明书,主要是关于软件安全方面的改动
十一、《需求规格说明书》
十二、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困难描述
-
小组成员对不了解自己的具体工作
-
不知道要选用哪些工具
做过哪些尝试
-
开会进行讨论,明确每一名成员的分工
-
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
是否解决
已解决
有何收获
-
学会了各种工具的基本用法
-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十三、PSP
过程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计划 | 30 | 20 |
估计任务时间 | 20 | 15 |
开发 | 280 | 300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260 | 250 |
生成设计文档 | 20 | 50 |
设计复审 | 0 | 0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0 | 0 |
具体设计 | 0 | 0 |
具体编码 | 0 | 0 |
代码复审 | 0 | 0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0 | 0 |
报告 | 30 | 25 |
测试报告 | 0 | 0 |
计算工作量 | 0 | 0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30 | 25 |
合计 | 340 | 345 |
十四、学习进度条
第N周 | 新增代码(行) | 累计代码(行) | 本周学习耗时(小时) | 累计学习耗时(小时) | 重要成长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