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一次结对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homework/13261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1.能将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整理,实现整套流程信息化 2. 学会利用原型模型设计工具来绘制原型图 3. 锻炼与队友交流合作的能力 |
学号 | 102202108和102202115(我) |
1.原型开发工具和原型展示链接
🧰开发工具: 墨刀
🔗原型展示链接: https://modao.cc/proto/laJCcA74sk9ko410vkE5Ur/sharing?view_mode=read_only
2.绘制原型模型过程
#point1
🎁《构建之法》阅读成果
在阅读《构建之法》第3章与第8章后,我对设计思维和模型构建的理解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第8章中介绍的NABCD模型,让我对如何系统化思考设计方案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对这两章内容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设计不仅是视觉创作的过程,更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NABCD模型为我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工具,帮助我在未来的项目中更加系统地进行设计与评估。这些知识将极大地丰富我的设计思维,提高我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为我在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我期待能够创造出更具影响力和价值的设计成果。
查看具体内容
📍--关于第三章--
第3章强调了设计的本质与方法论,指出设计不仅仅是创造视觉作品,更是通过理解和解决用户实际需求的过程。书中详细阐述了设计思维的关键步骤——定义问题、构思解决方案、原型制作与测试。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而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是成功设计的基石。
在定义问题阶段,了解用户的背景和痛点非常关键。通过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我们可以收集到真实的数据,从而更好地洞察他们的需求。在构思解决方案时,鼓励团队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汇聚多种创意,有助于产生创新的解决方案。原型制作是将创意具体化的过程,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快速测试想法,收集反馈,进行迭代改进。这样的过程不仅提高了设计的有效性,还确保最终产品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外,反复的测试与反馈循环是设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迭代过程不仅能够发现潜在问题,还能激发更多创意,使得设计方案不断优化。这让我意识到,优秀的设计往往是通过不断试错、调整和完善而最终形成的。
📍--关于第八章--
在第8章中,NABCD模型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描述和评估设计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N (Need):明确用户的需求,深入理解用户面临的具体问题或挑战。这是设计的起点,确保我们关注的方向是正确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能更深入地捕捉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期望。
A (Approach):制定解决方案的方法,考虑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在这一阶段,团队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结合技术可行性,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要求我们在创新与实用之间找到平衡,确保设计既有新意又能落地实施。
B (Benefits):阐明方案的优点,解释为什么该方案优于其他选择。明确方案的独特价值和收益点,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说服利益相关者,增强方案的吸引力。
C (Competition):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市场上现有的解决方案及其局限性。通过对竞争产品的研究,我们能够识别市场空白和机会,从而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方案。
D (Delivery):考虑如何有效地实施和推广设计方案,确保其成功落地。这一部分强调了执行的重要性,设计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实施的有效性。团队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通过应用NABCD模型,我能够更清晰地构建项目框架,从需求到交付进行全面分析。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方案的可行性,还增强了团队在设计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
#point2
📌需求分析
在大学环境中,学生渴望通过参与或发起跨专业的项目(如创业、学术研究)来增强个人综合能力、拓宽知识视野并积累人脉资源。然而,当前校园内跨专业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人脉资源有限、合作机会稀缺、专业间合作障碍以及缺乏持续支持平台。本报告旨在分析这些需求,为构建一个能够有效促进跨专业合作的原型模型提供基础。
查看具体内容
🧑🤝🧑人脉资源有限
现状:学生主要依赖个人人脉或老师介绍来寻找合作伙伴。
需求:需要一个平台或机制,能够让学生轻松发现、联系并组建跨专业的团队。
🤝合作机会稀缺
现状: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尤其是需要多学科支持的项目。
需求:建立一个项目发布与匹配系统,使学生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快速找到合适的团队成员。
💦专业间合作障碍
现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安排、项目目标、沟通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合作困难。
需求:提供协作工具和方法,帮助团队克服专业壁垒,提高合作效率。
🤡缺乏持续支持平台
现状:校园内缺乏专门支持跨专业项目持续发展的平台或资源。
需求:建立一个集项目管理、资源共享、导师指导、资金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支持平台。
#point3
💡实现思路
查看具体内容
--用户角色--
🧑🎓学生用户:希望参与或发起项目的大学生。
🧑🏫项目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的教师或行业专家。
👩🔧平台管理员:负责管理用户、项目和平台内容的工作人员。
--功能设计--
🙋♀️用户注册与认证
注册:学生通过学号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姓名、专业、兴趣领域、技能等)。
认证:通过学校系统验证身份,确保用户为在校学生。
💻项目发布与参与
项目发起:用户可创建项目,填写项目名称、简介、所需技能、时间安排等信息。
项目参与:其他用户可申请参与,发起者可审核并邀请合适的成员。
🎭匹配系统
智能匹配:根据用户的兴趣和技能,自动推荐合适的项目和合作伙伴。
筛选功能:用户可按技能、时间、专业等条件筛选项目。
⏰进度管理
任务分配:项目发起者可将任务分配给团队成员,并设定截止日期。
进度跟踪:团队可在平台上更新任务进展,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评价与反馈
项目评价:完成后,团队成员可对项目及合作伙伴进行评价。
反馈机制: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平台优化服务。
--安全性与隐私性--
🔒数据加密:所有用户数据和通讯内容进行加密,确保信息安全。
🛡️隐私设置:用户可选择公开或隐藏个人信息,控制信息分享。
🏹访问控制:平台提供不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项目相关成员能够访问项目信息。
--维护与运营--
⚙️定期审核:管理员定期审核项目和用户,确保平台活跃度和内容质量。
📊数据分析:分析用户行为和项目进展,优化匹配算法和平台功能。
#point4
🌀流程图
注册登录流程图
创建项目,参与项目,审核项目流程图
#point5
🌷原型界面展示
可能不太全面,之后会进一步完善。
学生界面展示
1.首先选择身份--学生,进入登录页面,成功登录后会进入学生主页
1.1 如果还没有注册,长按“登录”,进入注册页面,填写详细信息待审核后注册完成,即可登录进入主页
2.点击右上角的放大镜,可以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项目
3.点击“发起项目”,即可编辑项目详细信息,接着项目会进入审核,由管理员负责
点击主页的推荐项目,即可查看项目详细信息
4.点击“社区”,可以看到别人发布的项目招募等信息,可选择一条查看详情
5.点击右上角的“发帖”,即可以进入帖子编辑页面,如果对别人的帖子感兴趣,可以进入ta的主页查看个人资料,获取对方联系方式
6.点击主页“我的”,即进入个人中心,点击“详情”,查看更详细资料
7.点击“我的项目”,即可查看本人参加的项目和发起的项目
8.点击右上角的“设置”,“退出登录”,就会返回到登录界面
老师界面展示
1.首先选择身份--老师,然后进入登录界面,成功登录后即可进入老师主页
1.1 如果还没有注册,长按“登录”,进入注册页面,填写详细信息待审核后注册完成,即可登录进入主页
2.点击“社区”,即可查看别人发的信息帖,与学生界面类似,就不详细介绍了。
点击“申请”,可查看他人发来的请求指导等信息。(抱歉图上箭头标错了)
3.点击主页的推荐项目,查看项目具体信息。
点击“我的”,进入老师个人中心
4.点击“详情”,查看更详细资料
5.点击“我指导的项目”,即可查看项目列表,选择一条查看详情
6.点击“设置”,退出登录,回到登录界面
管理员界面展示
1.选择身份--管理员,登录成功后进入管理员主页
2.点击“项目管理”,查看待审核项目。
点击“用户管理”,查看待审核账号。
3.点击“通知”,查看消息。
点击“我的”,进入管理员个人中心。
4.点击“设置”,退出登录,回到登录界面
3.PSP表格
PSP | 预计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阅读构建之法 | 150 | 180 |
需求分析与规划 | 60 | 90 |
团队讨论与构思 | 120 | 180 |
确定原型模型功能与目标 | 180 | 160 |
学习原型模型工具 | 60 | 90 |
原型模型设计 | 540 | 720 |
优化原型界面 | 90 | 120 |
测试与调试 | 90 | 90 |
结果呈现 | 30 | 20 |
4.结对工作的过程
5.本次作业总结
102202108 王露洁🧸:
🚩本次作业是第一次结对作业,所以最大的收获就是与队友合作工作的能力,包括对任务的合理分配,对分歧的有效沟通和对困难的完美解决。我们选择的是制作一个小程序的原型模型。我们先是一起商讨如何开始这个从未接触过的任务,之后达成共识--首先应该熟悉一下我们所选择的原型设计工具(墨刀)的使用方法,然后对题目所给的客户需求进行分析,使得整个需求可以流程化,信息化。接着就开始讨论我们这个原型模型应该实现哪些功能,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再考虑如何把这些看似独立的功能连接成一个整体,我们画下了流程图来梳理整个过程。最后利用墨刀这个软件进行原型模型的设计,这不仅仅是要把能实现的功能的界面显示出来,还要注意界面的排版和美化,每个界面上的具体信息也不可省略,这也是老师上课强调过的,目的是为了之后用代码实现小程序时不必再考虑前端的问题。只有前面的工作做好了,后面的工作才能够顺利地进行。
🚩但是在这整个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伴随着我们:在一开始进行小程序功能讨论的时候,我们本来是想加一个聊天的功能,以便加入同一个项目的同学可以创建群聊进行讨论和分享,但是又听到有别的同学说这种实时性的交互用代码实现起来很难,于是代码能力不够熟练的我们就陷入了犹豫……应该说不止这个,我们很多想要实现的功能和效果都因为害怕后期代码实现不了而踌躇不决。如果放弃这些功能,就会使得原型模型功能设计不完整,客户的需求满足不了;如果全都加上去,后面的任务量就会变得巨大,我们的时间和能力hold不住。我们就在各种挣扎中完成了现在的模型,说实话,它的功能的确不完善,而针对现有的功能我们也未必能用代码实现。也就是说我们最终也没能解决这个不平衡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想法太丰富而能力太弱,这警示我们,应该要好好提高一下编程能力了!!不过对于我们设计的这个原型模型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页面的排版和设计还是比较顺眼的,每个界面的具体信息都有给出示例,虽然能力不太行,但是审美还是有的嘻嘻!
🚩总的来说,这次作业既有收获,又有反思,还是很充实的!
102202115 孙佳会:
在本次原型设计作业中,我们围绕跨专业合作平台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通过分析用户需求,我们确定了平台的核心目标是跨学科合作的高效匹配,即帮助学生根据项目需求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及资源支持;以及一些核心功能,如项目需求发布、社区交互、项目管理等。这一过程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也锻炼了我们的需求分析能力。
🚩其次,团队合作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们在项目设计中快速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达成共识,确保平台的功能符合用户需求。结对的形式能够让我们面对面快速交流补充彼此想法,实现界面设计和功能设计各需求,确保项目各部分协调一致。
在原型设计阶段,我们经历了多个版本,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优化了用户体验。每次的改进会都成为了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我们互相提供很多意见,提升了设计的整体质量。
在具体的原型设计中,我们使用了工具墨刀制作了界面原型,并画了流程图。这些可视化的设计成果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呈现平台结构与功能流程,也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当然,本次原型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一些功能没有实现,也有功能可能在实际中不完全符合用户需求,一些功能的可用性上仍需加强等。持续的用户反馈和迭代改进是提升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不仅提升了原型设计的技能,更加深了对跨专业合作的重要性的理解。这次实践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项目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更具价值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