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
【题目】
学校放寒假时,信息学竞赛辅导老师有A,B,C,D,E五本书,要分给参加培训的张、王、刘、孙、李五位同学,每人只能选一本书。老师事先让每个人将自己喜欢的书填写在如下的表格中。然后根据他们填写的表来分配书本,希望设计一个程序帮助老师求出所有可能的分配方案,使每个学生都满意。
【算法分析】
可用穷举法,先不考虑“每人都满意” 这一条件,这样只剩“每人选一本且只能选一本”这一条件。在这个条件下,可行解就是五本书的所有全排列,一共有5!=120种。然后在120种可行解中一一删去不符合“每人都满意”的解,留下的就是本题的解答。
为了编程方便,设1,2,3,4,5分别表示这五本书。这五个数的一种全排列就是五本书的一种分发。例如54321就表示第5本书(即E)分给张,第4本书(即D)分给王,……,第1本书(即A)分给李。“喜爱书表”可以用二维数组来表示,1表示喜爱,0表示不喜爱。
算法设计:S1:产生5个数字的一个全排列;
S2:检查是否符合“喜爱书表”的条件,如果符合就打印出来;
S3:检查是否所有的排列都产生了,如果没有产生完,则返回S1;
S4:结束。
【改进】
上述算法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产生了一个全排列12345,从表中可以看出,选第一本书即给张同学的书,1是不可能的,因为张只喜欢第3、4本书。这就是说,1××××一类的分法都不符合条件。由此想到,如果选定第一本书后,就立即检查一下是否符合条件,发现1是不符合的,后面的四个数字就不必选了,这样就减少了运算量。换句话说,第一个数字只在3、4中选择,这样就可以减少3/5的运算量。同理,选定了第一个数字后,也不应该把其他4个数字一次选定,而是选择了第二个数字后,就立即检查是否符合条件。例如,第一个数选3,第二个数选4后,立即检查,发现不符合条件,就应另选第二个数。这样就把34×××一类的分法在产生前就删去了。又减少了一部分运算量。
综上所述,
改进后的算法应该是:
在产生排列时,每增加一个数,就检查该数是否符合条件,不符合,就立刻换一个,符合条件后,再产生下一个数。因为从第I本书到第I+1本书的寻找过程是相同的,所以可以用回溯算法。
【算法设计】
代码(雾):
int Search(i) { for (j=1;j<=5;j++) { if (第i个同学分给第j本书符合条件) { 记录第i个数 if (i==5) 打印一个解; else Search(i+1); 删去第i 个数 } } }
代码(真):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lib> #include<cstring> #include<string> #include<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book[6],k=0;//方案,k为第几种 bool x[6]= {0}; //是否可用 bool like[6][6]= {{0,0,0,0,0,0},{0,0,0,1,1,0},{0,1,1,0,0,1}, {0,0,1,1,0,0},{0,0,0,0,1,0},{0,0,1,0,0,1}}; //存放喜欢情况,1为喜欢 int print() { k++;//k为第几个 cout<<k<<" "; for(int j=1; j<=5; j++) { cout<<j<<":"<<char(64+book[j])<<" ";//转换为字符型,容易看 } cout<<endl; } int search(int i) { for(int j=1; j<=5; j++) { if(!x[j]&&like[i][j]) { x[j]=1;//标记不能使用 book[i]=j;//记录下来 if(i==5) print(); else search(i+1); x[j]=0;//回溯 book[i]=0; } } } int main() { search(1);//从第一个开始寻找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