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做出的选择越多,友谊的小船翻得越快?
郑昀(微博:http://weibo.com/yunzheng) 创建于2016/4/29 最后更新于2016/5/5
关键词:选择,心血辩护,认知失调,职场,人生,宜家效应,
提纲:
-
人生做出的选择越多,友谊的小船翻得越快
-
新员工的试炼
-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前言
年纪越来越大,为什么朋友越来越少?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这么容易翻?
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百度员工为什么都认为百度不应该背武警二院的锅?
为什么说对新人要更加严格?
技法为什么比心法更重要?
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必然的宿命?
今晚让我们一起走进认知失调的世界……
人生做出的选择越多
友谊的小船翻得越快?
一路走来,人生需要做出太多的选择题。
选择门类多种多样,如:
要不要择校,
买不买学区房,
报不报兴趣班,
学不学奥数,
要不要马拉松,
戒不戒烟,
上国际学校还是上公立,
移不移民,
定居还是逃离北上广,
要不要二胎,
自己带还是老人带孩子,
创业还是上班。
一旦做出了选择,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捍卫自己的选择,造成越来越多的冲突和分歧。
可以说,这一项项一桩桩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此友谊可能被分歧冲淡,而你会找到现阶段与你三观接近的新朋友。
当搬入新家的时候,你有两张差不多的桌子,一张是买来的现成货品,一张是你亲手拼装的,你现在只能保留其中一张。
你会选择谁呢?
我们在组装桌子的时候可是花了一些心血的,所以我们可能不会扔掉自己组装的桌子。熟悉心理学的朋友都知道,这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范畴。
对密集术语有不适感的同学可以跳过下面这段:
认知失调是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只要某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两种不一致的认知(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出现这种状态,例如,“吸烟是愚蠢的,因为它将杀死我”与“我习惯每天吸两包烟”。失调会导致心理上的不舒适感,从轻微的疼痛到极度的痛苦。直到找到某种减少失调的办法,人们的不舒适感才会得以缓解。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既可独立又可叠加的三部分组成的:
理由不充足(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
心血辩护(effort justification)
决策后失调(post-decisional dissonance)
每一个组装过平装家具的人都会有上面这种心路历程,所以心血辩护又被称为宜家效应。
如果我们每个月都做出一个影响深远,需要付诸行动的决策,
那么我们在成年之后的三十年间可能会做出 360 项重大决策,我们在这棵渐渐长成的决策树上渐行渐远,“一意孤行”。
人生选择多种多样,但大家终究会在一些岔路口陆续相遇,如择校,如学区房,如移民,如亲子教育,如创业。
不管我们是先做出选择,再付诸行动,还是被迫付诸行动,因此对选择有了感情,我们都会有意无意收集各种例证,同时无视另外一批观点和实例,来佐证自己选择的明智。
其实这 360 项选择就构成了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你在决策树上越走越远,大家慢慢就会走散,这也就是为什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原因。当然,你总会遇到价值观与你吻合的人,相见恨晚,因为大家在树上的选择相似。
新员工的试炼
如果你为了加入一个组织而自愿让花盆砸中脑袋
阿伦森在《绝非偶然》一书中曾提及:
忽然领悟到,这些对加入者进行考验和磨练的入会仪式也许能够发挥一种作用:形成一个更有凝聚力的群体。
这就好比新入伍的海军士兵经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后,会培养出对军队的强烈忠诚;预备会员经过数周的磨砺后,会培养出对兄弟会的深厚感情。
我兴奋地意识到,自己在人类思维的研究中有了全新的发现:人如果经历千辛万苦才赢得某物,就会更加珍视它。
没错,如果在试用期里,导师以及部门主管对新人要求越严格,要求的细项越多,一旦新人经过努力度过了试用期,那么他后面离开这个团队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反之,如果新人很容易就混过了试用期,在团队中也没有经过严苛的设计评审、code review 等挑战,那么他做出离开的决定时,心理负担也会很低。
再举某本书中的例子,假如你正要去加入某个讨论小组,不巧在路上被空中坠落的花盆砸中了脑袋,你可能不会再喜欢那个讨论小组;但是,假如你为了成为这个小组的成员而自愿让花盆砸中脑袋,那么你很可能会更加喜欢那个小组!
(…………贱得不要不要的啊…………)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付出越多,越喜欢
我在《穷追不舍、事故入手和倒逼》一文中曾经说过:
先有技法,后(才可能)有心法。
指望先教会大家心法,然后形成技法,多半不靠谱。
为什么?
因为人们在做试验研究认知失调理论时发现,人们的态度改变之后,行为会随之而改变;但如果想让态度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要设法激发人们在行为上的改变,态度自然会随之改变。
也就是说,有些时候我们不妨反过来做,先把(组织认为是正确的)行为宣贯下去,简单粗暴地要求员工身体力行,行为改变之后,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技法背后的心法。
某种程度上这还是在验证:
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对它的态度就会越喜欢。
我们不妨做个练习题,下面哪些说法不成立:
-
学生越是累得像条狗的大学,学生毕业之后越喜欢和推崇母校,
-
经过十轮八轮面试才被录用,员工越容易以公司为豪,
-
花了高价买了学区房,会义不容辞地布道择校的重要性,
-
……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