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阅读与思考——一、二、十六章

前言:

        这是第一次读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安安静静地读着,并且做着读书笔记,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所感所思,所悟所惑,都一一记录于文字旁边。可能是因为本书和其他专业书相比,更加易懂,读来更加清楚,所以我在看书时自身状态很安静,这样确实十分有利于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第一章

1.摘录原文:“一个软件或者服务要有人买,就得找到顾客。顾客有各种需求,有点靠谱,有点不靠谱;有些容易做到,有些难以做到。软件团队要从需求分析开始,       把合适的需求梳理出来。”   

   问题:如何进行梳理(获得正确需求)呢?

   看法:我在网上进行了相关资料(https://baike.baidu.com/item/软件需求分析/10986816?fr=aladdin)的查找,结合自己的理解,得到如下观点:深入描述软件的功        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约束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          统“做什么”的问题。

   进行需求分析时,应注意一切信息与需求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尽量避免分析员的主观想象,并尽量将分析进度提交给用户。在不进行直接指导的前提下,                让用户进行检查与评价。从而达到需求分析的准确性。

2.原文梗概:软件的本质具有“复杂性、不可见性、易变性、服从性、非连续性”,成为软件开发过程的难题,而其非本质特征并不能改变软件工程的根本难度。

   问题:既是这样,那在未来,软件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瓶颈吗?

   看法:  想要对软件工程的走向进行准确定位具有挑战性,软件是人类的一种工具,软件工程是人类创造工具的一种体系。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如果将软件工程放      入到整个人类的发展史来进行考察,会发现其脉络变得更为可寻。资料中作者阐明,软件会有更高更好的发展,这样的未来,也是我所衷心期盼的。

               


 

第二章

问题:读完书上第二章单元测试的部分,我在想:单元测试真的是覆盖率越大越好吗?如果代码开发和用户需求都不一致,这样即使做的再好,应该也只是无用功吧?能根据单元测试的结果去评判一个程序的好坏吗?

看法: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我觉得,就单元测试而言,确定我们拥有高质量的测试用例,确定关键的模块都有相关的测试对应,比简      单地追求覆盖率要重要得多。

代码覆盖率能告诉我们产品代码有哪些地方,哪些功能模块没有测试到或者测试过。但是它不能告诉我们测试效果是否已经足够好了,代码覆盖率为100%不能说明已经把用户的需求都考虑并且测试到了。相宜才能得当,所以,合理使用代码覆盖率,可以规定一个测试覆盖率的下限,例如所有的包和类的覆盖率必须达到 80%以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单纯追求高覆盖率,要同时注意测试用例的质量,如果测试用例本身就写的有错误,那么即使测试覆盖率很高也没有意义,一切的前提都是要保证单元测试的有效性和质量。


 

第十六章

总体感受:读完本章,有种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的感觉。的确,现实的社会中存在着这诸多矛盾。创新与传统思维的冲突;冒着风险去创新,还是安逸的继续眼前的状态,却面临着后来者居上的困扰。对我这个层次来说,真的很难去辨别衡量,也不能说孰对孰错。总之,这一章打破了我之前固有的惯性思维,让我对IT行业的创业乃至是整个经济科学社会产生了新的认识。觉得以下几句话说得十分在理:

1)“就像拼图,很多聪明人都模糊看出最终图案,在一块一块拼接,往往拼好最后一块的人获得最大的荣誉。但没有前人的积累,没有自身扎实的功力,就没有最后一块等着大家拼。”的确,一个伟大的发明或创新源于前人的肩膀,自身的深厚基础以及不断的探索。所以,要放平心态,不要一开始就想着找到并拼对所有的拼图块,而且纯粹的个人成就真的很少见,还是要与他人团结协作。

2)“WIIFM”我想,对于大公司,成功的团队和很多人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邹欣老师从大公司的视角,对创新、市场、商业模式等进行了别具一格且十分真实深刻的阐述。不过,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开始的学生而言,我觉得,更加需要的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勇气,趁着年轻,需要承担的东西还少,不要害怕失败,勇敢的追求一番,只为了心中的理想与热情,这样子,即使失败,也不会悔憾。说到这儿,我真的很佩服《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似乎越来越能理解他啦。

3)“不太在乎面子,而在乎自己能否进步”“面子谁都喜欢,谁也不想老被别人批评。但是,如果批评的有道理,有利于自己进步,能放下面子去接受吗?”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何况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呢?真是感激都感激不过来呢;有利于自己的批评,其实是通向更好的自己的台阶,真的是得感激这些批评,感激说出批评的人。


 

后记:

非常感谢参与《构建之法》创作及出版的各位老师,也很幸运自己能有此契机来阅读本书。书中对行业独到的见解,深深吸引了我,不仅让我对软件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及理解,也引发了我对于软件行业的一些思考,限于见识眼界各方面不够开阔,想法不够深入。但是,我会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细细体味,慢慢品思书中所述的内容,会一直努力。

posted @ 2018-03-17 14:43  zhaoliguaner  阅读(153)  评论(7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