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起点 追随自由 我想故我所有

我看不见,我的明天,但今天,绝不重复昨天;顺风是滑翔,逆风才是飞翔,火烧过才能化凤凰!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我的浏览器变更历程

2004年以前是IE,那时对我而言,没有浏览器核心的概念,应该和现在很多人一样,点图标装外壳,直到我接触了Web标准,才建立起对浏览器核心的认知。

2004年开始接触FF 0.9,2005年7月Vista Beta1发布后,由于IE6不能进入Vista,当我面对IE7和FF的时候,FF 1.5开始接管我的日常使用,这一接手就一直到2008年9月。记忆犹新的是红遍大江南北的熊猫烧香,我竟然浑然不觉直到数月后才知道,这让我更加坚定的使用FF,尽管FF从2.0开始变得越来越笨重,越来越缓慢。

2008年3月,IE8 Beta1冒了一头。2008年6月,FF3.0正式发布。2008年9月3日,Chrome1.0dev亮相了。Chrome亮相当天当天我专门写了一博《不断开心的今天:Google Chrome & Englive.cn iPhone Version。》。由于随后三个月英来网iPhone版本的设计与开发,同Webkit核心的Chrome成了桌面调试利器。而三个月后,我已经无法再回到FF了,因为,我已经彻底被Chrome的极速启动和渲染征服了。

如今,Chrome作为我的主力浏览器已一年多,辅助浏览器是IE8,而FF3.5已经沦落成了和IETester及各种外壳一样的角色,那就是如果不是开发需要,我绝对不会打开。甚至严重到,当我正打开FF进行设计期间需要查找资料,我不会新开一个FF Tab,而是打开Chrome!我实在是无法忍受FF3.5的启动速度了,是所有浏览器中(无论外壳还是核心)最慢的,比IE8都差远了。

浏览器的革命:Google Chrome!

Chrome是浏览器吗?是也不是。

在Chrome发布当天,我就说过,如果说iPhone重定义了手机,那么Chrome就重定义了浏览器。不理解的人可以认真揣摩Chrome发布当天的官方介绍及漫画,我没必要在一年后还来重复,我只是延续上篇文章,扼要说说同样的三个方面。

一、Chrome的品牌和目标。

Chrome的目标是什么?浏览器吗?不是!Google是在组织、规划和建立互联网应用的崭新生态环境。在这点上,微软的IE是最传统的浏览型浏览器,对应用而言是最贫瘠的土地。Mozilla的FF则是过渡型浏览器,即在以浏览为主的情况下,同时给予了应用成长的可能性。而Chrome的所有设计全部直指应用,在为应用的成长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之后,才回过头来兼顾传统浏览的需求。

也正是因为Chrome的设计目的太超前,所以Chrome的用户接受度很低,即便接受了Chrome的用户,大部分也只是因为他附带了极速的传统浏览,而非因为应用。请问Chrome用户中有多少人用Create Application Shortcuts方式来替代输入网址,进行互联网应用访问。

二、Chrome的升级机制。

相比IE的被动,FF的半自动,Google的升级是全自动的,自动到你完全不用去关心。它悄无声息的下载新版本,还悄无声息的进行了安装,当你重新打开Chrome的时候,已经是新版本了。全过程你无需干预也无需知道。

当然如果你把这种自动理解为强制升级,我不关心你的放弃。实际上如果一个软件、一个应用能够无缝的完成“强制”升级,为什么不呢?(当然这里有个重要指标,就是你是否信任软件厂商不会作恶。我选择了对Google的信任,所以我享受Chrome的自动升级而不视为强制。)FF不敢自动升级,就是因为一旦升级后,插件的兼容问题就出来了。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FF一升级,插件就会受影响,为什么FF就不能把插件系统和核心系统分离开来?这么多年都没改变过。所以插件成就了FF,也正毁灭着FF。

自动升级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决策,其背后需要有很强的信心。不要说软件,就是网站,英来网的每一个新版本发布,我都提心吊胆,因为总是会修好东墙,西墙垮了,尤其是在产品越来越庞大,分支越来越多的时候,问题尤为严重,至今我还在想怎么能更平衡的解决这个新功能发布后老功能的稳定性问题。IE不就这样么,历史包袱太沉重了。但我还是觉得,根本是微软没有意愿或没有魄力去纠正他在浏览器市场出的问题,以至于在FF和Chrome的包围下,IE已失控。

所以别小看全自动升级这小小的一步,那可需要对自己产品持有很大的决心和信心,才敢去选择的。而Google选择了,迄今为止似乎还做得不错,没有出现重大纰漏。

三、Chrome的产品设计。

首先是无以伦比的速度!速度其实分为两个,第一是启动速度,第二是解析速度。

在一些人争执Chrome的速度在网络速度不好的中国,是否能够发挥,我要说,网速影响的是解析速度,但你关注过启动速度吗?

启动速度重要吗?很多人认为不重要,因为作为浏览器而言,启动一次即可,之后只是Tab的展开而已,而Tab是分分秒的事情。这么一看,似乎启动速度确实不重要。但我要说这是传统浏览网页的视角,如果站在打开每个应用的视角,启动速度无比重要。我不知道该怎么阐述这个看似必要性不大的变化,实际上我认为启动速度比解析速度重要太多了,尤其是当你使用了创建应用的模式,访问互联网的交互行为已经改变了。你可以点开英来网,关闭!点开豆瓣,关闭!点开虾米,关闭!点开Gmail,关闭!随时点开任何互联网应用然后立即关闭!因为启动浏览器这个心理预期已经没了,直接面对应用。长久以来浏览器这个软件的启动关闭速度,可以无视了,可以随开随关!试问其他任何浏览器及外壳,谁能做到?!Tab?截然不同的心理预期和交互模型!(PS:其实这话有点不妥,IE8的启动也非常快,这也是IE8成为我的第二浏览器原因之一)

回想一下浏览器的发展。IE6时代,没有Tab,每个窗口都独立,因为2001年,本地软件应用高于浏览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Tab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让我们能把所有对网站的访问都集中起来,这个期间,我们是以浏览页面为主。而当Web 2.0使劲推动互联网从浏览向应用发展的时候,Tab开始成了阻碍。因为,当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它就渴望独立,渴望跳出Tab,跳出浏览器,直接到达桌面。就像一个公司下的一个部门,如果这个部门越来越强大,它一定会要求独立,独立财务独立人力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甚至,成立子公司。这到应了一句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当我们把IE6的单窗口和Chrome的应用独立放到一起时,已是天壤之别。如果还是想不通应用为什么需要独立?自个儿琢磨去。

Google率先提供了互联网应用脱离浏览器自我独立的可能性,至少让你感觉不到浏览器的存在,干净的面对应用。而要感觉不到浏览器,那么浏览器自身的启动关闭速度就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另一环是去掉浏览器的用户界面。

Chrome的解析速度和技术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

其次是多进程的设计。很多人想不明白为啥Chrome要多进程感觉耗内存,我最初也没明白,一个浏览器不就该一个进程吗?但你看了我上面的文字,你还不明白吗?一切都为了应用的独立!就像如果你的IE死掉,不能导致FF死掉一样。当你的QQ空间死掉,当然不能把英来网拖下水,对吧。不知道你注意一个小细节没,Google的独立进程不是指一个Tab,而是面向一个应用。也就是说,当你打开了10个Chrome Tab,其中1个是英来网,9个是爱词霸。当某个爱词霸Tab两脚一蹬死去的时候,9个爱词霸Tab会全军覆没,而英来网活着。

不想继续了,实际上一年多前的Chrome官方漫画已经解释了一切,我上面的话也只不过是我作为一个Chrome用户,一年多来使用的一些切身感受。

Chrome发布之时有评论惊呼,两年内Chrome将占领20%的市场,一年四个多月过去,从1.0到4.0,产品的开发进度可谓神速,但是全球市场份额却寒酸的过4奔5。以Google的金字招牌,这成绩实在不该甚至不值一提,因为要知道2005年的Firefox顶着Mozilla的破烂招牌在第一年都抢走了IE近10%的市场。

为什么呢?

To Be Continue....

posted on 2010-01-19 01:52  爆牙齿  阅读(3425)  评论(6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