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增和自减操作符

毫无疑问,自增( ++ )和自减( -- )操作符为对象加1或减1操作提供了方便简短的实现方式。(编程中的宗旨“简洁即美”!)
它们有前置和后置两种使用形式:
  int i = 0, j;
     j = ++i;  // j = 1, i = 1: prefix yields incremented value
     j = i++;  // j = 1, i = 2: postfix yields unincremented value

因为前置操作返回加1后的值,所以返回对象本身,是左值。而后置操作返回的则是右值
( 巧记:“前前后后”—— 前置操作返回修改前的值,后置操作返回修改后的值 )。


建议:优先使用前自增操符,只有在必要时才使用后置操作符
Why ?
因为前置操作需要做的工作更少,只需加 1 后返回加 1 后的结果即可。
而后置操作符则必须先保存操作数原来的值,以便返回未加 1 之前的值作为操作的结果。
对于 int 型对象和指针,编译器可优化掉这项额外工作。但是对于更多的复杂迭代器类型,这种额外工作可能会花费更大的代价。
因此,养成使用前置操作这个好习惯,就不必操心性能差异的问题。


常常会见到一些在单个表达式中组合使用解引用和自增的操作,举例如下:

 1      vector<int> ivec;           // empty vector
 2      int cnt = 10;
 3      // add elements 10 9 8...1 to ivec
 4      while (cnt > 0)
 5     ivec.push_back(cnt--);  // int postfix decrement
 6 
 7      vector<int>::iterator iter = ivec.begin();
 8      // prints 10 9 8 ... 1
 9   while (iter != ivec.end())
10     cout << *iter++ << endl; // iterator postfix increment

 

由于后自增操作的优先级高于解引用操作,因此 *iter++ 等效于 *(iter++)。
子表达式 iter++ 使 iter 加 1,然后返回 iter 原值的副本作为该表达式的结果。
因此,解引用操作 * 的操作数是 iter 未加 1 前的副本。
此例如果使用后置自加,则返回的是加 1 后的值,解引用该值将导致错误的结果:
ivec 的首个元素没有输出,并企图对一个结尾之后的多余元素进行解引用。(此例就是“必要时”的情况)

 

 

posted @ 2013-03-21 11:34  HandsomeDragon  阅读(21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