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访问和日志

一、文件系统创建一个文件的过程
假设我们想要新增一个文件,此时文件系统的行为是:
先确定用户对于欲新增文件的目录是否具有 w 与 x 的权限,若有的话才能新增;
根据 inode bitmap 找到没有使用的 inode 号码,并将新文件的权限/属性写入;
根据 block bitmap 找到没有使用中的 block 号码,并将实际的数据写入 block 中,且升级 inode 的 block 指向数据;
将刚刚写入的 inode 与 block 数据同步升级 inode bitmap 与 block bitmap,并升级 superblock 的内容,改写indode和block的使用情况。
一般来说,将 inode table 与 data block 称为数据存放区域,至于其他例如 superblock、 block bitmap 与 inode bitmap 等区段就被称为 metadata (中介数据),因为 superblock, inode bitmap 及 block bitmap 的数据是经常变动的,每次新增、移除、编辑时都可能会影响到这三个部分的数据,因此被称为中介数据。

ext3文件系统比ext2文件系统多了日志功能

二、VFS虚拟文件系统
df命令 显示已经挂在的文件系统
df -h 以人类好识别的数据单位显示
df -T 显示文件系统版本
du命令
du 目录 查看目录大小的包括里面文件目录的大小
du -s 目录 只查看目录本身的大小
du -h 以人类好识别的数据单位显示

三、链接文件
1.软链接 相当于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创建软链接命令:ln -s 目标文件 链接文件名
2.硬链接是Linux和Unix中专有的概念
创建软链接命令:ln 目标文件 链接文件名
创建一个硬链接的时候,创建了一个新的inode,新的inode指向的block还是和源文件是一样的
如修改源文件的时候,查看硬链接会发现文件同样发生了改变,因为两个inode指向的block是一样的,实际的内容也是一样的
对文件作硬链接是不能跨分区的,因为每个inode只能指向自己分区内的inode

posted @ 2016-02-24 20:51  YiYezc  阅读(56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