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1 2015521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9周学习总结
2017-2018-1 2015521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9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存储器系统:具有不同容量、成本和访问时间的存储设备的层次结构
-
高速缓存存储器设备:主存中的数据和指令的缓冲区域
-
静态SRAM比动态DRAM快
- 静态RAM:将每个位存储在一个双稳态的存储单元里
- 动态RAM:将每个位存储为对一个电容的充电
-
磁盘由盘片构成,每个盘片有表面,主轴,磁道,扇区
-
磁盘容量由记录密度、磁道密度、面密度决定
-
访问时间由三个主要部分寻道时间、旋转时间和传送时间
-
局部性:分为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 时间局部性:被引用过一次的存储器位置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再次引用
- 空间局部性:一个被引用了的储存器,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会引用附近的一个存储器位置
-
指令按照连续的存储器顺序执行,循环有良好的空间局部性
-
缓存管理:编译器管理寄存器文件,缓存结构层次的最高层
-
直接映射高速缓存
- 组选择:高速缓存从w的地址中间抽取出s个组索引位
- 行匹配:确定是否有字w的一个拷贝存储在组i包含的一个高速缓存行中
- 字选择:快偏移提供了所需要的字的第一个字节的偏移
- 行替换:替换策略是用新取出的行替换当前的行
-
高速缓存
- 大小的影响:提高命中率、增加命中时间
- 块大小的影响:提高命中率、对不命中处罚有负面影响
- 相联度的影响:降低抖动的可能性、增加命中时间、增加不命中处罚
- 写策略的影响:高速缓存越往下层越可能使用写回而不是直写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 这周的学习中出现了I/O端口,和I/O接口有什么区别?
- I/O接口一般指CPU和I/O设备间的连接部件,而端口是指I/O接口内CPU能够访问的寄存器,端口加上相应的控制逻辑即构成I/O接口。
代码托管
(statistics.sh脚本的运行结果截图)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第九周 | 293/1300 | 3/2 | 30/40 |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自己的计划能力。这个工作学习中很重要,也很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
-: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
-
计划学习时间:30小时
-
实际学习时间:40小时
-
改进情况: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