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软件工程 怎么教好课 (读书笔记)
0. 教师教学有培训和参考书么?
我从来没想到过我会在大学里教书, 而且还教了好几年, 好几个学校。 当时接到任务的时候, 我把它当作实习生培训和新员工培训的”学院版”, 还是继续强调实践, 反馈, 合作, 就这么开讲了。
在微软公司, 做大部分和人相关的事情, 都得先有一个培训, 只有参加了培训, 才能面试别人, 才能带实习生, 等等。 我不知道一个新老师到了大学是否要参加教师培训或者要求选修心理课程什么的. 清华大学, 或其他的学校, 都没提到任何培训, 我就去上课了。
上了第一年课之后, 我读了 Randy Pausch 教授的 <The Last Lecture> 一书。这本书给我不少启发, 其中一个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明确了这个关系, 老师和学生才能上同一个课。
前不久周筠老师给我推荐了 <What the Best College Teachers Do> 这本书 (中文版 《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 这本书里提到的优秀教师从普通高校到常春藤学校, 从理工医农到文史哲法。 我看了之后, 觉得自己差得太远了。
2017年初我看到了 Maslow 的一些建议,也把它放在这里。
2017年秋天我看到了 Alan Alda 的书 <If I understood You, Would I Have this look on My Face?>, 里面花不少篇幅讲了交流,Engagement,建立密切关系,我也把一些读书心得放到这个博客里面。
1. “研究型”大学还要重视教书么?
中国的许多大学这几年都标榜自己已经成为, 或者即将成为“研究型”大学。 读者可以从这个微博上看到 “研究型” 大学对教师的期望. 可以看出, 大学对教师的科研方面有很多要求, 对于教学嘛, 就只有这一条, 而且没把学生的反馈作为条件:
聘期内必须承担两门课程 (至少一门为主干课或专业课)助教工作, 聘期结束前必须用英语或双语主讲一门以上课程.
我不知道研究型之外还有什么类型, 我想象有 “教学型”, ”文凭批发型”? 教学型的大学有什么不好? 如果大家都研究, 那把大学里所有的学生都送走, 你看看有多少老师还能发论文, 做 “研究”? 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 ”研究型机构” -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它网罗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在做研究, 这些科学家不用讲课 (此地没有学生), 也不用写研究资金申请报告, 或者是“横向项目”, 学校让他们全职研究。 我个人认为在全世界几千家大学研究院中, 不妨有几所这样的机构, 不拘一格嘛。 但是它的产出有多少呢, 似乎和大家的期望值不符合。 20 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 Richard Feynman (费曼) 这样评价这所机构:
… And nothing happens. Still no ideas come. Nothing happens because there's not enough real activity and challenge: You're not in contact with the experimental guys. You don't have to think how to answer questions from the students. Nothing!
失去了 “教学相长”的“学”那一部分, 也许研究型大学的 “研”也搞不好。
2. 老师上课的目的是什么?
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是成年人, 都有自学的能力. 网上有那么多公开课, 公开的习题, 公开的作业答案, 为什么老师还要给他们讲课? 为什么学生还要来上课?
是为了让他们通过考试? 还是…
通过上课, 对学生的思考能力, 行动能力, 感知能力等施加正面的, 重要的, 可持续的影响?
这本来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在天朝的大学, 我还是碰到了这样的事情: 某学校的一个有影响力的老师对我说下面一段非常绕弯的话:
由于历史原因, 我们学校工科的院系比较多,
由于另外种种原因, 工科院系拿到了很多保研的名额,
这样的话, 留给计算机系的保研名额就很少了,
这样的话, 计算机系的很多学生就要通过考试来上研,
所以, 他们需要很多时间复习
你的软件工程课很好, 但是同学要花时间复习, 准备考研
所以, 你的课不能搞那么多练习, 要让同学有时间准备考研…
老师上课是干什么?
是上一堂课, 念几十页讲义, 放一些幻灯片, 然后下课? 还是…
把学生们当作不同的个体, 构造一个自然的, 有批判精神的, 学习的环境 (Natural Crit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让老师和同学一起提问, 交流, 尝试, 反馈, 总结?
优秀老师的特点
优秀的老师并不一定有大量的学术文章, 但他们都是活跃在各自领域, 有一定成就的学者或专家。 通过大量采访, 作者发现这些优秀老师的共性:
a) 对本行业的历史非常了解, 对一些事情的始末源流有很敏锐的见解。
b) 他们非常喜欢琢磨 人是怎么学习的 这一问题, 大致有 4 点见解:
1) 知识体系是构建出来的, 而不是接收到的 //xinz: 与其灌输知识, 不如让学生自己构建
2) 人的认知模型改变得非常缓慢 //xinz: 搞那些速成的, 疯狂的, 喊口号的培训未必改变了人的认知模型
3) 提问能帮助构建知识体系 //xinz: 鼓励学生思考, 辩论,
4) 身心投入是学习的关键 //xinz: 就是下面讲的 “engagement”
但是要注意, 这些老师不是天生就有这些教育才能, 他们也不是完美的, 他们有时也没做到自己鼓吹的最佳方法。 但是他们总在不断学习改进的过程中。
如何设计课程
上课前:
书中提到的老师都是有丰富经验的教师, 但是还有人常常以“初心”来考虑: 如果这门课是全新的, 而且我很想教教, (不是我因为我去年教过, 不是因为教务处要求, 不是因为我以前学过, 不是因为...) 那我应该怎么教好这门课?
第一天上课:
1) 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期望. 这些老师的课程通常有很高的要求, 但同时提供了很多学习和改进的机会。
//xinz: 不是说 - 如果你第一次测验不及格, 那你肯定得不了A。
2) 让学生告诉老师, 他们最想在这门课上学习到什么, 要想解决什么问题。 这可以通过简易的调查问卷来实现。
//xinz: 我做了一次, 但是同学的反馈并没有太影响讲课的内容, 这个或者是我的问题问得不清楚, 或者是我缺乏改变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以后还可以再实验一下。
3) 有些老师在这个时候就告诉学生们期末考试的大致问题是什么。
平时上课:
这些优秀的老师们采用很多方法, 共同的一点是:
Create … “natural crit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at environment, people learn by confronting intriguing, beautiful, or important problems, authentic tasks that will challenge them to grapple with ideas, rethink their assumptions, and examine their mental models of reality.
这似乎是全书的重点, 分开来讲讲:
Natural 自然的: 要解决课程提出的种种问题, 挑战, 迷惑。 这些都是课程的一部分。 //xinz: 不能人为地划分禁区, 例如: 这部分不会考, 同学们不用看了.
Critical 批评精神的: 上课不是填鸭是的传送知识到学生脑子里, 而是要让学生运用批评性思维, 摆事实, 讲道理, 不断思辨.
Learning 学习的: 学生上课不是要听结论, 不能大家思辨了半个学期, 最后还得听老师的标准答案。 学生要给出自己的回答。 更重要的是, 学生要问, 如果这个问题是这样的答案, 那下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带着问题, 学生们开始了下一轮的了解和思辨。
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 除了 “讲课” 之外, 老师们还可以实验各种办法来建立 NCL 的环境:
提问; 课堂讨论; 案例研究; 角色饰演; 模拟; 田野实习;
这个NCL 环境是全书的重点, 我也多说几句。
N (Natural) 很重要, 如果把学生送到劳改营, 做苦力, 每天做100道微积分, 背100个外语单词, 写1000 行代码, 写不出来就鞭打… 估计也能达到目标, 这个环境也许很 Critical, 人也可以 Learn, 但未必 Natural. 就像为了迎接英语考试而自己硬背单词, 这样获得的学习效果不会持久。
外企里的中方员工都很渴望提高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 企业时常花高价请咨询师来开一两天的速成课, 讲讲英语交流的几种诀窍, 几种误区, 并穿插笑话等, 上完课后, 学生很开心, 认为 ”学到了”。 但是据我观察, 从长期来看, 这些同事的交流能力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与此同时, 我们在公司内部建立了 Toastmasters Club, 没有老师, 大家根据教程, 用英语讲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事情, 有即兴发言, 有正式演讲。 同时给别人提供批评意见 (语法, 用词, 节奏, 形体动作, 等等), 最后大家评出几个最好的演讲者。 活动就在工作之余进行, 一般的会员在完成教程规定的演讲练习后, 交流能力 (不光是英语) 都有明显的改善。
扯到另一个例子, 中国的每个家庭都想为自己的小孩打造一个好的环境, 但是这个环境是 NCL 的么? 年轻人学开车, 经常有丈夫教妻子学车最后不欢而散的情况, 这个环境容易做到 NCL 么?
类型 | 请老师上英语交流提高班 | Toastmasters Club | 家庭环境 |
Natural | 要脱产学习, 学生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未必在老师的讲课内容中。 老师有自己那几招, 未必对每个人都对症。 | 会员把自己想讲的, 和自己相关内容讲出来。 | 小孩想问什么都可以 |
Critical | 老师未必有时间对每一个人的缺点深入了解并反馈。 | 有书面的匿名反馈, 有口头的公开反馈。请有经验的演说者来提供反馈。 | 大多数的批评都是感情上的, 缺少平等的, 理性的分析和反馈。 有时家长只能大吼一声 - “你得听我的!” 来结束一场争论。 小孩还可以找爷爷奶奶辈寻求对父母的 critical feedback。 |
Learning | 讲完了, 老师走了, 大家回到了各自的工作环境中。 | 有一套顺序渐进的教程 | 小孩的坏习惯能改正么? |
又扯得更远一点, 日本围棋大师藤泽秀行说过, 年轻人如何在围棋上进步? 关键是18岁到25岁和几个实力相当的棋手互相拼杀, 磨砺几年。 这也是一种 NCL 坏境。 18-25岁, 正是大一到研三。 中国的大学生们, 是否找到了自己的 NCL 环境? 是否找到了几个实力相当的伙伴互相磨砺?
说到围棋, 大家可以看看历史上最成功的围棋培训基地 -- 木谷道场的教学方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96b4710100p1uv.html 这是不是一种 NCL 的学习环境呢?
这也回答了前面提到的问题:
问: 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是成年人, 都有自学的能力. 网上有那么多公开课, 公开的习题, 公开的作业答案, 为什么学生还要来上课?
答: 因为学生希望在课堂里发现一个 自然的, 有批判精神的, 学习的环境.
如果上一流大学的学生都是独自听课, 回到自己宿舍的单间做作业, 独自吃饭, 这样的一流大学值得上么? 如果一个大学把新生都放在一个新校区, 让他们和老生, 老校区的活动没有任何联系, 这是 NCL 么?
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学术界和业界人士之间...要通过疑问 - 探索 - 解答 - 再疑问... 的方式来分析问题,探索真理。就像培根说过的:
- 真理之川從它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像萌芽一般,在一個真理之下又生一個疑問,真理疑問互為滋養。
身心投入、参与感 (Engagement)
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如何参与“教学”这个过程的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有 Engagement! Engage 的意思是:参与,形成密切的关系。
教学是一个交流过程,大学中的教学,交流真的发生过么? Alan Alda 那本书的卷首语就是:
The single biggest problem in communication is the illusion that it has taken place.
(翻译:交流中最大的问题是这个错觉:交流真的发生过了)
2017年开始,我们软件工程课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要求学生描述他们之前大学上课的情况, 很多同学提到了这样的模式 - “老师自顾自地讲PPT,学生在下面玩手机”。 或者是:
老师开始讲PPT 的时候, 还是有同学做笔记的,后来有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课件能下载么? 老师回答:能。 于是,做笔记的人也停下了笔。
至于台下睡觉的学生,就更不用提了。这个微博上的软工收集了很多师生在课堂上没有身心投入,就像路人甲/路人乙的关系那样。
你在大学里问几个刚从教学楼里出来的学生,“你刚才上课了么?” 不管他们是在玩手机还是睡觉, 他们绝大多数会答“上了”。 “那么,和老师交流了么?” 很多同学可能迟疑一下,说“交流了啊...” 但是交流真的发生了么? 学生真的有身心投入么?
我在讲课的时候,喜欢走下讲台和学生互动, 有一次我正在讲课,看到一个学生一直望着我,于是我就走到她旁边问她刚才我讲的有什么疑问没有? 我心想既然我们八目相对(我们都戴眼镜),一定有很多可以交流的。 但是这个学生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而是小声地问身边的同学 -- 他刚才讲了啥?
原来四目相对之时,心思也未必在课堂上。 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里面的参与感呢?软件工程课有这么多高大上的概念要讲,如何让学生参与?
-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
学生学习这个课,表面上是不得不来(大部分情况是必修课),但是追问之下,大家的目的还是不一样的,有人为了下一阶段做准备(找工作,考研,选择研究方向),有人就是拿到学分,有人懵懵懂懂。 课堂的第一节课,就要让学生明确地把上课的目的写出来,具体化, 就像这个工程师能力测试模板一样,让学生看看自己还差在哪里。 即使是为了拿到学分的同学,老师也要让他知道拿到学生应该付出多少努力。
明确目的,似乎被很多人忽略(老师讲课,学生上课,他们的目的还要重复么?)。 看这个没有老师,没有教程的“42 学校”,他们就是把学生扔到水里,让他们在水里学习游泳。这个体验和一般大学最大的区别是:42 学校只有一个目的:把题目做出来,就像在水里求生一样,只有一个目的:活下来。 在这唯一强烈的目的驱动下,其他的小问题(如何找到资料,如何学习,如何提高)都不少什么问题了。 一般的大学中,学生有很多目的:我这门课大概混混就可以及格的, 那么,这个学期我要去准备考公务员,考外语,社团有活动,放飞一下自我,美食,朋友,实验室,过节早点回家去玩...
-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来
学生每个人的兴趣,技术基础都不一样,老师如果是阳光普照地给大家讲,那么,这个讲课为何不能做成录像让同学事先就看?学生发现内容并没有针对自己特有的问题,为何他要来课堂?学生看了书,产生了问题,通过实践和更多的阅读,改变了以前的想法(例子),甚至产生了新的问题,导致新的探索。这就是上面讲的 -- 真理之川,从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当然每个人的真理之川都不一样。
- 因材施教
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软件的有些概念虽然抽象,师生交流的时候,并不是和一个抽象的学生在交流。但是要看到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不同的目的和困惑。即使两个学生的目的和困惑类似,但是他们可能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参见《构建之法》图 17-1 能力和动力的四个象限),也要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建议。只有这样, 学生才有身心投入的条件。
- 保持高要求
因材施教并不是降低要求。 例如,有学生迟交作业, 怎么办? 优秀的教师说, 这些作业的质量不因为迟交了就降低, 但是, 迟交了作业, 就意味着老师不能及时给这些作业及时的反馈,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这个责任应该由学生来承担,没有交流的作业,能得多少分呢? 0 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师希望看到学生对课程的反馈, 老师期望学生能认真填写反馈意见,对于那些不填的学生,老师应该给多少分呢?如果一个老师不给学生的作业任何反馈, 那么这个老师及格么? 如果一个学生不填写对课程的反馈, 那么这学生及格么?
控制
尽可能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同时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并反复强调相信学生的能力。 而不是把学生分成好生/差生, 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现代软件工程的课程中, 学生要做 3 个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 学生的自主权在逐渐加大:
1) 个人项目: 老师规定了大部分功能, 接口, 和评分规则。
2) 两个结对项目: 老师规定了题目, 同学可以自行定义接口, 实现方式, 展现方式
3) 团队项目: 老师只规定了 alpha/beta 发布的日期和要求, 同学们从团队组织, 目标设定, 到功能计划, 具体实现都是自己管理。
他们如何对待学生
学生和老师的称谓: 从直呼其名到正式的称呼都有, 但是优秀的教师让学生感觉到老师非常愿意帮学生解惑。
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也分享自己个人的经历, 甚至是失败的经历。 所谓: 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
他们碰到问题的时候, 从不会归咎于学生.
读书和做人
1932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吾认为,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赖,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
美国大学的老师在上课时会讲 “做人的道理”这些大话么? 下面是一个例子:
Jeanette J. Norden: http://t.cn/SIrnAX 她教细胞生物学, 她注意到学生们也许专业知识很丰富, 但对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无动于衷, 或不知如何应对。 她运用种种手段 (包括去另一个学校进修心理康复), 让学生了解疾病, 失忆, 死亡对病人和家属的影响, 避免学生以后成为 "无情" 的医生。
由此可见, 优秀的老师不空泛地道德说教, 而是看到了学生潜在的问题, 通过其实有效的手段, 解决这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 (所谓“上医治未病”)。 书上还提到老师如何通过对话,自然地解除学生的考试焦虑症。 天朝的大学生有考试焦虑症或其他心理问题么? 我们的老师是如何排解这些问题的?
Maslow 的总结
学生们上学,读书,都希望在学校里的付出能帮助他们在将来的人生取得成功,实现自我的价值 (Self-Actualization)。 那么,怎么能取得成功呢? “需求层次理论” 的创始人马斯洛提出了下面几个建议,我们也可以把它们放到大学课程的学习中:
- Experience life fully and vividly
“充分地、生动地体验每一个时刻”
这条建议的关键词是“体验”。因为亲身体验才能最深刻地了解问题,获得领悟。我们常常不给学生体验的机会,只规定他们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例如:瀑布模型过时了! 敏捷模型好! 写程序要高内聚,松耦合! 结果,学生变成老师牵线的木偶,会重复一些结论,但是因为没有体验,讲不出更深刻的理由,在实践中也不知道如何应用。
很多学生也去上课,但是在课上无心听讲,也不投入讨论,而是在无聊中、开小差中度过课堂时间,这是对生命的浪费。
在《构建之法》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明确指出,即使你按照你的想法做项目,失败了,如果能认真总结,也能得高分。 因为同学们充分地、生动地体验了软件工程的失败,他们的收获也是刻骨铭心的。
- Be honest in your choices, act with integrity
“把生活看作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的时候不要自欺欺人, 行动后,就要负起责任”
由体验转入理性的、独立思考的“选择”,这好理解。 学生来上课,有各种需求, 有些是要拿最高分, 有些是求性价比,在软件工程课中, 选择什么合作伙伴, 选择什么团队,团队选择什么项目,都有很多可行的选择,关键是,要给自己真实,理性的理由。 而不是选择付出一般的努力,但是却期望得到最高的分数。选择加入一个团队,那就要同意团队的规定,而不是嘴里说着高大上的愿景,加入团队后却磨洋工; 或者有些同学选择随波逐流,最后不及格了又大发牢骚。 要注意,“来上课” 并不是 “及格” 的充分条件, 就像 “活下来” 并不直接导致 “成功和幸福”。
- Be aware of the uniqueness of yourself
“倾听你自己的声音,相信你独特的需要”
这条建议的关键在于,选择的时候,要倾听自己的声音,不能人云亦云。相信自己有独特的生活经历和需求, 不是某个优秀学生的复制品,自己可以在清醒的考虑之后做出决定。在选课,做项目,出国或考研?去公司工作或考公务员? 要考虑你独特的需要。
- Be courageous
“不墨守成规,勇于表现真实的自己,敢于与众不同”
这条建议与这个的传统观念有较明显的冲突。我们经常说的 “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凡事减三分”……都是在跟这个建议唱反调。但是在课程中,就是可以大胆地做一些事情,例如,做额外的作业,向老师提出尖锐的问题, 质疑书本上一些说法, 带领团队,等等。这些实践本身就个绝好的自我教育。老师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能冒险,敢于做有难度的事情。
- Self-development
“不断改进”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断改进。 很多人有一定的天赋,在某些方面显示了一些才华,但往往浅尝辄止。 大学的课程覆盖面广,深度不够,学生能否创造机会不断改进自己喜欢的领域? 让自己的强项更加强大?
- Peak Experiences
“在一些事情上做到最好,用这样的体验来鼓励自己”
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怎么做?
当然我们很难做到全世界最好, 但是可以做到全班最好, 或者 ”这个题目的这个子问题,我做到了最好” , 体会一下你做到最好的时刻。 这样的时刻越多,学生就越有自信;老师也要在合适的时机表扬那些在某个局部做到最好的同学。 有些老师在开学之初让学生讲述自己超过别人的地方, 描述自己如何做到这个地步,很多同学描述自己通过持续锻炼在体育, 文艺方面达到的 Peak Experience, 这对他们的学习是一种鼓舞, 《构建之法》在学期中段会给优秀学生发领骑黄衫, 这就是让他们体验到 Peak Experiences.
- Lack of ego defences
“不要太爱惜自己的面子,为了找到真理,可以放弃一些面子”
要有胸怀说, “我错了”。
在大学教育中,为了节约时间,避免麻烦,一些老师喜欢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把结论或结果告诉学生,忽略让学生自己去证实或证伪一个假设。其实,由学生自己去证实或证伪一个假设,这是最深刻、最典型的自我教育。从小让学生历练这种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 的、有时几乎让人窒息的 “自我肯定” 或 “自我否定”, 才能把生铁练成钢材。
老师也不必维护自己 “永远正确”的形象, 如果能在课堂上探索, 并承认自己的错误,在那一瞬间面子可能会损失一些, 但会给自己和学生更大的收获。
优秀老师如何衡量学生和自己的教学
一般的老师在期末考试的时候, 都想出一套题目, 整一些难点, 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 把学生 “框了”, 这样老师觉得很有成就感, 但是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这本书采访的众多教师都有一套衡量和跟踪自己教学效果的方法,
课程开设3-4 周之后, 许多老师在此时收集同学的匿名调查问卷, 看看学生对课程的真实感觉如何。
//xinz: 我也做过, 不过没有坚持下来。
测验: 优秀老师都反对让学生在期末考试前花费大量时间去 “猜” 老师会出什么样的题目。 老师也不想考验同学的记忆能力, 一些老师让学生把期末试卷带回宿舍去做。
学校如何评价老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我在四个学校上课的时候都问校方要他们的教学评估表, 一些人表示不理解 - 他们的意思是微软来的老师也关心这种评价么? 我觉得要和学校合作, 就得了解学校是如何评价老师的。
只有清华大学每年给我表格和数据。 从评分项目的设计来看, 清华大学既考虑了评价老师的行动 “how”, 又考虑了学生的收获 “result”,我个人觉得还要再加两条关于学生收获的内容。 例如:
老师的讲解让我对相关专业有更清楚和深刻的认识。 //xinz: 不是为了学一门课而讲一门课
作业, 练习和答疑对于我以后的实际科研,工作有帮助。 //xinz: 不是为了出难题而出难题
几年下来, 同学们反应收获还是比在学校里传统的课程要大一些, 这是我在清华大学前三年的教学评估 (学生匿名反馈):
评分内容 |
2007 |
2008 |
2009 |
热情、认真、投入、严谨,教书育人 |
95.45±3.80 |
95.00±3.42 |
98.90±2.21 |
讲课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 |
94.55±4.04 |
89.29±5.77 |
98.90±2.21 |
讲解生动、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92.73±5.15 |
90.71±5.37 |
98.91±2.21 |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质疑,并给予思路的引导 |
94.55±4.04 |
93.57±3.69 |
98.91±2.21 |
提供或推荐的教学资料有助于学生学习 |
93.64±4.23 |
86.43±8.19 |
99.00±2.21 |
作业等课程训练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 |
94.55±4.04 |
90.00±4.95 |
99.00±2.21 |
考核及评价方式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与钻研 |
92.73±5.15 |
87.86±4.88 |
97.89±3.04 |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
92.73±4.37 |
91.43±4.44 |
98.91±2.21 |
对学生课外学习给予指导、建议 |
92.73±4.37 |
91.43±4.92 |
99.00±2.21 |
学习本门课程后有收获 |
92.73±4.37 |
90.00±5.38 |
97.91±3.04 |
现在回过头来看, 第一年我教课水平很一般, 但同学们对 “微软来的老师”比较给面子 (双方的关系处于羞羞答答的 萌芽 阶段); 第二年,矛盾就暴露了, 我想做一些改进, 一些同学有激烈的反馈, 我这一篇博客也有分析. (相当于图穷匕现的 磨合 阶段) 第三年, 才算走上正道 (规范 阶段)。
刚收到清华大学教务给我发来的2011 年教学评估信息, 由于有些评测项目发生了变化 (估计原因是学校把这门课归为 “实验(设计)课” ), 不能把数据简单地合并到上表中:
2011年的课程是大二和大四的同学在一起上课 (为什么这么安排, 要请教校方)。 大二下学期和大四下学期?! 可以想象, 这两种人的心态, 上课动机和价值取向很不相同, 但是他们得在同一个小组里面合作, 所以发生了一些值得回味的事情。 我自己也做了调查问卷, 2011 年, 有些同学回答的非常敷衍了事 - 这里有图.
------
其它一些书:
Teaching with Your Mouth Shut.
大学教师通识教育读本 (6 本)
题外话: 我在清华姚班 (清华微软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教了 4 个学期, 合作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