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Speech Production and Perception

作者:桂。

时间:2017-05-24  09:09:36

主要是《Speech enhanc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的读书笔记,全部内容可以点击这里


一、语音产生过程

发音机制涉及到的器官:

挑几个重点的说一下,

  • 声带(说话/呼吸)的状态

清音时声带不振动,浊音时声带振动,这个振动频率就是基频,也可以理解成基音周期。

  •  声道

发声系统的一种粗糙模型:

声道可以理解成系统,这个系统是一端开一端闭,容易形成共振

小知识:声音是靠空气振动传播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肉眼无法识别,但声音却是如同波一样振动。当然,「共振」的产生就是与这种波有关。其原理是,首先在平行的墙壁包围的空间里,产生声音时所形成的波称为入射波,入射波碰到墙壁被反射而产生反射波。这两种波不断重复,两者合成后,形成合成波(即驻波),从而产生共振。产生这种驻波的频率称为「共振频率」。经常会出现啸叫与共振混在一起的情况,所谓啸叫是话筒或者功放、扬声器之间产生音环的现象,而共振是空间内扬声器播放的声音所引起的现象。

例如男性声道长17cm, 声管共振的最低频率对应的波长是声管长度的四倍:

最低共振频率:506Hz,同时满足其奇数倍的都可以,即在1500Hz,2500Hz也会有共振,这些组成共振峰。

 二、语音的分类

这个的理论依据是:通常以音素记录语音,即音素是组成单元。如'tan'由t a n三个音素组成,因素大致按特性不同大致可分为:

  • Vowels and diphthongs:元音和双元音
  • Consonants:辅音
    • Semivowels:半元音
    • Nasals :鼻音
    • Stops:闭塞音
    • Fricatives:摩擦音
    • Affricates:塞擦音
    • Whisper:耳语音

 不同音素特征不同,如按第一、二共振峰观察:

posted @ 2017-05-24 09:57  LeeLIn。  阅读(124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