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何尝不想主动思考?

♣思考是什么?

♣如何做到主动思考?

♣解说“思考”的模型


声明:无论我讲得好不好,对不对。我只告诉你,我是在正经的胡说八道,也希望你能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我们共同进步。

前文:我何尝不想主动思考?只是因为我不懂得 思考是什么 以及 该如何去思考。

1.思考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引用维基百科的解释(只能找到“思想”的解释):

  

     维基上说了,思考是对一个事物的 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的处理过程

     而在我看来,我自己给思考的定义是: 为达到某一目的所做的 启发式搜索与组织 的过程

     说通俗一点,就是你想达到某个目的、某种效果,那么就需要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搜索所需要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最后链接为一个可行的思路、方案。这个找知识和组织知识和过程,就是思考。

     1.1 为什么是启发式的呢?

      我们还是先理解启发式(百科)这个概念:

      

      也就是说,根据经验和直觉来判断,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最可能需要的用到的知识。这个过程是大脑自动执行的,所以无需多做解释。

     1.2为什么是搜索

      这里搜索的含义,是建立在上面维基百科解释的 分析,抽象和概括  这三个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本人不想把思考这件事想得多么复杂,所以也把维基百科解释的 分析,抽象和概括  这三个过程, 抽象为  “抽象的思考方法” 这个概念。 具体关于什么是抽象什么是抽象的思考方法 ,可以点击连接查看我以前的博文。

      效率最高的搜索,是建立在你有一个抽象化(模块化、结构化)思维的基础上,这相当于计算机的索引。

     1.3为什么是组织

      组织,相当于维基百科解释 综合 的过程,这里确实是在偷换概念,但本意也是为了通俗化理解。组织,在于解决如何把无序的几个知识点 组织为 有逻辑顺序 有内在联系 的思路(思路:思维链路)?

2.如何做到主动思考?

     下面简单说一下如何做到搜索与组织

     2.1如何搜索?

      如何搜索?我会告诉你去 使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先分为几个模块,然后模块下又分为几个层次,层次下分布若干相关的知识点。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你要有一个知识网络(或者叫做 知识树,知识地图)。这种方法,其实你很久以前就听过了是吧?而且甚至觉得没什么用!

     我来告诉你,不是没用,是你脑子里根本就无货可搜

     很多时候,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没有及时归纳到知识体系和按时回顾,那么是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的。

     当我问你某本教材主要讲了些什么重点内容,你扪心自问,到底能不能说出个一二来。

     所以,与其是在说如何搜索,还不如先说说如何记忆知识?

     对于如何记忆,我也是只能告诉你,从方法论上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 抽象化思维。没错,还是按知识网络去记。

     其实,知识树,知识地图 这些概念也是从计算机的 二叉树和图论  引用出来的,其实人脑跟计算机是类似的,差别最多的是计算机的内存是我们的几十万倍,这相当于 我们很多人都有着类似的CPU(智商),但是运行内存 却差别很大。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能深度思维,而有些人想着想着思维链条就断了。

     具体,有关如何搜索、如何记忆、如何使用抽象化思维,可以看一下认知心理学方面的书,也极力推荐看我的这篇博文

    2.2如何组织?

    组织的过程,是最考验技术的,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和基础知识的。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无外乎就是思维的差异。

    组织的过程,为什么说是最难的呢?我们先用一幅图来说明,通过组织最后组成的思维链路是什么效果:

    

     如图所示,我们的目的是从B点到A点,我们的思考过程就是  先从我们的知识库中搜索到 四个知识点(岔路1~4)。然后我们再根据其内在联系将它们合理地组织在一起,

     最后形成一个可行的思维链路。

     这其中的难处,就在于分叉口的选择,这好比如于别人带领我们走了一条陌生的道路,即使走过一次,我们自己再走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走了。

     这跟我们在课堂上听讲课觉得很简单,看某道题目的参考答案觉得很简单,自己实操时却寸步难行 的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主动思考,就是你要凭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主动去搜索能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最后再想办法将这些知识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可行的思路,从而达到最初的目的。

     其中,搜索的过程,考验了你为什么选择这几个知识点?(这就需要你对这几个知识有足够的了解),组织的过程,考验了你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 和构建思维链条的能力。

 3.解说“思考”的模型

    如果你觉得上面说得太过于理论化,那么,现在引入一个“地图模型”,来形象地解说思考。

    我们把 城市 想象为  知识点 , 城市之间道路想象成 知识之间的联系。

    问:从广州到北京有几种走法?(其实就是类似于,已知a条件,求达到b目标的做法)

    这样是不是就很形象呢? 从广州到北京有几种走法?那至少几万种,这就是发散性思维的结果。

    这个“地图模型” 也是类似与 我们的知识体系,具体看这篇:知识网络模型:记忆是一个整合的过程

    理解了思考是什么,那该如何去促进思考,可以看这篇  理解能力能提高吗?

作者:谢志东 
本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xiezhidong/p/6492167.html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如有问题,可以邮件:hoopuo@gmail.com  微博:思维焦点 
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posted @ 2017-05-22 03:12  思维焦点  阅读(273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