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与策略(构建、存储知识网络)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虽停留在学习能力底下的苦学范畴,但也该多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吧(都说久病成医,所以多找原因应该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这里谈的学习方法,主要还是指理科方面,不拘束于哪个年龄阶段。当然,在学习方法方面,是因人而异的,不是说我的方法就适合你,同时我也不是什么大牛或者学霸,纯属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希望可以和大家多多交流。

   开篇劝诫:几乎每个都会尽力苦学的过程(苦学,就是看书然后急着刷题),但区别在于有些人脱坑比较慢有些脱坑比较快(脱坑快的,可能是家长、牛人或者自己突然醒悟...)。苦学,就是最辛苦的劳作获取最低廉的成果,好比chinese farmers是吧!只是停留在看起来很努力。如果,在一个充满竞争的人群中(高考人群),你还停留在没有方法的学习,那么终将是芸芸众生。我非常理解高中时期的苦学,因为身在庐山所以有不识庐山的痛苦,毕竟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相当有限,对学习这回事没有足够的了解。高中时期,确实很辛苦,因为实在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只能通过苦读,不然就更加跟不上节奏了。“不教学习方法只教知识的教育体系,就是在耍流氓”,所以,同志们,尽快找出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再病下去就病入膏肓了。这里涉及到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就不多讲了,有梯子的同学自行去看看 “编程随想” 的博客吧。

   声明:本文大量引用知乎大神的观点(毕竟知乎高学历人才满满的,而且观点既尖锐又中肯)。

   鸣谢:张海藩的《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里5.22知识点“抽象”对我的启发,以及感谢知乎各路大牛的点拨。

   首先,先说说智商和天赋的话题吧,不知道你想不相信智商,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相信的,包括我,也是相信智商压制的。智商这东西是存在的,不然还要科学家干什么对吧?举个例子,即使把一亿人关在小屋子想100年,也是想不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也造不出原子弹。同样,天才也是存在的,如果努力就可以成为天才,那还要造天才这个做什么。

   好了,听了上面的话,现在是不是很绝望?

   但是,这个世界大部分人在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也就是普通人,那些智商高的还是少部分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很多很多,我们都太容易把很多自己无法解释的事情归因于智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下面会引用知乎大神的解答)

   这里先不写...

   我们虽是普通人,但完全也可以活得有声有色,我们同样可以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样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有存在的意义。所以,把心态放轻松吧。

   这篇博文就是讲如何在明知自己是普通人的情况下,去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自己,通过好习惯的养成来突破瓶颈。

前言:本文宗旨,介绍学习的本质以及如何学习,本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就是一个将散落的知识点构建为知识网络(知识网络,是模块的集合,模块下可分层次,层次下有若干知识点)的过程,如何构建?可以通过先通过抽象思维来帮助理解知识点,然后再将新知识整合到旧知识中(搭建知识间的联系桥梁),最终实现记忆”。 所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学习就是一个搭建知识网络的过程

目录:

认识抽象,知识网络

♣记忆力是思维的基础

♣可视化思维和思维链条

♣心态和刺激感决定效率

了解考试机制,玩转知识点

做读书笔记

♣生活习惯影响瓶颈.

执行力

正文:

一.认识抽象

   这里不介绍抽象是什么?具体可以参考我的这篇博文抽象,就是关注事物的本质特性而暂时忽略其细节)。为什么在写学习方法的时候要提到 “抽象” 呢?因为抽象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法,人类要了解复杂的大自然,只能通过抽象(抽象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几个学科)去认识,最后再根据这些知识重组为一个抽象的事物,比如,汽车,大厦。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人类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类文明发明的新事物的过程。之所以要运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是因为这种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所研究事物的难度,重要的问题说三遍,抽象思维可以降低难度,抽象思维可以降低难度,抽象思维可以降低难度

   单比如造汽车,就要抽象为外型、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路系统这样几个模块,然后每个模块又分为几个层次,最后再根据已有的人类自然科学知识去造出零部件,最后再根据模块之间的接口去重组(博主不是这个专业的,纯属瞎扯哈)。

   抽象不单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是一种不可轻视的思维模式。学习一个科目的知识,或者说当你在看一本教科书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抽象出知识体系,知道这本书包含哪几个模块或者哪几个层次,然后,再根据你抽象出来的体系结构去逐步求精,逐步求精的过程就是要以知识点的方式去学。所以,这就是我定义的 抽象的学习方法

  “抽象”学习方法是如何起作用的?

   抽象的学习方法最大的两个特点(好处):1.对记忆  2.对理解  都有极大的帮助与提高

   首先,先定义“学习”是什么吧,我这里把学习定义成“理解知识,记忆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

   在理解知识这方面,理解知识点这块算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方式,但建议就是理解一个知识的时候,不要局限在某本教科书,可以博览群书和使用谷歌百度,参考别人的理解方式。抽象思维可以通过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分割,达到容易理解的目的。

   其后,是记忆知识和运用知识。对于人类的记忆,我们知道也存在和Miller法则类似的人类局限,也就是知名的 遗忘曲线。通过抽象我们可以克服人类的专注缺陷(Miller法则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极限是集中注意力在7+-2个事物上),那么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抽象来适度克服人类的记忆局限。

   这里我们举计算机的存储,计算机是通过建立索引(索引表)来检索存储内容的,所以,相应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抽象来建立一张索引表(知识结构树)来方便我们记忆和搜索。    再比如记英语单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俞敏洪的四六级词汇是采用 “词根+联想” 的方法, “词根+联想” 其实就是使用了抽象思维,将成千上万个单词抽象成几百个词根,然后再根据词根去检索(联想)子单词。同样,对于英语文章或者中文文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抽象出文章的结构和层次,也就是以前初中高中经常分析的文章结构和宗旨,然后才能逐步求精,根据需求(考题的想要我们答什么)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就能答到点子上了。

   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你用的时候恰好能想起它,这就是通过抽象来建立知识结构树的好处,不仅能方便记忆,而且能快速搜索出来。结构树有结构清晰和便于拓展的特点,这对于越学越乱的人来说是最好的药方了,因为,有了抽象的结构树,就能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地管理。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其实就是经常说的知识树,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学名叫做语义网络(认知心理学中这么定义)。

   引用维基的解释

  下面用一种形象话的语言来描述知识网络(引用自书籍:《learn More Study less如何高效学习》)

  以学习一门科目为例子,首先,我们要先通过抽象思维,将某个科目或者现在正在看的某本书,进行建模(建模,也就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其实也就是分模块,一般就是通过书籍的目录将改书所将的内容分为几个模块),我们把目前在看的这本书比作“中国” ,那么通过划分之后的知识块对应的就是 “中国” 下的省份。

  分完模块之后, 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模块开始入手学习,这样最终达到一次层抽象的目的,极大降低了要看的书的难度。 假设我们现在研究的是A模块(A省份),接下来我们还是要通过抽象思维进一步分割,也就是A章节下有多少个层次的内容,就是有A章下面有几个节的内容,这几个节相当于几个独立的知识点了(当然,如果你觉得某个知识点还是很难理解,大可以继续分割达到可以理解为止)。

  这样对应下来,就是A省份下的几个地级市。然后,地级市之间的道路就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地级市的繁华程度就是知识点的权重,比如广州这个知识点就是在广东省这个模块下很重要的,所以需要建得很发达,从省会广州都有到其他地级市的高速公路。越重要的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越紧密。

  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不能忘记这些模块(省份)或者知识点(省份下地级市下的乡镇)的抽象含义,因为思维是建立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上的,比如,如果有人问你“广州”是什么?(相当于问你XX知识点是什么意思?)你要能够回答得出他的属性(描述抽象事件,只能通过其属性去说明),比如,“广州是广东的省会城市,是该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知识网络对记忆的作用?

  记忆的过程被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获取,保持和提取。

  其实,当知识进入记忆后,并不会自动存留在那里,不受未来事件的影响。实验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一个建构和创造的过程。我们从外部获得的信息如果与以前的认知和预期(即已存入记忆中的信息)相关,它们就会被放入记忆。(此段引用自《思考的艺术》中“记忆的问题”小节中对华盛顿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的引用))

   本人认为,整个的过程,无非就是想从旧知识当中找出类似的模型,通过比较,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从而找出记忆的规律。比如,数学中,高中的导数  和大学的极限、微分  是有联系的,我们可以通过与 导数概念的比较来达到对 极限和微分概念 的理解与记忆。

  在大学期间,学习极限和微分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导数这个知识点来比较,进一步解答 什么是极限?为什么要引入极限?有了导数之后干嘛还要引入极限?极限怎么用?回答完what、why、how的几个问题之后,就很容易找出规律记住了

  总之,抽象思维可以降低事物难度从而帮你理解知识点,知识网络搭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活学活用,最终减少知识的遗忘和混乱。

二.记忆力是思维的基础

   记忆力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我就不讲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知识要背要记的东西有太多太多了,毕竟考试无非就是考我们记住了多少,消化了多少,运用了多少。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记忆力呢?

   “认识抽象”这个小点里已经说了,记忆力也是人类的局限,是上帝遗留在人类大脑的封条(好比如人类给智能机器限制权限对吧),而且记忆力也是遵循Miller法则,大部分被上帝贴了封条的人类都是记忆力很有限的,哈哈,这样理解是不是很欣慰。

   如何从根本上提高记忆力?(以下涉及到大量本人案例,不感兴趣就跳着看哈)

    1.不要忽视有氧运动和均匀饮食对大脑的作用(这是改善记忆的根本方法)运动和营养能提高大脑思考所需的养料。可以参阅《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提高人脑能力:

    

    如果你说你也知道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但就是懒得运动,好,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我也是有的,下面说一下我的经历。

    本人不爱打篮球,也不怎么运动,自从上了初三,就以学习为由拒绝了几乎所有的运动,直到大学的大学的1000米体测,又是呕吐又是抽筋。所以大学期间,才会主动去田径场跑步,毕竟大学比较有时间(当然以学习为理由拒绝运动,其实就是为自己偷懒找借口,或者如果我告诉你运动能提高你的脑力,那你是否会动心了呢?)。为了避免跑步无聊和坚持不下来,我尽量想办法培养,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买了一个蓝牙跑步耳机(京东爆款不到100块),听一些震撼的音乐。跑步的时候,一定要慢跑,这样才不会吃不消,像我这样,我一开始都是匀速跑5圈,然后休息一下压压腿,再慢跑5圈(累了就停一停,走一走再跑,这样才不会让你讨厌跑步的感觉)。慢跑,是对心脏最好的锻炼吧,以前有人问我为什么跑步?我一开始是回答不出来的,因为我不能说跑步是为了提高我的智力(这样太直接了是吧),现在如果有人再这样问我,我会回答跑步有一千种好处。

    跑步,让我:

     1.更加积极乐观。因为只有积极,我才能发挥最好的状态去学习(我认为大学无非就是学习与锻炼身体,当然这样有点无聊是吧,但是我们来大学最终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学习吗,学习很多方面包括专业、人际、表达、实习等等)。所以,跑步能带来情绪方面的益处。

     2.补充体力。对,表面上看跑步会消耗你的很多能量,但本质上跑步是对人体的最好的补充,可以理解为重启你的免疫系统或者体力。当你觉得压力大,很累的时候,去跑步,跑完后你会觉得很轻松,浑身充满力量和活力。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

     3.为了健康。最后一点,是为了防猝死,身为一名软件学院的码农,什么清华毕业的程序员在马桶上猝死、传媒大学的雷同学攻读博士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所以也有点后怕。做程序的很累,它们都是累死的,都是心脏支撑不过来导致的。所以,跑步,是为了锻炼心脏,为了健康,为了身边所有认识我的人。

     跑步,有很多好处,比如让我不再容易失眠(运动会产生某种毒素,从而促使人类睡觉来排除毒素),增强免疫力,增强记忆力与思考力等等。

    现在,跑步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当我累了,不顺心的时候,就会主动戴上耳机走上田径场。而且,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人并不是孤独,而是在享受独处,享受与内心的自己通话的过程。

    2.身体没有疾病。现在很多读书人都伴有过敏性鼻炎的疾病,本人就是过敏性鼻炎长期患者(小学四年级至今大三)!先以这个鼻炎例子说说疾病对人体的影响吧,首先,注意力不集中(也就是降低人的思维定力,通俗说就是降低你的脑力),记得以前初中大家都在安安静静考试,就唯独本人鼻涕流个不止,有时候还特别怕忘记带纸巾或者纸巾用光,而且非住宿学校有很少在教室用纸巾的习惯,特别尴尬那时,当然现在长大了就不这么觉得了。对于鼻炎,本人从小试过各种千奇百怪的方法,吃中药西药,吃补品,打针吊液,外科治疗,按穴位治疗,洗鼻器但老是不能根除,一到春天就是高发期,现在读大学了也没搞定,但是,自从在街上经常看到的那种专门治皮肤病和鼻炎的店,买了赤脚医生开的涂抹液就能及时处理好了,以前鼻子一痒就能连续打五六个喷嚏,对,很难受,而且让整个人都消极了不少。现在只要鼻子一痒就用卫生棉涂抹一下就不会了,下面是这个涂抹液的图片(这样10元,挺贵的,希望懂药的人能说这是什么,这样就可以自己买了)

  

  上面是两点解决方案是根本性的,现在从方法上来提高一个人的记忆力(参考知乎:如何有效提高记忆力? 和 记忆力超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上面说了,记忆是遵循Miller法则的,所以,要有更好的记忆,最主要的还是分模块或者分层次去记(也就是我一直在啰嗦的抽象的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在记手机号码的时候,肯定是不会一连串下来记的,而是通过分模块,例如18818429778这个手机号码,是可以 188  184  29778  这样去记住的。

   同样,读文章或课本的时候,记忆力好比于缓存,记忆的基本过程是大量的信息通过感官短暂的储存在感官记忆里(只有几秒),缓存不足情况下谈何吸收,吸收不足就会容易营养不良,但是实在是缓存的瓶颈,在无法提高缓存的情况下,只能及时清理缓存,只能通过抽象的学习方法,及时将缓存里的知识信息组织成模块,整理到知识网络中,就能及时吸收知识(这样就能帮助大脑比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好了,解决了难记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如何避免遗忘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处理不好遗忘的问题,这就像小学的文章《小猴子下山》一样,得不偿失。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没什么方法,无非就是复习(Recalling)和重复联系(例如我们的刷题),反复Recalling我们抽象出来的知识网络,达到记住的效果:

   首先,再看一遍遗忘曲线:

   

   根据曲线,你大概知道什么时间点复习就有比较好的效果了吧,就是两三天内复习哈。所以,一段时间内每隔两三天就在脑子里主动回顾知识,就会很容易变成长期记忆(跟习惯的养成很类似对吧,确实,往往很多人做不到主动去回顾,因为费脑费力,将你置于非舒适区,所以,坚持不了提高是很慢的)

   其实,这里的复习的意思,不是说对着课本复习,而是一种Recalling,是脱离课本回想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只有不断脱离课本去回想(一边看书就可以一边进行Recalling了,在看书的同时就开始记忆),才是真正地在吸收。有时候,一些场景我们会一生记住,比如某时某个地方某人说了某句话,或者你跟情人分手的整个过程,或者是你家小狗让你感动的某个瞬间,是的,这里面确实有情绪的因素导致我们长期记忆。但是,正因为我们对这些瞬间有特别的感想,才会导致我们以后会不断地去Recalling,最终才会产生长期记忆的效果。

   所以,为了加强记忆,我们大可以在阅读课本的时候(比如阅读了几个知识点),就不断抽象和Recalling(清缓存和吸收),这样就做到了理解的同时也在记忆,那么学习效率就是杠杠的了。

   下面引用知乎大神的解答:

----------------------------------------------知乎大神解答,始--------------------------------------------------------------------

   

----------------------------------------------知乎大神解答,尾--------------------------------------------------------------------

   所以,概括起来,提高记忆里既有根本的措施,也有方法论,措施就是加强运动与健康,方法就是通过抽象成模块去记忆和经常Recalling(复习)

下面先普及一下思维链条概念,谈谈记忆对深度思考的重要性

----------------------------------------------知乎大神解答,始--------------------------------------------------------------------  

   参考自: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他们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差别在哪呢?

   

      这就能解释了,聪明人,可以轻松地将逻辑链条维持的非常的长。

   

      当然,影响思维链条的,还有一个原因:基础知识

    

----------------------------------------------知乎大神解答,尾--------------------------------------------------------------------

三.心态和刺激感决定效率

   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是因人而异。兴趣、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你的效率。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 “情绪影响效率”,当然,情绪这个词也是很抽象笼统的,这里的情绪只是很狭义地指  “安心”。安心,是一种很难到达的境界,我们以前经常被教导说永远不要和别人比,跟昨天的自己比。但是,不受到环境影响是很难做到的,这就好比如很多人一进入到重点中学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卑、心急和焦虑。安心,也就是所谓的“宁静致远”,也就是那种静气,通常大师身上都是有这种特质的。这里引用知乎上的一段回复 “你发现这种生活很让你安心,没有别的烦恼事,没有觉得对不起父母。什么时候你能感觉的这种努力是一种幸福的时候,那么你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现在问题来的,既然“静气”这种品质这么好,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呢?

   我觉得,培养“静气、安心” 这种品质,最主要的是不能急,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而应该让生活更纯粹一点,学会享受生活与当下的幸福。想要热爱和享受生活,就必须要有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感,一种对生命的激情与感受。而一个人要有积极感,除了心态上的健康(不自卑,而是自信自强)。好吧,我承认有点废话,毕竟没有具体措施。

   如果实在静不下心来,那就让刺激感把你带入节奏,带入高能状态吧。

   了解高能状态,首先要认识什么是高刺激和低刺激

   ...(先不写)

四.以知识点去学.

   以知识点为中心去学习,是学习理科的最好方法。学校里的老师都告诉我们“夯实基础”,其实道理我们也懂,就是觉得总是理解不到知识的精髓,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以知识点去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知识体系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去学习,逐个击破之后,再重新组装在一起形成知识结构。

   这里重新回到开篇所说的苦学。先来说一下我的学习历程吧,高中甚至高中以前,都是靠刷题去找知识点和记忆题型的(可能是市场上优质的教辅总结知识点和题型都特别好,这也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悲哀吧,资料多了反而丢弃了学习的本质,忘记通过主动去思考)自以为很聪明考试无非就是那几个套路、几个题型,通过多刷题牢记知识点就够了,课本没教辅讲得好,太肤浅了(或者说这种学习习惯可能是小学就养成的),这种学习方法用作在小学期间应付小考是很有效果的,但是上初上就肯定就很吃力了。

   为了避免苦行僧式的学习,那么,你就要开始用抽象的学习方法了!

   所以,抽象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自己抽象出一本教科书的知识模块(完全可以从你喜欢看的模块开始学),然后每个知识块里有哪几个知识点。接下来就能将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一个点子上,逐个击破。聚焦每个知识点的过程,就是把书读厚的过程,深究每个知识点。如果实在不理解某个知识点,可以通过教辅资料,再不行上百度搜索,还不行搬梯子上谷歌,就没什么理解不了的问题了。

   检验基础是否夯实的标准是什么?

   那就是课后题你都能做出来,不要自以为简单连看都没看就跳过!而且,你要具有能在头脑里随时随地快速回顾一个知识导图的能力。比如,某个科目的某本书大概讲了什么,可以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下有哪些知识点,然后每个知识点的本质是什么。

   然后,接下来就开始做课外题了,抽象的第二个步骤,就是抽象出每个课外题的本质,比如,一道题考了哪个知识点,或者某道复杂的题目可以抽象为哪几个知识点组成。做题是一个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回顾知识点)的过程,重在精不在多。

    我们每个人都想着,如果能做一道题的效果顶上100道题的效果,那就好了,就真的是做到了融汇贯通与举一反三。其实,知识点的关系,除了我们通过有意识地去比较得来之外,主要还是要靠潜意识的内化,也就是大脑某个机制自动完成的。这里你肯定会觉得我说得就有点玄乎了。

   大脑是如何完成主动思考呢?这个潜意识里的机制到底是如何呢?

   主要是通过记忆和搜索知识树来完成的。(知识不在于多,在于你用的时候能想得到它

   一方面,在学新知识的时候,大脑就会先通过比较知识模块的联系和共同点,抽象出另外一个知识模块图出来。也就是说,大脑在给新知识找存储路径的时候,这个找的过程就是大脑比较新旧知识过程。

   另一方面,在做题目的时候,当我们分析完一个问题大概需要用到什么知识后,然后大脑就会开始比较这几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在什么情况用到某条定理和为什么要和其他定理配合使用)。

   要做到融汇贯通和举一反三,就要通过抽象的学习方法去夯实基础。

五.做读书笔记

   一句话解释读书笔记,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通过使用上面的抽象的学习方法,我们大致能做到提炼、记忆、整合和搜索知识。克服了克服知识学过就忘记,越学越乱,学后不会融会贯通的缺点。

   但是,要是我们还是忘记了怎么办?

   所以,读书笔记的作用在于,我们就会使用自己的看得懂、容易理解的几句短小精悍的话或者一副形象的图,将一个知识点提炼或者是将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我们忘记知识的时候,帮助我们快速恢复我们的知识树。因为人类的记忆缺陷,我们总是不断地在忘记,所以解决容易忘记的缺点,定期的recalling外还要靠读书笔记辅助。

   读书笔记会带动你的积极感:

   当你通过做了某个知识点或者知识面的读书笔记(或是写一个系列的博客)后,我相信你的心里肯定是自信满满的,因为这个时候即使你忘记了某个知识,也能通过读书笔记这几句短小精悍的总结来快速回忆。

   但是,这里的积极感不仅仅指读书笔记能给你带来自信这么简单,而是让你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马太效应)。当你需要应用到某个你学过的知识的时候,但是你顿时却心存困惑,这个时候,你就能拿起你的读书笔记对照一下,到底是你以前理解错了还是跟另外一个知识点混了,如果不幸是你以前理解错了,其实你心里也不会那么沮丧,因为你在开始进步了,而你进步的记录都在读书笔记中记录着呢。

   所以,久而久之,当你困惑的时候,当你越学越乱的时候,当你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时候,你就该认真的做读书笔记和回顾修改你的读书笔记了。   

   读书笔记会减少重复劳动:

   读了某个章节,过了一段时间,就变得很模糊了,于是又得重新看;为了巩固某个知识点,于是就刷了100道题。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很多时间是花在了重复性工作上,读书笔记其实就能帮我们减少在重复性工作上时间的浪费。

   虽然做读书笔记要多很多时间和经历,但是从长时间看,还是很划得来的。因为,一次性深入的理解和总结并记录,可以给以后的工作建立一个基础(面对一个问题,可以跟以前遇到过的类似问题做比较,找出差异性,从而快速找出解决方案),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或者说即使不能避免重复性工作,但浪费的时间要是要少很多。

   如何做读书笔记:

    首先,我们要认定一个道理 笔记本是我们的工具,我们才是学习的主人”。也就是说,书上有的内容,有的图,我们没必要再抄一遍到笔记本,对于笔记,是对书上内容的补充或者提炼。我们完全可以把笔记记在书上,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刀刃上,用在理解和记忆知识上。我自己的习惯就是用A4纸,没错,就是没有线条的空白纸张,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大道致简”吧,哈哈。然后,甚至可以把做笔记的A4纸藏在书里,这样想用想看的时候就很直接。总之所有的笔记都是帮助你学习与记忆的工具,重要的不是笔记的形式,而是如何能最快地掌握知识点。

    这里参考的知乎上的解答

    ----------------------------------------------知乎大神解答,始------------------------------------------------------------------

    

----------------------------------------------知乎大神解答,尾--------------------------------------------------------------------

六.生活习惯影响瓶颈.

   当你学会怎样更好地去学习的时候,就要发挥你最好的状态,力求有最高的效率和产出。“优秀是一种习惯”,不是说做每件事都力求完美的意思,而是说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造就了你的优秀。

    这里,我认为最重要的生活习惯就是 运动和早起。 为什么说这两种习惯是最重要的呢?因为,这两种东西最能提升一个人的积极感,一个人有了积极的生活理念之后,就有了一种积极思考的动力,有一种享受生活的热情和挑战自己的魄力。运动改变智力,是有一点科学依据(上文有介绍了)。运动可以让你更加专注地学习,在你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后,这对你的来说更是如虎添翼,可以说,越不容易分神,就越容易逃离“假性学习”的魔爪。总之,凡是能让你有一个积极心态和健康身体的习惯,都是需要认真和严格对待的。

七.执行力

   为什么要把执行力放到最后面将呢?因为,执行力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

   假如你的学习很有方法和效率,同时你也比较有目标和理想,那么你自然就是一个很有执行力的人。假如你的学习方法很落后呆板、不科学,那么即使你再努力,也只算是假性学习,最后感动的是你自己罢了,也就是所谓你只不过看起来很努力罢了。

   上文第三点说了,生活习惯会影响瓶颈,所以为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要求要有执行力。这里的执行力不是说要你采用军事化严格管理你自己,只要你能保持理性就够了,因为过度管理会让你失去判断力和积极感。总之,执行力并不能提高你的学习,如果你有比较有抱负,那么执行力对你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有抱负的人,已经有了强烈的学习意识和目标,已经非常符合吸引力法则了)

 

posted @ 2017-04-25 19:46  思维焦点  阅读(295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