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序列 Fibonacci
[定理1] 标准Fibonacci序列(即第0项为0,第1项为1的序列)当N大于1时,一定有f(N)和f(N-1)互质
其实,结合“互质”的定义,和一个很经典的算法就可以轻松证明
对,就是辗转相除法
互质的定义就是最大公约数为1
数学归纳法是很有用的证明方法,我们接下来这个定理用数学归纳法就很好证明:
[定理2]若i为奇数, f(i)*f(i)=f(i-1)*f(i+1)+1,否则f(i)*f(i)=f(i-1)*f(i+1)-1
对,这个定理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轻松证明,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
[定理3] f(n)=f(i)*f(n-i-1)+f(i+1)*f(n-i)
f(n)=f(1)*f(n-2)+ f(2)*f(n-1)
=f(2)*f(n-3)+ f(3)*f(n-2)
=f(3)*f(n-4)+ f(4)*f(n-3)
看来没有错,证明方法就是这样
这个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较大的fibonacci数除以某个数的余数
设i=n/2 不过,为了保证计算能延续下去 需要每次保留三个值
这样,下一次计算就可以利用这三个值来求出两个值,再相加就可以得到第三个值
譬如,计算出f(5),f(6),f(7),可以计算出f(11)、f(12),然后推出f(13)
就是刚才洛奇的悲鸣(364738334)所提到的矩阵方法
我们知道我们若要简单计算f(n),有一种方法就是先保存
a=f(0),b=f(1),然后每次设:
a'=b b'=a+b
并用新的a'和b'来继续这一运算
如果大家熟悉利用“矩阵”这一工具的话,就知道,如果把a、b写成一个向量[a,b],完成上述操作相当于乘以矩阵
0 1
1 1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求第100个fibonacci数,只需要将矩阵
[0,1]乘上
0 1
1 1
的一百次方,再取出第一项
因为我们知道,矩阵运算满足结合律,一次次右乘那个矩阵完全可以用乘上那个矩阵的N次方代替,更进一步,那个矩阵的N次方就是这样的形式:
f(n-1) f(n)
f(n) f(n+1)
而求矩阵的N次方,由于矩阵乘法满足结合律,所以我们可以用log(N)的算法求出——这个算法大家都会么?
一个是二分,一个是基于二进制的求幂
二分的原理:要求矩阵的N次方A(N),设i=N/2若N%2==1, 则 A(N)=A(i)*A(i)*A(1)若N%2==0, 则 A(N)=A(i)*A(i)
基于二进制的原理:将N拆为二进制数,譬如13=1101那么 A^13= A^8 * A^4 * A^1 (这里^表示幂运算)
也就是说,由A^1开始,自乘得到A^2,然后自乘得到A^4,如果N对应位为1,则将这个结果乘到目标上去
这样的话,将所有乘法改为模乘,就可以得到一个较大Fibonacci数除以M的余数
若不用递归,其实类似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3070
这里用的fib矩阵略有不同,是
f(n+1) f(n)
f(n) f(n-1)
但实际上可以验证效果是一样的
这题是要求求F(n)的最后四位数,所有乘法过程增加一个模10000的步骤即可,大家可以收藏稍候AC
关于矩阵我们告一段落,等下会回来继续探讨利用矩阵来解决复杂些的Fibonacci问题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568
我们来看这题,这题要求求出Fibonacci某项的前四位
当然,用矩阵也可以解决这道题——只要将乘法改为乘并保留前四位
我们采用double 保留整数部分四位 这题最好还是double吧
不过显然有更好的解法——如果我们知道Fibonacci序列的通项公式
F(n) = (((1+Sqrt(5))/2)^n - ((1-Sqrt(5))/2)^n)*1/Sqrt(5)
不过组合数学里也有这一公式的推导方法 叫做“线性齐次递推式”
这个解法的核心是,通解是某个数的幂 将f(n)=x^n代入递推方程,可以解出三个通解 0和 (1+sqrt(5))/2
通常把“0”称作平凡解,那么特解就是通解的某个线性组合
再代入f(0)=0 f(1)=1,就可以得出我们刚才的公式
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记住那个公式就可以了
提醒大家,记忆公式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系数1/sqrt(5)
因为(1-sqrt(5))/2的绝对值小于1
所以当i较大的时候,往往可以忽略掉这一项
f(i)≈((1+Sqrt(5))/2)^n/sqrt(5);
所以,刚才列举出的HDOJ的1568,可以很简单的30以内直接求解,30以上采用这个公式,还是用log(N)求幂的算法求解
恩,就是公式的前半部分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021
或http://acm.zju.edu.cn/show_problem.php?pid=2060
Fibonacci某项是否被3整除
[定理5] 标准Fibonacci序列对任意大于2的正整数的余数序列,必然是以“0 1”为循环节开头的序列
显然0、1是序列开头,也就是说序列开头就是循环节开头
循环长度的计算貌似是个比较难的问题,我一时还没有想到有效解法,不过,要说明的是,计算复杂度时,这个循环节长度应该按复杂度O(N^2)计算
恩,证明方法是利用同余定理、反证法,还有我们之前证明过的相邻项一定互质的定理,留给大家家庭作业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588
这是前天比赛关于Fibonacci的一道题,大家先看看题。
Description看后半部分就行了
现在告诉大家一种正确解法,然后大家就可以去搞定这道题向别人炫耀了
首先,我们将问题整理一下,就是对等差数列 ai=k*i+b,求所有的f(ai)之和除以M的余数
当0<=i<N
大家有没有想到,因为ai是等差数列,倘若f(ai)也是个等什么序列,那说不定就有公式求了
f(ai)显然不是等差数列,直接看上去也不是等比数列
但是如果把f(ai)换成我们刚才所说的Fibonacci矩阵呢?
是的,可是我们对矩阵是直接求幂即可,由于矩阵加法的性质,我们要求A^ai的右上角元素之和,只要求A^ai之和的右上角元素
就矩阵这个东西来说,完全可以看作一个等比数列,
首项是:A^b
公比是:A^k
项数是:N
呵呵,我们可以把问题进一步简化
因为矩阵的加法对乘法也符合分配律,我们提出一个A^b来,形成这样的式子:
A^b*( I + A^k + (A^k)^2 + .... + (A^k)^(N-1) )
A^b 和 A^k 显然都可以用我们之前说过的方法计算出来,这剩下一部分累加怎么解决呢
简单起见,设A^k=B
要求 G(N)=I + ... + B^(N-1),设i=N/2
若N为偶数,G(N)=G(i)+G(i)*B^i
若N为奇数,G(N)=I+ G(i)*B + G(i) * (B^(i+1))
呵呵,这个方法就是比赛当时ACRush用的
而农夫用的则是更精妙的方法,大家可想知道
我们来设置这样一个矩阵
B I
O I
其中O是零矩阵,I是单位矩阵
将它乘方,得到
B^2 I+B
O I
乘三方,得到
B^3 I+B+B^2
O I
乘四方,得到
B^4 I+B+B^2+B^3
O I
既然已经转换成矩阵的幂了,继续用我们的二分或者二进制法,直接求出幂就可以了
http://online-judge.uva.es/p/v110/11089.html
大家来读读这一题
Fibinary数是指没有相邻的两个1的二进制数。给N,求出第N大的Fibinary数
相对于二进制中每一位的值是2的幂,十进制中每一位的值是十的幂,
Fibonacci进制是每一位的值是对应Fibonacci数的一种计数系统。
8 5 3 2 1
1 1
2 1 0
3 1 0 0
4 1 0 1
5 1 0 0 0
6 1 0 0 1
7 1 0 1 0
8 1 0 0 0 0
9 1 0 0 0 1
10 1 0 0 1 0
11 1 0 1 0 0
12 1 0 1 0 1
以上是前12个数字对应的十进制到Fibonacci进制的表格
Fibonacci的运算方法很奇怪。首先,它每一位上非0即1,而且不同于二进制的逢二进一或者十进制的逢十进一,它的进位方法是逢连续两个1,则进1
譬如
1010110==> 1011000 ==> 1100000==>10000000
在最低位有个特殊情况,最低位既可以逢2进1,也可以和次低位一起逢相邻进1
这种奇怪的进位方法,换句话描述就是,不存在两个连续的1
因为Fibonacci数其实也增长很快,int范围内好像只有46个,本题只需要用最简单的办法转换成Fibonacii进制即可
其中一题是
http://www.mydrs.org/program/down/ahoi2004day1.pdf
中的第二题,叫做数字迷阵
还有一题是PKU上的很出名的取石子问题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1067
这题相当复杂,大家可以自己思考,往Fibonacci上想,也可以阅读这里的论文: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3_2_02/index.html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2967
另外这题 可以利用Fibonacci判断数据范围进行优化设计。不过貌似可以水过去,仅仅给大家提供个思路罢
关于Fibonacci和黄金分割,还有很多更高明的结论和定理,希望大家也继续讨论,将自己的知识和他人共享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2_4_10/index.html
中例3详细讲述了用生成函数来计算Fibonacci数公式的运算过程。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568
Fibonacci 求fibonacci前4位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588
Gauss Fibonacci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1067
取石子问题
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3_2_02/index.html 是报告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3070
Fibonacci矩阵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021
或
http://acm.zju.edu.cn/show_problem.php?pid=2060
Fibonacci某项是否被3整除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2116
Fibonacci进制计算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2967
利用Fibonacci判断数据范围进行优化设计。
http://online-judge.uva.es/p/v110/11089.html
Fi-binary numbers,Fibonacci进制。
http://www.mydrs.org/program/down/ahoi2004day1.pdf
第二题 数字迷阵 这些,是今天涉及到的资料和网页
转至:http://www.cnblogs.com/Knuth/archive/2009/09/04/1559951.html
1. pku3070 Fibonacci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3070
这个题目按照题意做就可以轻松的搞定了.问题关键是给出了我们另外一种求解Fibonacci的方法。利用矩阵乘法!
那为什么它就比递推式和通项公式要好呢,原因是因为Fibonacci的增长速度非常快,通常普通解法没有办法求得
后面的大数,所以题目通常要求取模,而如果用通项,肯定不够精确了,用递推公式又肯定会超时(比如要你求第1000000000个
Fibonacci数模10000000的最终结果),这个时候转换为求矩阵的幂次,可以在logn的时间内搞定.
我比较喜欢下面这个形式
|0 1| |f(0)| |f(1)|
===>
|1 1| |f(1)| |f(0)+f(1)| 后面这个也就是f(2)了
如果令 A为那个0,1矩阵,可以发现
f(n) = (A^n).a12 * f(1) (a12为右上角的元素值)
特别的 ,
A^0 = I (I是单位矩阵)
2. hdu1021 Fibonacci Again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021
通过一个模3障眼法,其实也可以使用上述的矩阵幂次进行求解.不过看题目的数据量,貌似直接用推倒也可以搞定
3. hdu1568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568
输出一个fibonacci的前4个字母
这个要使用fibonacci的通项公式了
((1+√5)/2 )^n - ((1-√5)/2)^ n
--------------------------------
√5
可以发现后面的((1-√5)/2)^ n 当n很大的时候数值非常小,可以忽略,不会对前4位造成影响。
因此转变为了
((1+√5)/2 )^n
------------------
√5
这个式子随着n的增长也是增长很快,但是我们可以发现,题目要求的是前4位,因此我们发现将长度固定在某个范围
之内(即如果数大了,就除一下),这样的话就可以取到前4位了.
4. hdu1250 Hat's Fibonacci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250
我用的赤裸裸的高精度算的把结果存起来了,大汗.内存占了18M. Statistic里面的貌似都很少的样子.
后来我用数组去循环递推做的,内存自然就下降下来了.这个题目貌似也可以构造矩阵,只不过要在计算
里面处理好高精度.
5. hit1214 Fibonacci Coding
http://acm.hit.edu.cn/ojs/show.php?Proid=1214&Contestid=0
题目大意是去除相邻的1,改变成前面一个.
我是直接模拟的,从高位开始判断,如果相邻位为1且前面一个为0,则变化,直至没有出现该情况为止
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string,且在高位前产生进位的时候,要更新len,如果你没有直接调用size的话.
6. hit1533 Fibonacci Numbers
http://acm.hit.edu.cn/ojs/show.php?Proid=1533&Contestid=0
高精度,与hdu1350类似
7. hit1864 Fibonacci
http://acm.hit.edu.cn/ojs/show.php?Proid=1864&Contestid=0
这个是求第k个finbonacci数的位数,求位数,用大数就太不明智了.
这里我同样的使用了通项的, 当n比较大的时候,利用变化过的通项
((1+√5)/2 )^n
---------------
√5
那么求位数就用 log10(F) + 1
再利用log10(a*b) = log10(a) + log10(b), log10(a/b) = log10(a) - log10(b)
8. hit2060 Fibonacci Problem Again
http://acm.hit.edu.cn/ojs/show.php?Proid=2060&Contestid=0
大意求第a个到第b个之间所有fibonacci的数和。
这个有点小技巧在里面,可以自己推导一下:
F(3) = F(1) + F(2)
F(4) = F(2) + F(3) = 1 * F(1) + 2 * F(2)
F(5) = F(3) + F(4) = 2 * F(1) + 3 * F(2)
F(6) = F(4) + F(5) = 3 * F(1) + 5 * F(2)
F(7) = F(5) + F(6) = 5 * F(1) + 8 * F(2)
F(8) = F(6) + F(7) = 8 * F(1) + 13 * F(2)
S(3) = 2 * F(1) + 2 * F(2)
S(4) = 3 * F(1) + 4 * F(2)
S(5) = 5 * F(1) + 7 * F(2)
S(6) = 8 * F(1) + 12 *F(2)
S(7) = 13 *F(1) + 20 *F(2)
不难发现,
S(n) = F(n + 2) - F(2)
因此题目就转换为了求 F(b + 2) - F(a + 2 - 1)
而又是大数取模,考虑使用矩阵求幂
9. hit2065 Fibonacci Number
http://acm.hit.edu.cn/ojs/show.php?Proid=2065&Contestid=0
赤裸裸的Fibonacci,最基本的那种
10. hit2204 Fibonacci Numbers
http://acm.hit.edu.cn/ojs/show.php?Proid=2204&Contestid=0
这个题目相当于求第k个Fibonacci的前4位和后4位,那么前面的题目
综合起来,就是前4位用通项,后4位用矩阵求模。
就不难了。要注意的是,前面求前4位的时候我用的O(n)的做法,过了。
这边如果仍然采用O(n)的会TLE,必须采用O(logn),求幂次的方法才能过.
11. hit2255 Not Fibonacci
http://acm.hit.edu.cn/ojs/show.php?Proid=2255&Contestid=0
这个题目是个BT题,交了我n次,后来发现是s=0的时候负数情况没有处理,汗.
粗看一下,这个题目和hit2060一样,不过这里好像都泛化了。这里面的规律
可没有上面那题那么好找了。wy他们貌似直接推导S的公式,都是采用的什么
等比数列弄的,我和felica讨论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好的解法。通过构造分块
矩阵,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构造
|0 1| |f(0)|
|q p| |f(1)|
这个可以利用矩阵幂次求得任何一个F(n),可惜这里是求和,
那么令A=前面那个p,q的矩阵
则S(n) = f(0) + f(1) + ... + f(n) = f(0) + (A + A^2 + ... + A^n)*F所得矩阵的右上角的值
那么如何求得A + A^2 + ... + A^n呢
可以继续构造如下的分块矩阵,其中I是单位矩阵
|A I|
|0 I|
令R等于上面的矩阵,则
R^2 = |A^2 A*I + I|
|0 I |
R^3 = |A^3 A^2 * I + A * I + I|
| 0 I |
可以发现右上角即为I + A + A^2 + ... + A^n,多个I后面给减掉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同样可以再次利用矩阵幂次求得R^n
则S(n) = ((R^(n+1).m12 - I) * F).a12 + f(0)
可以很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12. hnu10072 Fibonacci Number
http://acm.hnu.cn:8080/on
与hit2065一样
13. tju1208 Fibonacci Numbers
http://acm.tju.edu.cn/toj/showp1208.html
与hit1533一样
14. zju2060 Fibonacci Again
http://acm.zju.edu.cn/show_problem.php?pid=2060
与hdu1021一样
15. zju1828 Fibonacci Numbers
http://acm.zju.edu.cn/show_problem.php?pid=1828
与hit1533一样
16. zju2672 Fibonacci Subsequence
http://acm.zju.edu.cn/show_problem.php?pid=2672
又是一道bt题,时间卡的非常之紧.
这个题目我使用的dp+hash.
记d(i,j)为以第i个数作为结尾,前一个数是第j个的fibonacci串的最大长度
则 d(i,j) = max{d(j, i - j)} + 1,
注意查找da
因此需要在每次循环结束的时候更新已存在的数的hash。
17. hzu1060 Fibonacci数列
http://acm.fzu.edu.cn/problem.php?pid=1060
与hit1533相同
18. fjnu1158 Fibonacci数列
http://acm.fjnu.edu.cn/show?problem_id=1158
与hit1533相同
19. zjut Fibonacci数
http://acm.zjut.edu.cn/ShowProblem.aspx?ShowID=1029
与hit2065一样,题目描述稍有不一样
总结一下,主要能够考察的是
1. 求解Fibonacci的某一项(这个范围一般在45之内)
2. 求解Fibonacci的某一项模K(这个一般是大数),通用解决方法是构造矩阵求幂次
3. 求解Fibonacci的前多少位 (这个一般是大数), 通用解法是使用通项公式
4. 求解Fibonacci的后多少位,这个和取模类似
5. 求解Fibonacci的前n项和,利用推导式, S(n) = F(n + 2) - F(2)即可
6. 更多的是基于Fibonacci的综合题,包括DP,构造,等等.
=======================================================
另外,gardon补充了一题:
就普通的f(0)=0,f(1)=1,f(n)=f(n-1)+f(n-2)
给数列an=k*n+b
保证k>0,b>=0
求1到n的f(an)之和
输入k、b、m,求出那个和模m的值
b, m, n数的范围都是10^9以内
k <=20
这个题目仍然可以使用hit那个BT题的做法。先构造矩阵
应该是
0 1
1 1的幂次了(主要是使得F'(n + 1) = F'(n)*矩阵),然后构造求和矩阵就可以了.
矩阵的方法。
思想来源上上次PKU的acm warmup
http://acm.pku.edu.cn/JudgeOnline/problem?id=3070
{{F(n+1),F(n)},
{F(n),F(n-1)}}
=
{{1,1} ^n
{1,0}}
我当时就想,用加法算都只能是O(n)的,换成n个矩阵的连乘不是更废劲吗?其实不然,乘法方法有比加法更好的性质,用加法只能利用前两个的值,而乘法却不同,因为乘法有结合律,可以大幅度下降算法的耗时。
令A(n)表示一个矩阵序列
A(n)=
{{F(n),F(n-1)},
{F(n-1),F(n-2)}
那么A(2)={{1,1},{1,0}},由那个表达式得到:
A(n)=A(2)^(n-1),A(2)是己知的2*2矩阵,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求
A(2)^n
因为方阵的乘法有结合律,所以
A(2)^n=A(2)^(n/2)*A(2)^(n/2),不妨设n是偶数
所以求A(n)就可以化成求A(n/2)并作一次乘法,所以递归方程是:
T(n)=T(n/2)+O(1)
它的解是O(lbn),不可思议吧。
最后我们要观察这样的矩阵方法可否推广到一般情形,我们暂且称这样的递推序列为‘c阶线性递推方程’吧,它的意思就是说F(n)由与n相距c远的前面的一些F(m)组成的线性组合,比如Fibonacci数列的最大距离就是2,所以这样的递推式需要确定一个序列至少要知道最初的c个己知初值,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求这样的递归式的一般算法:
F(n)={F(n-1),F(n-2),...F(n-c)}*K
{F(1),F(2),,,F(c)}^T=C
其中K={x1,x2,...xc}^T,C={c1,c2,...cc}^T都是非0的常向量。
我们构造A(n)表示一个c*c的矩阵序列,且形式为
A(n)=
{{F(n),F(n-1),F(n-2),...F(n-c+1)},
{F(n-1),F(n-2),F(n-3),...F(n-c)},
......
{F(n-c+1),F(n-c),F(n-c-c),...F(n-2c+2)}}
为了使它有意义,n-2c+2>=1,所以n>=2c-1,所以A(n)的初始矩阵是A(2c-1),可以按递归式直接构造它,然后我们考虑A(n)的生成矩阵会是什么样子,设为G,于是应满足:
A(n)=A(n-1)G
观察A(n-1)的第一行,它刚好就是{F(n-1),F(n-2),...F(n-c)},由递推式,知G的第一列应为K,而第二列设为x,则要满足{F(n-1),F(n-2),...F(n-c)}x=F(n-1),很简单,x={1,0,0,...},同样第三列是{0,1,0,0,...},所以右边应该是一个(c-1)*(c-1)的单位矩阵I再在最下面补上一行0,于是G可以表示为:
G={K,{I,0}^T}
于是A(n)的通项就是
A(n)=A(2c-1)*G^(n-2c+1)
比如Fibonacci数列的K={1,1}^T,所以
G={K,{I,0}^T}=
{{1,1},
{1,0}}
再举一个例子,也是以前做过的一个题,母牛生小牛的题,在一个农场上有很多母牛,第1年有一只母牛,而且每过4年,母牛会开始生小母牛,小母牛过4年后也会开始生,此后就每年生一只小母年,问第n年时有多少只母牛?
简单例出前几个数字:1,1,1,2,3,4,6,。。。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第n年的母牛数F(n)恰等于前一年的母牛数F(n-1),以及前三年的母牛数F(n-3)之和,其实直接得到这个递推式也不难,因为F(n-3)到F(n)刚好4年(第4年),所以F(n-3)都是一些可以生仔的牛数,它们会添加F(n-3)个小牛,同时F(n-1)是所有的牛妈妈,那当然有F(n)=F(n-1)+F(n-3)。
它的K={1,0,1},c=3,生成矩阵G=
{{1,1,0},
{0,0,1},
{1,0,0}}
所以有A(n)=A(3)*G^(n-2)
A(3)=
{{1,1,1},
{1,1,0},
{1,0,0}}
从O(2^n)到O(n),再到O(lbn),效率提高得也太猛烈了,不过一点要提出来,不管什么样的算法,Fiboacci数列本身数值的递增是指数型的,所以要想算很高阶的结果,也近乎不太可能,所以经常会在一个模数范围内考虑。
F(2*n)=sigma(C(n,k)F(k)) k>=0,k<=n
timus ural 1133. Fibonacci Sequence
http://acm.timus.ru/problem.aspx?space=1&num=1133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
import java.math.BigInteger;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cin = new Scanner(new BufferedInputStream(System.in));
int nmax = 2002, i, ii, jj, kk, temp;
BigInteger ni, nii, nj, tempn;
BigInteger[] fib0 = new BigInteger[nmax];
BigInteger[] fib1 = new BigInteger[nmax];
fib0[0] = BigInteger.ONE;
fib0[1] = BigInteger.ZERO;
fib1[0] = BigInteger.ZERO;
fib1[1] = BigInteger.ONE;
for (i = 2; i < nmax; i++) {
fib0[i] = fib0[i - 1].add(fib0[i - 2]);
fib1[i] = fib1[i - 1].add(fib1[i - 2]);
}
while (cin.hasNext()) {
ii = cin.nextInt();
ni = cin.nextBigInteger();
jj = cin.nextInt();
nj = cin.nextBigInteger();
kk = cin.nextInt();
ii += 1000;
jj += 1000;
kk += 1000;
if (ii > jj) {
temp = ii;
ii = jj;
jj = temp;
tempn = ni;
ni = nj;
nj = tempn;
}
if (ii == jj - 1) {
nii = nj;
} else {
nii = nj.subtract(ni.multiply(fib0[jj - ii])).divide(
fib1[jj - ii]);
}
if (kk == ii) {
System.out.println(ni);
} else if (kk == ii + 1) {
System.out.println(nii);
} else {
if (kk > ii) {
ii++;
while (ii < kk) {
tempn = ni.add(nii);
ii++;
if (ii == kk) {
System.out.println(tempn);
break;
}
ni = nii;
nii = tempn;
}
} else {
while (ii > kk) {
tempn = nii.subtract(ni);
ii--;
if (ii == kk) {
System.out.println(tempn);
break;
}
nii = ni;
ni = tempn;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