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ard 电子学堂][第二卷 C程序设计语言 ]第一篇 C语言简介

一、C语言发展史

 

C语言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由于它既有高级语言的特性,又有低级语言的特性,所以它既能编写基于操作系统的大型应用程序,也能编写直接操作硬件的程序,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裸奔”的程序。

 

C语言的发明是一件伟大的事。

 

它的原型是 ALGOL 60语言。1963年,剑桥大学将 ALGOL 60语言发展成为 CPL(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1967年,剑桥大学的Matin Richards 对 CPL 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 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1970年,贝尔实验室的Kenneth Lane Thompson将 BCPL 语言进行修改,将他称之为“B语言”,并用B语言写出了第一 UNIX 操作系统。

 

197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伟大的DMR)在B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 的第二个字母,命名为“C语言),到这里C语言终于诞生了。

 

C语言是于 UNIX 操作系统一同成长起来的,1977年,为了推广 UNIX 操作系统,DMR同志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性的C语言编译程序》。1978年,Brian W.Kernighian和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DMR)(如图一所示)出版了可谓C语言圣经的一本书《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从那以后,C语言越来越流行,可谓盛行几十年。

 

image

图一 伟大的 K&R

二、第一个C语言程序

 

市面上C语言教材比比皆是,但大部分都是面向个人计算机的。本教程以嵌入式应用为方向(面向8051、ARM等微控制器),来介绍C语言的一些基本特性。关于一些个人计算机、或者面向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特点(如文件系统,微机的输入输出等),我们不做研究。

我们先以8051为硬件平台,来设计第一个 C语言程序。嵌入式C语言编程是基于硬件的,要求程序员首先要了解我们的硬件平台组成,所以,我们首先要构造一个硬件平台。第一个C语言程序是在如基于8051的最小系统上完成的,其原理示意图如图二所示。

image

图二 8051单片机最小系统示意图

我们首先介绍下图二所示的最小系统,它包含如下几部分:

n 8051单片机:这是一个TQFP封装的贴片8051单片机,共有44个引脚,以圆圈为索引点的地方为第一脚,然后逆时针旋转,直到数到倒数第一脚(也就是第44脚)。

n 供电系统:电源就像电子系统的血液,只有供电后,电子系统才会“活“起来,本最小系统中的单片机采用 3.3V供电,如图二所示。

n 时钟电路:通过外部晶体振荡器与匹配电容,与单片机内部的振荡电路连接,上电后晶体起振,然后为系统提供执行节拍。微处理器外部晶体一般在几MHz到几十MHz,本文采用 11.0592MHz,11.0592MHz虽然不规则,但它的确是一个常用的晶振频率。

n 复位电路:单片机内部有很多寄存器,上电后有可能是不确定状态,我们必须通过上电复位,来完成所有寄存器的初始化。若内部有程序,则从第一条语句开始执行。

从图二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最小系统外,我们外接了一个发光二级管。电源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发光二级管(LED)至单片机的第11脚。限流电阻,顾名思义就是“阻碍电流流动“用的电阻,一般发光二级管我们只需要通过几个mA到十几个 mA的电流,就已经足够亮了;过大的电流会损坏二极管,所以我们需要增加一个电阻,来”限流“,限流电阻一般取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不等。通过查芯片手册我们可以知道,第11脚为单片机的P3.5口,我们通过以下代码,来使得LED闪烁。

image

代码一LED闪烁程序,是一段基于 8051单片机的最基本的程序。代码中,最左侧的行号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际代码中不需要键入行号。

第一行,#include <reg52.h> 表示包含8051单片机通用的寄存器定义,以#include <...> 这种格式的写法,是C语言包含头文件的固定模式。被包含的文件必须在编译器系统路径或者用户工程目录里,一般地,以 < > 包含的文件,表示编译器系统路径,以 “ ”表示的,为用户工程路径,如 #include “my_header.h”。

 

C语言的注释规则://(两条ASCII码格式的斜杠在一起)后的文字是C语言的注释,它只为了增加系统的可读性,不参与任何编译操作。C语言的注释包含两种,第一种为两条斜杠,即 // 后,直到本行结束,注释也跟着结束。第二种为 /* … */ 内的字符或文字,以斜杠+星号开始,以星号+斜杠结束,这两个特征体之内的所有文字均为注释(即使包含换行)。优良的代码一般包含必要的注释,但是注释过多也会影响到代码的可读性和美观性,代码一的注释就显得繁琐,但是我们为了给大家讲解,不得已这样做。实际的工程中,并不需要每行都注释。

 

第二行为一个空行,我们编写代码时,通常以功能为单位,插入若干空行,以便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第三行 sbit LED = P3^5; ,它其实并不是ANSI C的一种语法,是 KEILC编译器对8051微处理器的一种扩展,这条代码在桌面计算机上就编译不通过。sbit 关键字只能在函数体外定义8051单片机的可位寻址的某位,也可以通过 ^ 运算符,知名SFR寄存器中的某位。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成通过 sbit,我们把 LED 这个关键字与P3口的第5位即P3.5捆绑在一起。

 

第五行为main 程序的主题。一个完整的 C语言工程,必须包含有 main函数,它是整个函数的入口,main函数前面的修饰词 void 说明这个函数不返回值,main函数后面小括号里的 void表明此函数不需要传递参数。

 

第六行为左大括号,在这里标志着一个函数的开始,大括号必须以配对的形式出现,第六行的大括号与地15行的右大括号为一对,他表示他们之间所有的代码都归属 main 函数所拥有。 C语言的大括号题表明了大括号中间代码的归属属性,如地9行后的大括号和地14行的大括号之间的函数,他们归属于 while(1)循环语句,只要 while(1)成立,他们就循环执行。

 

第七行为变量声明,int 是C语言的关键字,表示后面跟随的变量为整数,是单词integer 的缩写。由于此变量声明在函数体 main内,所以此变量只能在 main函数内调用,所以它也叫“局部变量“。C语言中,变量必须先声明后使用,一般地,我们在函数体的开始声明本函数所用的局部变量。

 

第九行与第十四行之间为while循环语句,while后面紧跟着的小括号内为条件表达式,条件表达式紧跟着循环体,当循环体大于一条语句时,我们需要用大括号把从前后把循环内容括起来。当条件表达式成立时(逻辑真,true),我们从头到尾执行一遍循环体,然后再测试while后面的条件表达式,如果成立则继续执行,如果不成立(条件表达式结果为假,false)则跳出循环体,往下顺序执行程序。这里我们需要让LED 一直闪烁下去,所以我们用 while(1)这种恒为真的条件表达式,来实现LED永远闪烁下去,直到断电。

 

第十行和第十二行为 for 循环语句。for语句后紧跟小括号,括号内分为三部分,他们之间用分号(;)隔开。第一部分为初始化部分,即i = 0;,这里我们把变量 i 赋值零;第二部分是控制循环的条件部分,首先CPU对条件部分求值,如果为真,将执行循环体一次,然后执行第三部分i ++ ,这里表示变量 i 累加一, 然后再测试条件部分是否为真,如果为真则再一次执行循环体,如果为假则跳出for循环,执行后面的语句。这里的循环体为空语句,我们利用空的 for 循环来让处理器原地踏步,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微处理器的速度始终比人眼睛快得多,如果不拖延时间,人类的眼睛根本分辨不出来LED闪烁)。

 

第十一行 LED = 1;  和第十三行 LED = 0;  为单片机I/O口赋值语句,等于一表示拉高IO口,使得 IO 输出高电平(电压近似等于系统供电电压);等于零表示拉低 IO口,使得IO输出低电平(电压近似等于系统地电压),不断的让IO口拉高拉低,拉高和拉低过程中通过插入延时,所以我们就能看到LED一亮一灭的闪烁。

 

这里我们已经逐行讲解完了最基本的C语言程序,大家可以参考 8051卷的相关章节,把此代码通过 KEILC51 集成开发环境编译并通过下载器下载到 iBoard板载的8051 单片机中执行。

 

从代码一种我们可以看到,C语言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语言;它需要编译成机器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后才能执行,也就是通常说的编译型语言(相对立的为解释性语言,如BASIC)。通过代码我们亦能感觉得到,C语言天生是操作硬件的利器,他可以直接操作硬件资源,这也是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霸主地位的关键所在。

 

三、C语言标准

 

C语言成型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进化,完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分支,为了力求表达的准确性并尽量避免歧义,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组成了一个委员会,专门为了建立 C 语言的一套标准,经过漫长的、坎坷的、长达6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在 1989年完成了这套C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作 “ANSI C“,也叫 C89。值得欣慰的是,他们6年多的努力没有白费,直到现在为止,C89 也是众多C编译器所支持的最成熟的标准。

 

ANSIC 标准确立后,C语言标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改动。反而C++语言的标准建立过程中,带动了C语言新标准的出现,1994年,通过修正了C89标准的一些细节问题并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后,一个新的一个C语言标准产生了,这个标准 1999年被采用,所以也叫 C99。

 

直到现在,C89 和 C99 一直是两个影响力较大的标准,绝大多数编译器支持C89 标准,部分编译器支持 C99 标准。嵌入式系统编程中,根据 CPU 和编译器的不同,各个编译器基本上会对C语言进行一些特定的扩充,以便满足嵌入式编程的需求,如上一节中 sbit 关键字,这也是我们初学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iBoard 电子学堂教学代码力求通用,在严格遵照编译器语法的同时,也利用了C99 标准的一些优良的特性。基于STM32F103VC处理器的代码里某些部分包含了 C99 标准的语法,使用过程中需要在编译器配置里增加对 C99 语法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 《iBoard 电子学堂》……

image

《iBoard 电子学堂》是一个综合型的电子研发开发平台,适合在校学生、一线工程师及电子爱好者等。

交流方式:

官方博客:XiaomaGee.cnblogs.com

官方论坛:www.oshcn.com

官方淘宝店铺:i-Board.taobao.com

QQ群:

《iBoard 电子学堂 群【A】》:204255896(500人,满)
《iBoard 电子学堂 群【B】》:165201798(500人超级群)
《iBoard 电子学堂 群【C】》:215053598(200人高级群)
《iBoard 电子学堂 群【D】》:215054675(200人高级群)
《iBoard 电子学堂 群【E】》: 215055211(200人高级群)
《iBoard 电子学堂 群【F】》: 78538605 (200人高级群)

posted @ 2012-03-25 22:14  XiaomaGee  阅读(1634)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