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and模式应用实践

一、 需求分析

在我们开发的一个项目中,需要自己开发一个安装系统,便于部署特定环境下的产品系统。要求的安装界面如图19-1所示:
 SetupUI.gif
图19-1 安装系统界面
根据安装步骤的不同,所要执行的安装逻辑也相应不同,然而客户要求的是能够提供“上一步”和“下一步”的操作,以便于随时回退或者继续向前安装。这也是一般安装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
根据对安装业务的分析,整个安装共分为七个步骤:
(1)检测本地计算机并初始化安装系统;
(2)选择要安装的压缩包;
(3)复制安装所需的临时文件;
(4)选定安装目录;
(5)准备安装;
(6)执行安装;
(7)安装成功,退出。
整个安装步骤中,每一步的安装界面都不相同,而这些界面都由特定的User Control体现,例如User Control中的提示信息、按钮、进度条等。

二、 坏的设计

既然我们为每一个安装步骤定义了不同的UserControl对象,那么在每次执行安装时,仅需要利用Pannel控件的添加子控件方法即可,例如定义如下的方法:
private void AddBodyUC(UserControl uc)
{
 panBody.Controls.Clear();
 panBody.Controls.Add(uc); 
 panBody.Refresh();
}
然后我们直接在主窗体中定义若干执行安装的方法,且根据安装的方向分类,例如:
private void PreviousStep1()
{}
private void NextStep1()
{}
我们接着定义一个计数器,用于记录安装步骤数:
private int step = 1;
同时,定义一个枚举类型,以指定安装的方向是“上一步”,还是“下一步”:
public enum OpDirection {Previous=0,Next}
为了调用更加简单,在执行安装的方法基础上,重又定义了一系列的安装方法,并接收OpDirection对象,根据其值以判断执行的方法:
private void Step1(OpDirection direction)
{
 switch (direction)
 {
  case OpDirection.Previous:
   PreviousStep1();
   break;
  case OpDirection.Next:
   NextStep1();
   break;
 }
}
现在,我们就可以直接在Button的Click事件中调用相关的方法了,例如:
private void btnNext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switch (step)
  {
   case 1: 
    Step1(OpDirection.Next);     
    break;
   case 2:
    Step2(OpDirection.Next);    
    break;
   case 3:
    Step3(OpDirection.Next);     
    break;
   case 4:
    Step4(OpDirection.Next);      
    break;
   case 5:
    Step5(OpDirection.Next);      
    break;
   case 6:
    Step6(OpDirection.Next);
    break;
   case 7:
    Step7(OpDirection.Next);
    break;
  } 
}
这样的设计不可谓不简单,然而也不可谓不拙劣了。实际上,这样的设计实乃面向过程设计之遗毒,而完全丢失了面向对象设计的精神实质。粗略列举一下,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层次混乱,职责不明,众多实现代码都集中在一个主窗体类中,导致一个类过于庞大;
(2)逻辑虽然简单,然而代码却极为繁杂,且不利于代码的复用;
(3)极度僵化,尤其不利于可能的扩展;
(4)思路混乱,结构模糊,不利于代码之阅读,从而影响其他人对代码可能会有的修改。
总之,这样的设计仿若一个拙劣的工匠胡乱敲打出来的一件半成品,非但谈不上设计之美,竟然连最基本的设计要素也不具备。勉强可说,够用而已。
那么,应该如何设计才能克服以上的缺陷呢?其实,从上述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改善设计的端倪。最重要的设计原则,还是对象的职责划分。例如我们思考一下执行安装的方法,它们属于主窗体对象的职责范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这些方法不属于主窗体对象的职责,为什么我们还要将其定义在主窗体类中呢?
那么,这些方法究竟属于哪一个对象?是每一个安装步骤所定义的UserControl对象吗?似乎是,然而又不尽然。一个UserControl对象,它的职责应该是什么?虽然是为各个安装步骤定义的类,然而它的职责主要还在于安装界面的相关逻辑,例如相关信息在界面上的显示,进度条的进度显示,还包括Button响应Click事件所可能执行的方法。而执行安装,严格说来,却与这些对象无关。
既然找不到安装方法所属的对象,为什么不为其专门定义相关的对象呢?思路到了这里,就有了豁然开朗的喜悦了。

三、 引入Command模式

如果说一个典型的对象应该包括属性和行为,那么仅仅包含行为的对象,毋庸置疑最佳的定义类型就是接口了。在上一节的设计方案中,定义了一系列安装方法,虽然步骤不同,执行的逻辑也不相同,然而由于具有相同的方法签名,因此完全可以统一为一个接口,例如ISetupCommand:
public interface ISetupCommand
{
     void ExecuteSetup();
}
既然是多个安装步骤都具有该Setup()方法,自然就可以定义相关的类,并使其实现该接口:
public class Step1SetupCommand:ISetupCommand
{
     public void ExecuteSetup()
     {
     //实现略;
     }
}
如此一来,修改后的设计其类图如图19-2所示:
 comm02.gif
图19-2 ISetupCommand类型的类图
熟悉设计模式的读者应该可以看出,上图所示就是一个标准的Command模式实现。确实如此,我们将安装方法看作是一个用户的请求,或者说是命令。由于该命令逻辑对于系统而言是变化的,因此抽象该命令逻辑,使其与其他调用者之间的耦合度松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案。
注意:如果比较类图结构,我们会发现Command模式、Strategy模式和State模式是完全一样的。事实正是如此,由于它们的设计思想都是对易于变化的部分进行抽象,或为接口,或为抽象类。唯一的区别,就是所抽象的行为职责不同而已,这一点从各自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本例中,由于安装方法更近似于用户的请求或命令,所以称其为Command模式更加恰当。
引入Command模式确乎使我们的程序结构更加合理了,然而,我们使用设计模式,并不是要生搬硬套,而应该遵循其设计的基本原则。以本例而言,实则我们没有必要定义诸如Step1SetupCommand的类,来实现ISetupCommand接口。我们只需要修改原来为各个安装步骤定义的UserControl类,令其实现ISetupCommand接口即可。
如此说来,安装行为仍然属于UserControl的职责吗?这岂不是与前面的分析自相矛盾?其实不然,两者之间有着迥然的区别。如果只是将安装方法简单地放到UserControl对象中,则该职责是与具体的UserControl类型相绑定的,例如Step1BodyUC类对象,它们的关系是一种强依赖关系。由于UserControl类类型是.Net Framework已经定义好的,虽然各个具体的UserControl对象有一个共同的基类UserControl,然而安装方法却没有被共同抽象出来,也即是说,各个UserControl对象的安装方法是各自为政的,因此如下的代码就是错误的:
UserControl uc = new Step1BodyUC();
uc.ExecuteSetup();
除非将对象uc进行显示转换为Step1BodyUC类型,然而这样的处理就完全悖离了面向对象思想中的多态性。
如果是各个UserControl对象均实现ISetupCommand接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public class Step1BodyUC:UserControl,ISetupCommand
{
 //实现略;
}
以下代码是合理的:
ISetupCommand uc = new Step1BodyUC();
uc.ExecuteSetup();
修改后的设计方案类图应该如图19-3所示:
 comm03.gif
图19-3 修改后的设计类图
相比最初的设计,我们仅仅新增加了一个ISetupCommand接口,同时将原来在主窗口类中的安装方法,转移到了各个UserControl对象中,作为ISetupCommand接口方法的实现。

四、 进一步完善

虽然程序结构在引入Command模式后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现有的各个ISetupCommand对象并不能很好地被主窗体对象所调用。在为btnNext和btnPrevious按钮的Click事件实现安装行为时,安装步骤必须是顺次执行的,而如今的设计,并不能体现这样一个顺序关系。唯一的办法,是将这些ISetupCommand对象依次放入一个集合对象中,并提供Next()和Previous()方法,返回正确的对象:
 public class SetupUCChain
   {
        private List<ISetupCommand> m_list;
        private int m_step;
        private static SetupUCChain m_chain;
        private SetupUCChain()
        {
            m_list = new List<ISetupCommand>();
            m_step = 0;
            Init();
        }
        public static SetupUCChain CreateSetupUCChain()
        {
            if (m_chain == null)
            {
               return new SetupUCChain();
            }
            else
            {
                return m_chain;
            }
        }
        private void Init()
        {
            m_list.Add(new Step1BodyUC());
            m_list.Add(new Step2BodyUC());
            m_list.Add(new Step3BodyUC());
            m_list.Add(new Step4BodyUC());
            m_list.Add(new Step5BodyUC());
            m_list.Add(new Step6BodyUC());
            m_list.Add(new Step7BodyUC());
        }
        public ISetupCommand Next()
        {
            ++m_step;
            if (m_step < m_list.Count)
            {
                return (ISetupCommand)m_list[m_step];
            }
            else
            {
                throw new IndexOutOfRangeException("Setup is completed.");
            }
        }

        public ISetupCommand Previous()
        {
            --m_step;
            if (m_step >= 0)
            {
                return (ISetupCommand)m_list[m_step];
            }
            else
            {
                throw new IndexOutOfRangeException("No previous step.");
            }
        }
  }
考虑到SetupUCChain对象最多只能实例化一次,因此我在此引入了Singleton模式。
最后,由于在各自的安装方法中,需要将UserControl本身添加到主窗体Pannel控件的子控件中,我们还需要修改ISetupCommand的接口方法,从参数传入Pannel控件对象:
public interface ISetupCommand
{
     void ExecuteSetup(Pannel pannel);
}
那么在各个UserControl对象中,需要在原有的安装方法实现中添加如下的代码:
panel.Controls.Add(this);
现在,对于btnPrevious和btnNext按钮的Click事件而言,逻辑就非常简单了:
public class SetupMainForm:System.Windows.Forms.Form
{
     private System.Windows.Forms.Panel panBody;
    private SetupUCChain m_chain = SetupUCChain.CreateSetupUCChain();
    //中间代码略;
private void btnNext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try
  {
  m_chain.Next().ExecuteSetup(panBody);
  }
  catch (IndexOutOfRangeException ex)
  {
  MessageBox.Show(ex.Message);
  }
     }
private void btnPrevious_Click(object sender, System.EventArgs e)
{
  try
  {
  m_chain.Previous().ExecuteSetup(panBody);
  }
  catch (IndexOutOfRangeException ex)
  {
  MessageBox.Show(ex.Message);
  }
     }
}
通过引入设计模式,运用职责分离的原理,我们将与安装有关的逻辑剥离出主窗体类定义,使得整个结构清晰简要,职责分明,且因为对可能存在的变化进行了封装,同时也具备了可扩展性,形成了结构之间的松散耦合。这样的完善设计的整个过程虽然会耗费我们项目开发的时间,然而付出的努力并没有付诸东流,改善后的结构才是健壮的、逻辑清楚的,同样也是优雅的设计。

posted @ 2006-09-18 13:24  张逸  阅读(9443)  评论(19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