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Management

摘要:从10亿光年外看地球会是什么样子?这组图片来自于美国设计师Charles Eames (1907-78) & Ray Eames (1912-88)夫妇1977年拍摄制作的一个名为“Powers of Ten”(十的次方) 的9分钟短片,官方网站提供了在线视频。这个对我们团队有什么样的帮助和启发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7-12 17:26 王洪刚 阅读(101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脑力接龙解决在头脑风暴中那种大嗓门和资深同学左右最终结果。脑力接龙也就是“书面头脑风暴法”(Brainwriting),它往往会在更短的时间产生比传统的头脑风暴更多的想法。通过“书面头脑风暴法”产生的想法往往会超过你从面对面的头脑风暴中期望得到的数量,因为你已经减少了几分焦虑,十几个人在随后的并行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6-21 11:51 王洪刚 阅读(185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从根本上来讲,所有的商业都是帮助用户实现某个目标。在“行动”中提到过简化步骤增加用户使用的可能性。但是保持用户,产品必须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在“触发器”中用户必然会回来,如果产品是他们问题的可信赖的解决方案——消除他们挠痒的药膏。不确定奖励这步就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肯定他们前面做出的行动。要理解为什么要给出奖励,而且还是不确定的奖励威力更强,我们先来个 深入大脑内部之旅。大脑和奖励我们通过刺激大脑奖励系统来刺激行为。虽然我们不能通过探针来刺激伏核,但是可以通过这些来刺激渴望的压力预期的奖励会激活多巴胺系统获得奖励会抑制大脑的奖励系统,在获得奖励这个期望就刺激起来了,而不是奖励本身。在获得奖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3-01 11:54 王洪刚 阅读(2237)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圈套模式四步骤:触发器(Trigger),行动(Action),奖励(Reward),投资(Investment)。通过这个圈套模式的不断迭代运作,培养用户的习惯,最终让用户上瘾。下个鱼钩,让鱼儿上钩,让产品成为用户的“止痛药”。通过圈套模式的合理运用,产品可以钩了用户的魂。这就是打造习惯养成中的产品,上瘾,圈套模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2-26 11:18 王洪刚 阅读(2144) 评论(2) 推荐(0) 编辑
摘要:设计思维工作坊上周日在2013年敏捷之旅上海站,引导分享了一个设计思维的工作坊。这个工作坊持续了3个小时。来篇流水账分享给大家。我们的设计挑战是什么呢?左思右想,在准备设计挑战题目的时候纠结了好久。准备不同的方案,最终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的设计挑战就是——为明年设计一个更加完美的敏捷之旅。这个题目既可以收集大家对今年的反馈,又可以帮助设计明年的敏捷之旅的方案,而且还可能招募明年的组织者哦,简直就是三赢的题目,win-win-win。和今年组织者们沟通一下,他们觉得也OK。那我们的工作坊就顺利启程了。因为上午的主题演讲中已经讲了Design Thinking and Agil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2-12 22:01 王洪刚 阅读(1666) 评论(4) 推荐(1) 编辑
摘要:我们团队在使用设计思维是如何来做“理解”这一步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14 20:51 王洪刚 阅读(1469) 评论(0) 推荐(3) 编辑
摘要:Scrum与高效执行4原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9-16 20:52 王洪刚 阅读(2094) 评论(4) 推荐(0) 编辑
摘要:以用户故事来准备会议,非常棒的体验式交互!Agile、Scrum开始进入展会行业了。哈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1-17 10:43 王洪刚 阅读(190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Acquire Scrum Team组建团队 StructureTeamMember Creating a team Space Building Trust Scrum meetingsDevelop Scrum Team建设团队 Balance Roles Bridge the Gap Systems Thinking Encouraging Learning Leading ChangeManage Scrum Team管理团队 Energizing the team Shared Vision Personal Mastery Reflections fro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12-11 21:39 王洪刚 阅读(28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世界咖啡屋,自由、灵活、随意的特性表现在,会场的布置像是咖啡馆,4、5人一组的小方桌就是咖啡桌。通过将大家的思维和智慧集中起来解决问题、发现思考的共性的过程。咖啡屋会议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引导协作对话、分享知识并创造行动的可能性,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组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10-27 13:58 王洪刚 阅读(854)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