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dova 和 React-Native对比
Cordova 和 React-Native 是使用 Web 开发移动端的两大框架。 Cordova 是 Apache 旗下的。 React-Native 是 Facebook 旗下的在2013年发布的一个前端框架。两者皆开源。 下面的内容主要记录了这两大框架的优劣。以及移动端开发中有关 WebView 比较可行的几种选择。 Cordova文档 , React-Native文档 。
对比
跨平台特性
- Cordova: write once, run anywhere ( 一次开发,随处运行)
- React-Native: 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 ( 一次学习,随处开发)
功能支持
- Cordova: 基本功能完全具备,对于底层,如摄像头之类的,需要插件。
- React-Native: 完全支持。 Android 端不是很完善。
风险程度
- Native 比 cordova 高。
开发成本
- Cordova: 完全基于 html,css,js 。写一次代码,两个平台都适用。
- React-Native: 具有相同语法体系,但需要根据不同平台编写不同代码。
运行速度
- Cordova: 相对较慢
- React-Native: 跟 Native 基本相当
WebView问题
因为 Android WebView 和 IOS 的 UIWebView 内存泄露的问题。所以在选择内核的时候,使用原生的 WebView 内存泄露很明显。并且不易解决。 IOS8+ 之前,同样有大量内存泄露。分别看一下Android和IOS系统比例图:
- Android
- IOS
如果要考虑 Android4.4 以下的设备和 IOS8+ 设备。因为前后的运行内核不一。性能不一。以及国内厂商对于系统的深度定制,不同的渲染。 app 最好有专门的内核。保证拥有一致性的体验。有如下几个选择:
使用 Crosswalk 开源 web 引擎。
优势
- 更丰富的 HTML5 特性支持。包括 WebGL,WebAudio,WebRTC,Gamepad,WebSocket 等等。
-
使用 Crosswalk 可以保持平台的一致性。 劣势
-
打包后的 app 体积增加 20M-30M 。
- Crosswalk lite 针对上面第一条, CrossWalk 提出了 Shared
Mode 和 Crosswalk lite 解决方案。体积可以减少到只增加10M左右。
使用腾讯 TBS 浏览服务
优势
- 速度快:相比系统 webView 的网页加载速度有近30%的提升。
- 大小只有 253K。
- 省流量:云端优化技术使流量节省20%。
- 更安全:24小时安全问题解决机制。
- 更稳定:经过亿级用户的使用考验,CRASH率0.15%。
- 集成强大的视频播放器,支持各种视频格式直接打开。
- 适屏排版、字体设置等浏览增强功能的提供。
- Html5更完整支持。
- 无系统内核的碎片化问题,更少的兼容性问题劣势。
- X5SDK是通过调用微信/手机QQ/空间的X5内核。如果手机没有安装腾讯相关软件。这个就不能使用。
劣势
- 手机中必须安装有腾讯的服务。
优劣对比
cordova ionic :
优势:
ios 和 android 基本上可以共用代码,纯web思维,开发速度快,简单方便,一次编码,到处运行,如果熟悉web开发,则开发难度较低。
文档很全,系统级支持封装较好,所有UI组件都是有html模拟,可以统一使用。
可实现在线更新 允许加载动态加载web js
文档多,开发者多,视频教程多 容易学习 遇到问题容易解决 技术成熟
劣势:
占用内存高一些(不过手机内存都大了不影响),不适合做游戏类型app, web技术无法解决一切问题,对于比较耗性能的地方无法利用native的思维实现优势互补,如高体验的交互,动画等。
react-native :
优势:
1、虽然不能做到一处编码到处运行,但是基本上即使是两套代码,也是相同的jsx语法,使用js进行开发。用户体验,高于html,开发效率较高 2、flexbox 布局 据说比native的自适应布局更加简单高效
可实现在线更新 2015.7.28 AppStore审核政策调整:允许运行于JavascriptCore的动态加载代码
更贴近原生开发
劣势:
1、(引)对开发人员要求较高,不是懂点web技术就行的,当官方封装的控件、api无法满足需求时 就必然需要懂一些native的东西去扩展,扩展性仍然远远不如web,也远远不如直接写Native code。
2、(引)官方说得很隐晦: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人家可没说run anywhere。事实上,从官方的api来看SliderIOS,SwitchIOS..等等这些控件,之后势必会出现SliderAndroid,SwitchAndroid...,也就是很可能针对不同的平台会需要写多套代码。
3、发展还不成熟,目前很多ui组件只有ios的实现,android的需要自己实现。
(引)从Native到Web,要做很多概念转换,势必造成双方都要妥协。比如web要用一套CSS的阉割版,Native通过css-layout拿到最终样式再转换成native原生的表达方式(比如iOS的Constraint\origin\Center等属性),再比如动画。另外,若Android和iOS都要做相同的封装,概念转换就更复杂 5、文档还不够完整 学习曲线偏高
4.文档少 学习起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