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十日谈[一]产品、设计

笔者为某云计算公司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产品设计与前端开发管理。在工作引发了公司级别对产品和设计的讨论,有了以下文章。原文均作为邮件发在公司内部,以下截取出来希望收到更多的讨论。weibo:@侯振宇L4
 
这不是产品手册,我不会直接讲重点。你能从中读出什么,那取决于你了。读的语速超过160,那也不用读了。
 
 
首先要强调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每一个成功产品的发布,舞台上的人肯定都要谈谈设计、产品理念。特别是在最爱大谈特谈的水果公司辐射下,国内出现了一大帮精心装扮的信徒。有的先声夺人,东西都还没做出来就先自封天下第一。有的华丽地低调着,明明是拿着别人的创意托着干爹的福成功的,却奇迹般地宣称自己产品里面融入了人性的原始动力。当然舞台上的人其实还不足以给你洗脑,真正给你洗脑的是舞台下帮着吆喝的人,他们就在你身边,或者你的屏幕那一边。每天对着你说“要相信要相信”,跟“恒源祥,羊羊羊”一样,大概这辈子我都忘不了了。
 
他们让你相信了什么呢?
让你相信了“产品理念、设计理念”是有根金线的,迈过了这根金线,你就成功了,你就爬上这个舞台了。跟修仙悟道有那么点类似。
 
别急着否认你不是。以下是被洗脑者症状,请自行类比。
一、始终觉得自己的东西没有给人“震撼”的感觉。
二、指着“还原API”的路,期待做出“人性、有创新、美观”的设计。
三、自行总结出了做产品成功的人都有“偏执、追求细节、亲力包办”等性格或者做事特点,认为自己也具有、或者努力具有这些特点就是对的。
 
以上并非所有症状都是病,没说非得治。也不要急着反驳。究竟哪里不对了,我们来一起剖析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产品和设计你就自然脸红了。
 
首先产品是什么?一个给人用的东西;怎样评价它的好坏?人觉得好用就是好。
“觉得好用”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根本不取决于产品本身。比如当年大家都说“iphone理念太人性了,不给选择,一个键搞定所有事情”,然后大家都在“退出高德导航”这个事情上研究了五分钟。所以是高德的错吗?在高德android版上按退出键是会提示是否退出导航的,很“人性”啊。在android手机上,按退出就是退出,按“home”就是回到桌面,按菜单就是菜单。想搞错,太难了。要不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到底是“一个键好还是三个键好”?
你悟性高的话应该马上就想到了,我们应该讨论人、人、人。然后回到上次讲的“需求采集、信息架构、交互建模”吗?不,我从来不写能google到的东西。
 
我要写的是“信念”(感觉已经脑力大损的观众请自行退场)。某罗在朝拜乔帮主的时候说过“帮主说了,做产品要‘走到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我已经走到,就看见帮主的墓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如果你听懂了,不论乔帮主有没有说过此话,你都应该被小小震撼了一下。到这一刻,所有关于产品、设计、追求细节等等枝节才有了主干。
 
什么意思呢?
 
格调高点地讲。从技术本身的角度来说,人的存在是不合理的。比如说,虚拟机为什么要有“name”,对系统来说,有一个64位不重复的随机字符串就够了。因为人记不住,所以要有“name”。对人来说,科技也是不合理的。为什么要有“虚拟机”?因为我们无法凭空满足我们的肉身需求,无法直接享受“荣誉、成就、温暖”等等,所以要有“虚拟机”,八台两千万。
而产品,就是这两条线的交界处。这个交界处是你亲手选的。
离人文越近,受众越大,也就是所谓的消费级。什么叫“离人文近”?从“颜色、布局、字体、交互动作、操作方式、提示信息”等等方面都把你当做一个人一样尊重,这就叫“离人文近”。比如,程序出错的时候,应该给你一个帮助文档的链接,最好直接跳到错误代码对应的章节。而不是诅咒你“找不到对象”。如果你并没有觉得受到了诅咒,那应该是习惯了找不到对象。再比如,为什么我们的想象中未来的智能都是以人类语音或者全息人像形态表现出来?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希望机器能明白我们作为人的所知所感所想,我们期望机器在我疲惫的时候问一声“需不需要咖啡?”我们期望机器“像我自己一样懂我”,然后把我们伺候得像上帝一样。
 
虽然现实中不可能把产品做得像用户本身一样懂用户,但至少可以做得像作者一样。更重要的是,在用户眼里,产品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影子。当它不好用的时候,用户就会问候作者全家。把产品当成自己的缩略版、甚至自己的孩子来思考。你就差不多明白产品形态的真谛了。
究竟什么样的产品形态会让用户觉得好?想象一下老板刚分配了一个实习生帮你干活。评价标准第一条,工作能力是否达标。第二条,综合素质是否达标。比如礼貌,聪明。第三条是否长得好。第一条主要决定该实习生是否能留在公司。第二条主要决定是否能广受欢迎。第三条同上。主管为女性时以上均不一定成立。类比到产品中,道理太浅,略过。
 
讲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请设计出场,谈点实际的东西了。
在大部分的科技公司里,这是个电梯里的职位,直上直下。绝大部分时候取决于老板给你按的楼层。我们举个直上的例子,乔帮主回归后的苹果,直接给设计部按了顶层。要注意的是,乔纳森在帮主回归之前就一直在苹果的。为什么设计要到最顶层,因为帮主心中的产品形态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这和“先打入设计师等高端用户群,再向下覆盖”的市场战略是息息相关的。
 
和市场战略息息相关,决定产品形态。这,才是设计。
设计的传达得像5D电影一样,不仅要跳出屏幕,还要在你耳边绵绵细语。要像乔帮主头顶着光环从纸信封里抽出Macbook air一样让观众颤抖。一切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一切都是精心准备。这,才是设计。
 
而目前在大部分科技公司的设计所面临的情况是:
一、产品战略收缩或者改变常常有,合理的话,设计更改是可以接受的;
二、设计人力不足,无法开展相关辅助性研究。非当前专业领域出身的设计师,单靠研究竞品完全无法突围;
三、研发人力不足或指挥不动,在团队只能做到上述产品形态三条中的第一条时,设计无法对第二、第三条负责。
四、设计层次不够高,无法参与到战略层面,工作被拆散,被指挥。例如,产品发布会,海报、传单、服装、礼品、日程往往都只和设计很小地相关,如果再加上名片要求能被软件扫描,就只好设计个二维码了。
 
也正是这种困境,导致了大部分的设计师在公司里,做且仅作美工。八股的体裁,如何写出风华绝代的抒情文章。而真正有能写出来的人,他决不会来写八股。
 
而真正重视设计的公司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电梯门“叮”地打开,里面空空如也。
 
从“被洗脑者”到“公司与设计的双重困境“,这个局,如何破?洗了的,洗回来。没有电梯,走楼梯。
先点评上述洗脑者三症状,以首尾映照:
一、没有“震撼”的实力、设计在全方位的参与,就不会有“震撼”的设计。
二、请认真阅读本文,认清什么是产品,什么是设计。
三、偏执、追求细节这些不是做成功产品的特质。只是认清产品与设计之后的表象。
 
真正理解到这里,其实已经不必再往下。往下都是赘笔。
首先深刻自己的产品所处的十字路口是什么样的。认识到产品、设计这些概念、方法目的都是直接影响用户的主观使用感受。关于设计人才不够或者设计不被重视的问题,如果你的产品不要做到消费级,也许这永远不会是个问题。如果要,那么即使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让技术、产品、设计处于一体的,需要处于同一个层次去考虑。可以精简,但不能精减。
既然说了都是赘笔,还是写了一段,目的只有一个:
恒源祥,羊羊羊。
posted @ 2013-10-23 15:43  侯振宇  阅读(7032)  评论(1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