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
2012年的年度目标是要读12本书,读了11本书后越发感觉到书真是使人心智提高的最好方法,也感慨自己以前读IT技术类的书较多,而其它方面的书涉猎太少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本来是2012年的第12本书,但这本书太厚了,前面读得比较有感觉,后面的章节读起来感觉作者有点啰嗦,读书笔记一直没整理出来,断断续续读边读边整理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这本书,发现原来如何读书有相关的书籍,如何写读书笔记也有相关的书籍,写读书笔记不必太拘泥于形式,关键是整理出下一步可以采用的行动,转化为行动,正好就是GTD所说的Next Action!
这本书的初版是1940年,1972年全面修订,没想到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人写出了指导阅读之作,读了许多书也不知道读书还要分为几个层次,也没想到读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法国学者巴斯卡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全书分为四篇,与阅读的4个层次基本是对应的,第一篇介绍阅读的层次,并详细说明了前二个层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第二篇详细介绍了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第三篇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第四篇讲的是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作者在那个计算机还未普及的年代就提到,“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再看看现在,各类信息铺天盖地,人们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可能真是一种数字污染吧,难得找到清静的时间来思考。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像是棒球运动中投手和捕手的关系,好的投手知道如何“控球”,用文章把信息准确地传达出去,而读者也就更容易把这些球接住,当然有些暴投作家的文章估计就不太好理解了,因为有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阅读艺术的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像的空间,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
阅读的目的分为三种,一种就是为了消遣,一种是为了获得资讯,还有一种是为了增进理解。最后一种虽说是阅读,但应该称之为学习的过程,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阅读分为4个层次:
1)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这个层次就是理解书中字面上的意思,这只是小学时候就掌握的阅读技能。
2)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又称为略读或预读。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一本书,掌握本书的重点。
3)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对于有意义的书,要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正如弗兰西斯.培根说的“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4)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也可以称为比较阅读。要阅读一些相关的书,找出与某个主题有关的各本书中的观点,分析观点的异同点,感觉有点像写研究生论文之前的参考文献综述的过程。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这一阶段是在小学期间就完成的,这个基础阅读的能力也是通过了阅读准备阶段、看图识字阶段、建立词汇、精炼与增进四个阶段才具备的。这个基础阅读阶段绝大多数旁边都有老师的指点的。
在笔记写到这里之后,正好看到美崎荣一郎写的《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一文,其中有一小节讲到了如何写读书笔记。如果你希望把书本信息活用到工作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活用上。这里所说的活用是指“将书本内容应用到工作中”。美崎荣一郎的方法是,在书读完以后,马上从书本内容中筛选出“要做的事情”记在笔记本上。这就是Action书评,这个Action书评等同于“行动计划”。也正好是GTD中的收集,再整理成Action的过程。原来读书的过程就是一种丰富GTD系统里的INBOX的过程,至于笔记的记录方法,怎么都行。逐条罗列也好,插图也好,思维导图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运用。
读书的价值在于学以致用。
所以后面的读书笔记也改为整理出Action。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有两种方法:
1)有系统的略读
就是看书名、看目录、看索引(这是我以前没注意的)、看出版者的介绍、找相关章节读读、随便翻看几页。
2、快速读一遍
对于一些较难的书,从头到尾先读一遍,不明白的地方也不停顿,一直读完。
一个速读技巧:把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以后再慢慢增快手的动作。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读书时要提出的四个问题:
1)这本书主要在谈些什么?
2)作者花了大量篇幅的地方在说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哪些地方没有道理?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直接看到第三篇,发现作者把书分为了:实用型的书、想像文学、历史书、科学或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规则1:把书分类
规则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规则3:列出全书的大纲,想想用思维导图最合适。
规则4: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第八章和第九章说明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规则5:找出关键字或术语表,与作者达成共识。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规则6:找出作者的主旨。感觉主旨的翻译有点不太准确,Proposition翻译成“主张”可能更合适,作者表达了对某事的判断,他坚持这个或那个事实,全文会有多个主张。
规则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读完原书的这一段,很难明白作者在说什么,感觉像是找到支持这些主张的论据。
规则8:与规则4相呼应,找出作者的解答。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规则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规则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规则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第十一章 造同或反对作者
B.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规则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规则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规则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规则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到第十四章讲了阅读实用型、想像文学、故事/戏剧/诗、历史书、科学或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这些不同读物的办法,按照本书教导的有些章节要慢读,有些章节要快读的思想,这一篇快速读过,在读某类书的时候再翻翻对应的一章即可。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感觉像是写研究生论文前的文献综述,与自己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书,可以采用这种阅读办法。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如果将在一个无人荒岛上度过余生,还能带十本书为伴,当然不能带iPad,岛上也没有无线网络,我会选哪十本书?
这个问题还真有点难以回答。圣经?1000道数学难题?人工智能大全?1000局象棋谱?
----==== Email: slofslb (GTD) qq.com 请将(GTD)换成@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作者:申龙斌的程序人生
---- 魔方、桥牌、象棋、游戏人生...
---- BASIC、C++、JAVA、C#、Haskell、Objective-C、Open Inventor、程序人生...
---- GTD伴我实现人生目标
---- 区块链生存训练
---- 用欧拉计划学Rust编程
---- 申龙斌的读书笔记(2011-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