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iPhone+Mac+Omnifocus实践GTD和ZTD的几点心得
用iPhone/Mac加上Omnifocus软件来实践GTD有2个月了,以前写的“用iPhone打造个人的GTD实践”这篇文章只是刚刚开了个头,现在感觉非常不错,做事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许多,以前经常拖拉到最后一天才完成的事情,现在竟然能提前几天完成,所有事情都正确地记录和归类,再也不会忘记重要的事项。2个月前在看GTD相关的文章时就瞥见了ZTD,当时并没太多留意(GTD想学的东西太多,也没时间去留意),心想可能是与GTD不同的方法论,但后来对GTD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再来看ZTD,感觉对里面提到的10个习惯还是有相当的理解的,以下这10个习惯的标题和简介都来自于褪墨网站,我在GTD实践中对这10个习惯的一点点体会用不同字体标在下面。
习惯1:收集 —— 全面收集
随身携带一个小笔记本(或者任何记录工具),用它来记录下任何任务、想法、专案或者任何闪入你大脑的其他信息。这个习惯与GTD的基本完全相同,但ZTD只需要一个小巧、便携、易用的工具来记录信息。你必需在忘记事情之前赶紧把信息写下来, 并且尽快地把这些信息从笔记本中清除、存入任务清单中。阅读全文
收集这个习惯相对比较好养成,随时准备好纸和笔就OK了。对我这样的IT人士来说,日常接触的材料大多是电子文档,所以我的收集箱(Inbox)也主要是电子式的。
(1)按照收集箱尽量要少的原则,我的收集箱主要有Omnifocus(以下简称为OF)上的Inbox,电脑Outlook程序里的Email收件箱,单位办公用的即时通里同事发过来的文件(我建了一个D:\MyHomeDir\Inbox文件夹来专门来放这些文件),平常开会的纸质笔记本只是一个临时的Inbox,会后马上整理到OF的收件箱中,还有偶尔用笔记本电脑时收集到一些资料,也在笔记本电脑上建立一个专门的Notebook-Inbox目录,定期快速整理到OF中。可以看出Inbox还是不少,但都用了Inbox这样的名字,都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较大的文件都分门别类地放在电脑上进行归档,平时邮件并不多,就在iPhone上把邮箱配置好,在单位和互联网上都可以随时收发邮件了,主要的Inbox还是以OF为准,其它项目名称或行动标题全部整理到OF中,总之一切以OF为行动指南。
(2)对于收集工具在5秒钟内就位的要求,iPhone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我把OF放在iPhone主屏幕的右下角,OF中的Inbox图标一直处于底部的倒数第2个,随时可以在Inbox中输入。拿出iPhone、按HOME、Slide开机、点OF图标、点Inbox按钮,一般3秒内就搞定,就是录入汉字有点痛苦,所以装了个支持五笔和手写的QQ输入法(iPhone自带的默认输入法实在是太差了。2012年5月以后机器不再越狱,只能用默认的输入法了)来提高输入的速度,曾经还想着用电脑控制iPhone来快速输入汉字,也没有成功,估计想在iPhone打字如飞,得用蓝牙键盘,但要在5秒内把蓝牙键盘拿出来,谈何容易!最好还要准备一个纸、笔的系统备用着。我现在办公室电脑旁永远备着一打A6大小的废纸,用来当Inbox用。看看如何把收集盒放在《我的GTD桌面》上。
(3)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当工作被别人打断时,如果事情不是紧急的,快速地把事情写在纸上,接着按自己的计划行事,告一段落后再把纸上的内容整理到OF中管理。
- 习惯2:处理 —— 快速地对信息作出决定,从而避免收件箱堆积
收件箱中原料的堆积是造成耽搁的重要原因。只有及时处理信息,对原料及时做出决定和归纳成类,你才能避免原料的堆积。我建议至少每天处理一次收件箱,从上而下的,一项一项任务地处理,就像GTD所做的一样:二分钟法则、删除、指派给别人、归档、或者放在日程表上以后做。阅读全文
“处理”这一步就是在OF上指定Staff的项目Project和上下文Context(我一直不喜欢“上下文”这种翻译,还是翻译成“情境”比较有情境,估计搞这个OF翻译的也是个IT人,是从电脑编程里的“绘图上下文”学来的),OF支持项目的树状管理,项目还可以用文件夹来分为几个大类,比如工作、学习、生活、杂事等等(2012年以后改变了这种分类方式,把这些文件夹与2万英尺高度的职责与范围相对应了,看《打造高效OmniFocus》)。上下文也支持多级管理,在与他们约会和等待上下文中,这个分级功能相当有用,不至于看到一大堆上下文显得无所事从,根据我自身的职业特点,当前顶层的上下文清单见下图(到了2012年再回顾此文,发现这个上下文发现变化并不太大)。把一个事项Staff归入到不同的项目和上下文,对于有最后期限的事情还可以填上开始日期、结束日期、重复周期等,这样处理(Process)过程就算完成了。
后来渐渐明白,这个处理首先是要"明确意义"(在《搞定3》这本书中是这样定义的),然后再划分到项目和上下文中。
- 习惯3:计划 —— 设定每天,每周的最重要的事(MIT)
每周,列下你需要完成的重大事件,把他们排进日程表。每天,列出1-3个最重要的事(MITs)。这样,你的每一天和每一周都被设定了目标,与其盲目的去完成那长长的任务清单,你总是在完成那些最重要最有用的事情!阅读全文
GTD本身并没有提出这个观点,认为当人们看见清单时,会自然地找出适合当前情境的事项来,但很多时候并非如此。人天生会有一种惰性,遇到一些比较难的事情,可能会逃避,而暂时忘了此事项远在几万英尺高空的目标和原则等等。
看了ZTD之后,我用上了OF的“旗标”功能,每天标出不超过3件事项来(这个习惯在后来并没有坚持下来,只是把感觉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事项加了这个旗标),在OF的首页上会有醒目的数字来提醒重要的事情。在一天里每完成一件事情,点一下左边的那个小方框打上完成标记是一天里非常惬意的时候,感觉自己又朝着目标前进了一小步。
- 习惯4:执行 —— 一心一意,每次只执行一件事
执行作为一切时间管理的核心,是ZTD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应当在不分心的情境下,一次只执行一件事。既不要多线工作,也不要让你的工作突然中断。阅读全文
Do, Just Do It! 在GTD里强调一定要找到真正的Next Action,而不是一个无法执行的事项,很多事项的Next Action可能就是打一个电话,发一封Email,开一个小型讨论会之类,只要开始执行了那么一小步,后面就会自然继续执行下去了,许多事情一直留在清单上没有执行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真正的下一步行动。
执行过程中如何不分心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现在一般把刚上班后8:30-9:30的时间设置成免打扰时间(自己是这样设置了,但办公室经常被人闯入,电话也阻止不了,领导仍然习惯于随时把人拉过来开会的工作作风),把QQ关了,即时通下线,WEB浏览器关掉,把所有无关的窗口统统关掉,只留下要开始对付的那件事情的相关文件,把茶泡好以免起身干扰思路。
参考了Leo Babauta在《Best Procrastination Tip Ever》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几个技巧,在开始动手之前还要与几种思绪进行斗争,首先是内心很想收收邮件、看看新闻、浏览一下单位网站的最新通知、看看即时通是否老板和同事在召唤?花上半分钟让这些思绪一个一个的飘过,强行让自己坐在办公桌前,准备开始动手。内心这时又有一种声音在对抗,“做点其它事情吧,当前的这事情既费力又枯燥”,坚定自己的信念,让这种想法用几秒种溜走,毕竟是自己提前想好了今天要做的几件事,肯定是对自己的目标有影响,准备开始动手了。找出与这件事有关的材料,把标题写上,把一点点想法写出来,写出一小行代码,画出几笔思路,不管怎样,只要是与工作有关的,哪怕是一小点的开始也是开始,非常神奇的是有了这小小的开始,后面就不再被内心中的其它声音所干扰,思想集中之后事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推进着,真是太棒了,如果没有他人打扰,本来计划只干上1小时,却能连续干上2个多小时,高效率的2小时。
完成之后,美美地在OF系统上打个勾,表扬自己一下,奖赏自己一下,放松一下颈椎和腰椎,准备进入下一个事项。前面安排的事项一般都是需要集中精力来完成的,比如写程序、写文档、思考项目的技术难点、发文章等等,此时大脑比较辛苦,后面的事项得安排些比较轻松一些的,比如打个电话、回复邮件、简单修改或审阅别人的材料、与他人开个简单的讨论会、扫描个文档备用、上网查个技术资料等等(现在上、下午的中间时段安排了500个跳绳,按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这样一上午下来,完成了一件大事,若干件小事,如果下午仍保持如此的战斗力,一天的工作效率简直高得惊人。在用了GTD之后,回顾我写某个程序的所有中间过程,发现一步一步中间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在20天内就把这个程序搞定了,要在以前估计得拖上几个月了。
- 习惯5:信任的系统 —— 建立简单的列表,并每日查看
ZTD(简单做)建议你尽可能的维持列表简单化。不要增加复杂的系统,也不要持续尝试新工具,以免时间上的浪费。尽可能的使用简单的清单方式,因为你注重的是如何执行的任务,而非玩弄你的GTD系统或者GTD工具。阅读全文
在GTD实践的一开始,项目列表和上下文列表是比较难于整理的,分类太多太细就难以整理和回顾,上下文太多也不利于快速找到自己立即要行动的事项,根据不同的职业,项目和上下文的区别也很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我当前对于GTD里提到了“参考资料”和“将来也许”2类材料,在OF里有2种不同的实现办法,一种是放在项目中,把项目的状态设置为暂停,另一种是放在上下文中,把上下文的状态也设置为暂停,这2种办法各有利弊,由于这2类材料在平时的日程中一般都设置为不显示,只在回顾时显示,所以放在哪里可能都无所谓了(谁有好的建议可以告诉我一声)。2012年开始,把参考资料用evernote来记录,将来也许放在每个职责范围内的创意singleaction里了。
关于工具的选择,我在一开始也在iPhone上快速试了2Do、Things几款应用,但很快就确定了OF。原因也比较简单,OF开发的时间很长,功能肯定比较完善并且稳定,在Mac上也有相应的程序,可以同步和备份,稳定压倒一切,你总不希望哪天辛辛苦苦在iPhone上录入的一堆列表再也打不开吧?后面越来越发现自己的选择是相当明智的,一开始上手是有点难度,界面也比较朴素,但慢慢发现它对于项目的多级管理、状态设置、ActionGroup,重复周期设置,预测日历功能都很强大且稳定,2个多月只弄死过1次,但数据完好无损,不管程序处于什么状态,那个Inbox时刻可用,随时准备收集材料。再值得一提的就是强大的同步功能,当前我是同步到免费的spootnik服务器的(后来改为omnifocus自己的同步服务器了),时刻备份宝贵的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OF上的内容逐步完善,所有的事项都在里面记录,对于有明确截止日期要求的设置好提醒,现在就不需要在做某件事的时候还去惦记某个重要的文档忘交了?哪个会议忘参加了?该送孩子上辅导班了?当然,现在我的Next Action整理的还是有问题,有些事项不具有可执行性,仍然呆在那个清单里,对自己是一种折磨,但现在对自己的OF系统越来越信任,执行时就无牵无挂了。
- 习惯6:管理 —— 一个存储所有信息的地方
把所有接收的信息都放入你的收集箱中,处理你的收集箱,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在这个系统里,你永远都不应该有疑问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而且也使你更能专心注重于工作,也避免的拖延的。阅读全文
做为一名IT工作者,必须有效管理大量的电子资料,从而快速找到想要的某一份文件。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是这样的:
在D盘建一个主目录,把邮件、项目、私人、电子书、培训、游戏、外部资料、工具软件、源代码等分别建立子文件夹进行管理,有些文件实在不知道归在哪个类别的,就按时间顺序建了几个文件夹把它们放起来。这个起个好的文件名就非常重要了,把一些关键字放在文件名中,再配合everything这款软件,在几秒内就能把需要的文档找到!为了能使用everything软件,在装系统时,把D盘格式化成NTFS系统,以前也用过什么google桌面、Windows索引之类的软件,但总是感觉不如这个everything方便,毕竟把文件名管理清楚了,找文件时才能快速高效。
办公桌面也比以前整洁多了,不仅包括木头做的办公桌面,还包括Windows的桌面,木制的桌面上摆着一摞只打印了一面的废纸,用来做Inbox或乱画用,Windows桌面上只放一些常用的图标(一般不超过2列),还有一个指到我的Inbox文件夹的快捷方式,备份资料时也很方便,只需把主目录文件夹复制到移动硬盘就行了,我用的是robocopy程序,常用的命令行参数/MIR就是原样复制的意思。
robocopy d:\mydir h:\mydir /MIR
2012年发现有些材料要在办公室、家里和mac电脑上同步使用,先用了华为的网盘,后来在办公室的代理莫名其妙无法下载网盘上的文件了,就改成金山快盘了。
- 习惯7:回顾 —— 每周回顾你的系统和目标
每周回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给了你一次机会,来重新整理所有的事情和检视什么是最重要的任务。GTD中的每周回顾已经非常棒了,简单做(ZTD)基本上仍延用它,不过添加了对目标回顾的重视度。每次只要集中于一个目标,并且确保它是一个你能完成的目标。阅读全文
在开始GTD的第一个月里,整个Project、Context、Action清单相当混乱,还有OF工具也不会用,回顾虽然很重要,但一直没有很好的执行下来。由于对Mac上的OF不熟,就用Ominfocus for iPhone(当前升级到1.11版本)来进行回顾,这时候发现非常不方便了,由于屏幕太小、输入不方便,想把某个动作移动到另外的项目中,需要在屏幕上点来点去,最麻烦的仍然是输入汉字,回顾时要把一些重要的信息补充到动作的详细文本里,以前打字如飞的五笔输入法在这上面统统没有用武之地。
第2个月时,由于做iPhone开发时已经配置好了Mac虚拟机(装的是10.6),就开始用Omnifocus for Mac(装的是1.7.5版本)来进行回顾,这时最重要的同步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iPhone上同步之后,再打开Mac同步,所有的内容一个也不少,窗口足够大、输入足够快(装了QQ for Mac输入法),在计划、上下文、回顾等模式下切换也非常方便,只是一开始上手前得耐心地看一遍用户手册,毕竟与Windows上的操作习惯相当不一样。
ZTD说回顾45分钟就够了,但我用2小时回顾还是有些乱,可能GTD里面目标还是有些模糊,另外没有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进行回顾吧。
在Omnifocus for MAC里回顾时发现一个排序的功能不理想,竟然不能筛选出“上周完成的所有动作”,把所有动作按完成日期排序时,整个排序也是乱的,不知道是不是中文版本的问题?
2012年5月:在几天前无意间发现了此问题的解决办法,还是对Mac不熟啊。按Windows的习惯,点击完成时间那一列,就可以按照完成时间排序,再点击一次就逆序显示,但在Mac里试了就是不行,原来需要将所有Stuff选中后,再用右键菜单里的排序才行。
现在回顾也准备了一个专门的check list,一般1.5小时能够回顾完成。
在《打造高效OmniFocus》后,没有用omnifocus中的回顾功能,回顾会快一些。
- 习惯8:简化 —— 减少你的任务清单,只留下最必要的
将你的任务列表简化到最少,只剩下最重要的任务,这样你就不需要那些复杂的计划体系了。由于GTD并不对任务进行的优先级划分,所有的任务都被添加到一份清单中,于是这份清单就变得越来越长,而你就不得不每天都疲倦地忙碌于任务完成之中。取而代之的,ZTD要求你不断地简化自己的任务清单,确定你的任务只是最重要的。阅读全文
在OF里我并没有删除任务,只是设置不同的上下文或状态,在视图选项里,可以设置4种过滤方式,通常设置为“可用”方式,这样一些“将来也许”、已经暂停或有先后顺序的事项都不出现在清单里,日常就不会被长长的清单所干扰了。
在iPhone上我安装了MobileRSS应用,订阅了一些感兴趣的信息源,这样一些空闲时间可以看看这些信息或新闻,免得打开网页被一些八卦新闻把视线带走。(后来google reader停用,MobileRSS也不能用了,改用reeder了)
- 习惯9:常规 —— 设定每周、每日例程
设定每周、每日例程可以使你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得到极大的简化。更重要的是,使你掌控自己的生活,而非让任务处在搁浅之中。没有日程,我们就不太容易对新进入的信息说不。因为我们总是被那些希望占用我们时间的人、吸引注意力的网站所拖住,这不是一件好事(除非你不想做完重要的事情),所以你需要掌控自己的生活,设定日程,并且跟着它走。阅读全文
GTD里并不强调每件事情的周期性,ZTD里说要制定每日例程和每周例程,个人现在感觉设定这些太严格的例程是不是太过死板?(在GTD2年后对这个例程有些认识,有一个例程会使你高效的运转,当然这个例程不能限制太死)一天里当我计划并执行完3件重要的事情,就感觉心情非常舒畅了,再去考虑复杂的每日的例程是不是对自己内心是一种负担?而对于每星期的工作和生活来说,可能是目标也不太明确吧,每周例程更是无法排定。现在我并没有设定这些例程,每日只是自己有个大致的安排,早晨6:00起床,打上豆浆,如果是准备热热包子这类的早餐,还能抽空看看QQ和人人上的动态,再复习几个单词,然后包子基本上就热好了,叫醒孩子叫早餐,6:50送走孩子坐车,还有一小段的时间可以设定一下MIT事项,随意地浏览一些新闻,就该上班了。
在班上按照把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前面的原则,8:00多一般是编写文档、调试程序和思考项目的事情,10:00左右就是处理杂事的时间,处理一些报销单据、打打电话、浏览网站、收邮件等等,然后就准备下班了。下午2:00多又是先安排重要的事项,再排琐事的原则,没有严格的安排。经常会遇到参加其它项目讨论的事情,一些会动不动开上3个小时,非把半天的时间全用完才罢休,这时会彻底地打乱自己的计划安排。尤其是领导们召集开会仍然是不提前半天时间通知,说开就开,经常能遇到提前半小时通知开会的情形,总不能让领导也去学GTD&ZTD吧!没有想到这么一回顾每天的事情,发现还是能够排出一个大概的例程的,以后要试试这个每日例程。
几年来唯一坚持下来的习惯就是背单词了(用舍得汉化的supermemo2008),到写此文为止共坚持了4年7个月零9天,词条数6816个,每天不重复完100多个词条,睡觉都不踏实。曾经还想养成锻炼的习惯,但一直没有坚持下来,能坚持走走路、骑骑车就算是一种弥补了。
在OF里,对于有周期性要求的动作,可以设置重复周期,每当完成一个周期动作,马上生成下一个周期动作,还可以按照完成的日期再递推出下一个动作的日期来。按照GTD的理论,对于已经养成的习惯,就不必再放在GTD系统中管理了,特别是每日都要重复的这类事情,频繁地记录这些习惯动作是一种累赘。我曾经在一开始实践GTD时,把背单词放在里面,本来我自己的安排是在一天内(一般是早、中、晚三小段时间)把100多个单词重复完成就行,但GTD早早地就提醒我要执行这件事,反而会干扰我的正常安排。
- 习惯10:激情 —— 做你充满梦想的事情
当你真正地想去做一件事,无论多么辛苦,你都会去努力的完成。你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抽出更多的时间,耽搁的时间也减少了。所以,培养这个习惯正是为了持续搜寻使你保持热情的事情,使你精神饱满,动力十足。阅读全文
很多工作上面的事情,确实让人找不到激情,但自己安排好真正想去实现的事情,就不愁没有动力。处理恼人工作事务的办法就是,如果比较紧急,就抓紧完成它,心里想的就是“赶紧弄完这该死的活吧,好做真正想做的事,去把我的梦想推进一小步”,另外就是借鉴了Leo Babauta大师的"Be Present”的心理锻炼,做任何一件事时,只想到2个对象(哈哈,玩编程的人3句离不开Object),一个是自己,另一个就是正在做的事,其它万物皆不存在。认真欣赏此时与你共处的对象,发现这件事原本并不是那么让人心烦意乱,事情很快就完成了。
小结:
说了一大堆,GTD只有短短的2个月,才是入门级的水平,ZTD就刚刚看了这10个习惯,还没有入门,只是把2个月来实践的过程和一些心得记录下来。写这篇文章也是用我的GTD/ZTD来执行的,我给自己安排的是每天写2、3个习惯的心得,准备用1周来完成,没想到有一天竟然连续写了4个习惯,主要的文字是在3天内完成的。我下步马上要做的事,就是梳理各个层次的目标、排定例程、维持习惯、不断执行!
【后记:2012年5月21日】GTD实践快1年时,在上海GTD中文俱乐部参加了一次演讲,对GTD多了一些认识,请看“用iPhone打造GTD实践1年后的心得体会”。
这是GTD2年时的体会。
----==== Email: slofslb (GTD) qq.com 请将(GTD)换成@ ====----
版权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创意共享3.0许可证)
作者:申龙斌的程序人生
---- 魔方、桥牌、象棋、游戏人生...
---- BASIC、C++、JAVA、C#、Haskell、Objective-C、Open Inventor、程序人生...
---- GTD伴我实现人生目标
---- 区块链生存训练
---- 用欧拉计划学Rust编程
---- 申龙斌的读书笔记(2011-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