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软件工程开发体验:结对编程

 

现代软件工程开发体验:结对编程

         距现代软件工程开课已经3周,按照课程安排,在最近的9天中,我们进行了极限编程模式的体验: pairwork(结对编程,具体见链接),对象是在 academic search map上添加一些新特性。经过选择,最后partner与我选了在地图上加上conference信息。
        按照标准的软件开发流程,在开始编码之前要做任务分析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就是把整体的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细节,并且估计每个细节的工作量。下面是我们的WBS分析和实际结果的对比:

除去在开始工程之前,我们利用一天各自熟悉原有代码,结对编程的具体工作如下:

1、 将会议显示在地图上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

获取会议基本信息

2小时

2小时

数据处理

1小时

2小时

Web API获取GPS信息

1小时

1小时

WCF通信服务传递数据

1小时

4小时

将会议显示在地图上

2小时

1小时

总计

7小时

10小时

        所有的数据都在数据库中,而且需要用c#调用Sql server获取一些统计数据,而本身对数据库的组织形式并不熟悉,用去了不少的时间。另外在编写WCF服务过程中,出现了不能正常读取数据的问题,到处排错,最后才在网络上搜索才发现是WCF的默认配置是不支持跨域。

效果如下:

可以用年份筛选会议:

tooltip事件处理:

2、 界面设计及事件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

设计会议展示界面

2小时

5小时

从学术搜索API获取数据

2小时

2小时

添加超链接及鼠标事件

3小时

5小时

总计

7小时

12小时

      尽管使用silverlight做界面并不复杂,但是设计本身并没有一个标准,要获取一个相对满意的效果,还是需要许多时间。

效果展示:

4、 会议搜索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

自动补全搜索框的实现

3小时

2小时

定位并显示

2小时

0.5小时

总计

5小时

2.5小时

      由于我的partner唐傲有这方面的经验,极大地推进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效果展示:

 

5、 Bug修护及任务上传

 

预计完成时间

实际完成时间

debug

5小时

8小时

任务上传

2小时

5小时

总计

7小时

13小时

         一者,bug很多时候是没法预测的,二者,由于这个项目是20人的项目,在最后整合过程之中需要各方面的协调。还是超出了预计不少时间。举个例子,我们发现在搜索会议之后,再点击richtextbox中的hyperlink 系统会报错“stack overflow”,在经过不断的查错和翻阅资料,才发现这是silverlight本身的一个缺陷。最后,在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只要在点击之前让richtextbox获得焦点就能避免错误。这样的一个错误让我们整整花了5个小时的时间。

谈过了具体的任务,再回头看一下本次的主题,结对编程。
       不可否认,结对编程有着很多独有的优势。在工作中,多一个人参与同样的工作,就意味着有着更多的解决策略、检查测试 和想法,能够写出质量更高的代码。这样,也就避免了一个程序员因为一个小错误而不断地查看之前的代码,或者被一个不熟悉的问题卡住太多时间。另外,由于是两个人一起编程,相互督促,不断交流,不仅能够高效完成任务,而且能够相互学习,提高个人编程技巧。
        当然,结对编程也并非适合所有的情况。以我们为例,再开始具体工作之前,由于都不熟悉原有的代码,此时与其进行着效率不高的交流,不如选择分开熟悉代码。另外,在后期工作中,我们也选择了分开差错。像即使两人共同努力效率也未必能提高的工作,结对编程就不容易显示出它的优势了。所以说,个人认为,是否使用结对编程也需要按照情况决定。

 最后,发一张我们的工作照,图中正在编程的是我的partner唐傲。

          课程的另外一个工作是用“三明治”手法来评价自己的partner:作为才子牛人型人物,他的编程技术很少有同龄人能够比拟,但是,技术好并不代表预知所有情况,对于别人提出的可能性也是需要好好考虑的,错误的断言并不利于合作。不过,总的来说,他能够不计得失,知道自己武断之后,会马上改正,发现别人确实错了,也能够细心讲解,算得上是一个特别优秀的队友。
后记:记得邹老师说过,国外许多很好的工作都是由双人合作来实现的,比如Paul & Bill一起合作创办MicrosoftPage & Brin合作创办Google,以及yahoo!的创始人Jerry Yang & David Filo。中国人鲜有两人合作而最后取得不错成绩的,即使取得了成绩也容易闹不和,比如李政道和杨振宁。所以,更多的参与这样的合作确实是有益的,也是需要的。你是这样想的吗?

posted @ 2011-08-30 12:10  SouthSeven  阅读(119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