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之提升英语口语

做中学提升英语口语

先给则笑话,应试教育害死人:

话说中国一留学生在国外的高速公路,不料出车祸了,连人带车翻下悬崖,美国交警救援队赶到后向下喊话道:“How are you?”留学生答:“I’m fine,thank you!”然后交警就走了,留学生就死了。

看了这个笑话我却笑不起来,我感觉自己那个留学生,只会学却不会用英语。初中、高中、大学这十年求学生涯中,英语学习占据了我相当大一部分的时间,题海战术出来的效果在看起来好像还行,过了四六级、高考、考研时英语都是高分。可我最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连蒙带猜的阅读能力,简单的写作能力,说不出,听不懂。应试学习,由于我上学时参加的所有考试几乎都没有口语、听力的部分,应试学习的后果是听不懂、说不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时有听力,方法不当练了半年,效果不佳,从应试的角度考虑,我统计了一下近十年的听力试题,听力答案选A、B、C、D基本均匀分布,C概率稍大些,这样考试时我就全蒙个C,省下的时间做阅读理解和作文、完型填空等其他内容(现在这样不行了,题型变了,听力时间也独立了),这样四六级也都考了70多分。没有听力的考研英语,好多人说比六级难,我考试时几乎用了一半时间就做完了,成绩比六级考得还好。那时,我一直曾经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英语不错。第一次感到尴尬是研究生口语复试,一直把C++读成了“C加加”而不是“C plus plus”。

有人让李笑来老师在微博中用140字总结如何学好英语,他说可以用一个字总结:。我读研究生时由于不堪忍受读把“class library”译成“班级图书馆”式的技术图书(很高兴现在看不到邱仲潘老师的书了),自己花了三个月读了上千页的《《Windows程序设计》》的影印版,第一次感到“用”英语和“学”英语的不同,这个经历让我突破了一个很多人都有的心理障碍:对用英语的恐惧。即使到研究生毕业,很多人学英语接触到的最长的文章都不超过十页,大家看英文资料的心理预期也就这样了,文章一长,心理上就本能的排斥。

当老师上课时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 程序有问题了,编译器的提示清清楚楚说明了问题所在,不少同学看都不看一眼,问为什么不看,回答:“老师,那是英语”;(不光本科生,不少研究生也这样)
  • 六级都过了,毕业设计的摘要翻译竟然还靠翻译软件,然后一个字不改(改不动?懒得该?);
  • 给一个英语技术文档,即使很浅显,都不愿意看;
  • 给篇英语论文,先找有没有翻译好的,没有就不看了;
  • ...

学好英语的好处是很多的,对我而言,给了我一双看世界的眼睛,仅仅能看懂英语就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专业上可以让我更快更好的学习新技术,比如OO,UML,Agile Programming,ROR,Android ...。2009年我带李果陈香同学做Android的毕业设计时,国内还没有Android手机,我们只能请老外帮忙测试。通过英语进行技术学习带来先发优势,好处也只有有经历的人才有体会,你想想2009年请人做一个APP要多少钱,现在相同功能的APP值多少钱。

学英语就一个字“用”,什么是学好英语?嗯,好的可以超过母语的。说到大部分人学英语根本没有到能用的程度,我很有体会。2010年以前,我已经读了近百本计算机相关的英文原著,我还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比如记单词,由于不认真,很多东西都是连猜带蒙。我举两个例子:

  • 2008年我带张汀同学做一个用Ruby on Rails的毕业设计,那时候我一直把ruby读作|'rʌbi|,当和张同学沟通时,她不按我的读法读成了/'ruːbi/时,我一愣,赶快查了一下,很是羞愧。
  • 学计算机的都知道"偶校验"是"Even Parity",没有好好查过字典,我多年都以为Parity的意思是“校验”,去年(2017年)用一本英文书做教材上课时才发现是“ 平价;同等”的意思。

说好的“多读英文书,词汇量就自然上去了”呢? 后来我实践了“做中学”,实践了“刻意练习”,才深刻认识到:不认真的学习就是低效甚至无效学习

李笑来老师有一句让我汗流浃背的话:

欠债还钱就行,可是偷懒却要偿命——你偷了多久的懒,就要用多久去还,要是你不甘心、你不愿意,那就用一辈子去还,信不信由你,做不做由你,反正结果得你自己担着。

我看到不少的同学在不停的还债:编程学习欠了债(
C,Java,汇编),导致整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极其痛苦。这句话我反复送给我的学生,我也知道听进去的很少,他们不说自己不努力,都归结到自己不适合学编程上。

我花了近三年时间背单词,让自己的词汇量提升到两万以上。用扇贝背单词时我强调:

单词的目标掌握程度有「再认」和「拼写」,如果选择了「再认」,就是偷懒了,学习效果非常不好。学习时慢慢的过渡到解释只看英文的,这也是「做中学」,是用英语的实际行动。

也就是说,记单词一定要会读,会写,不能见了差不多认识就行了。

背完单词后,读英文书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我现在读书80%以上是电子书,其中一多半是英文书。大家可以参考我写的“如何读一本英文书”。

今年教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刘伟康,2017年 FiF口语训练系统用功程度全国第三,连续学习天数全国第一:

教学相长的要义在这:「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做老师的也要见贤思齐,想补上自己英语学习的最后一块短板:口语。

首先练好音标的发音,具体可以点击IPA Chart With Sound:

英语发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解发元音与汉语的不同:

汉语,或者说大部分亚洲国家的语言发音都更加靠近口腔的前部,但英语的发音恰恰是靠近口腔的后部的

英语的元音音素一共有20个,其中5个元音字母A、E、I、O、U最有代表性。在这5个元音里,最重要的就是元音“O”。元音“O”的发音位置在所有元音里面是最饱满的,它最能体现英语发音那种口腔立体紧绷的特点,所以练习它可以帮你迅速地矫正口形。我们给出一个绕口令:

Don’t say no to a long road,it can be a rope to a new world.

dəunt seɪ nəu tuː ə lɔŋ rəud,ɪt kæn biː ə rəup tuː ə njuː wɜːld

这句话可以意译成最近几年给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

练好了把元音O,可以通过下面的绕口令把元音O的发音迁移到A、E、I、U四个元音上:

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often yields more shame than satisfaction.

ðə pəˈsjuːt ɔv pəˈfekʃən,ˈɔf(ə)n jiːldz mɔː ʃeɪm ðæn ˌsætɪsˈfækʃən

对于完美的追求,经常带来的是羞辱和挫折,而不是快乐和满足。所以学口语是一样的,不用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去做比做到完美更重要。

在英语元音的发音里,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发音的时候该长的要长,该短的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绕口令体会:

Dad says a soft bed is bad for his back.

dæd sez ə sɔft bed ɪz bæd fɔː hɪz bæk.

元音发得好,相当于搭好了英语发音的框架;而辅音发的得好,等于处理好了细节,口语的地道感立马就上来了。

辅音最难发的就要数th这个音了:发这个音的时候,你的舌尖位置是放在上下牙齿中间,最好是用门牙轻轻把你的舌尖给咬住。 我们通过下面的绕口令来练习:

Nothing is worth thousands of deaths.

ˈnʌθɪŋ ɪz wɜːθ ˈθauzəndz ɔv deθs

辅音中精雕细琢/t/、/d/、/s/、/z/:英文中的/t/与中文拼音中的[t]是不一样的,尽管它们听起来非常接近。而/d/与/s/也是如此。不过,由于中文中的[t]、[d]、[s]和英文中的/t/、/d/、/s/相当接近,所以,中国人基本上全都是干脆直接用[t]、[d]、[s]替代/t/、/d/、/s/。

练好这几个音只要练好一个单词就行了:student,students

攻克所谓连读,从辅音/l/做起:大多数人读/l/位于音节首部的单词都是完全没问题的,比如law,value,fly等等。然而他们一读/l/位于音节尾部的单词就不对了。比如,“lawful”, “valuable”, “financial”, “still”等等。这几个单词大多数人会把它们分别读为/ˈlɔːfəu/、/ˈvæljəbəu/、/faɪˈnænʃəu/,和/ˈstɪəu/,每个词的结尾都会被他们读成字母“o”的发音。

出这种错的重要的原因在于/l/这个音的准确发出是靠舌头在口腔内持续移动完成的。由于一切重要动作都是在口腔内完成,而舌头的运动方式从外部无法观察得到,所以,很多人学这个音的时候,其实基本上与“盲人摸象”的效果差不多。

南加州大学的教授Dr. Krashen的英语学习理论认为:

  • input输入假说:英文学习的根本在于input输入,缺乏输入就不可能学好任何一门外语。多阅读、多听是学习英语的王道。
  • i+1理论:也就是在学习区刻意训练。进行输入练习时,一定要遵守i+1的原则,“i”即你现在的水平,“1”即比你现在稍微高一点点的难度。
  • narrow input假说。输入的材料类型和难度级别在一定时间内相对要狭窄,这样做有极大的好处,只输入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可以把熟悉的语言知识以不同的模式快速熟悉起来。
  • 情绪机制:学习的材料和环境应该是有趣的、轻松自如的,才能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结合上面的理论,我想到的方法是是通过「“做教练”之好声音训练」的方法:练习绕口令并加以应用,同时结合教育孩子以及自己学习提高

跟孩子一块学:

英文歌曲

英文电影

英剧、美剧

新概念

...

自己学习:

TED

MOOC

公开课

...

我想使用的方法是:

剩下的就是坚持了!! 要么攻克口语,要么放弃,这是这个寒假的决定!

参考资料


欢迎关注“rocedu”微信公众号(手机上长按二维码)

做中教,做中学,实践中共同进步!

rocedu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一下左下角的“好文要顶”和“收藏该文


posted @ 2018-01-26 17:06  娄老师  阅读(102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