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李开复多想一点
9号,李开复在Google黑板报上撰文《云中漫步——迎接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描绘了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他所说的和之前我脑子中所思考的未来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基本一致,只是我的还更大胆些,不过我估计那些“大胆”的部分他也想到了,只是没有大胆的写出来而已,因为写出来的话基本上就相当于宣判了某些现在的超级公司的未来死刑。
从前年开始注意GFS、MapReduce和BigTable的时候开始,我就已经意识到,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的链接将和电源线一样重要。无法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基本上等于没用,就像找不到网络的手机一样。将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电力相类比,甚至等同的想法并不是完全源自Google的一系列基于大规模集群的分布式计算技术。这种观点最早应该是源自2004年进实验室的时候开始接触的“网格计算”。曾几何时,网格计算是炒的挺火的概念,我也有幸参与了相关的国家重点项目。然而,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对网格计算的概念与实质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也自然没有透彻的认识,它和传统的分布式计算的区别我现在也不清楚,所以我更相信它是一个被炒作的概念——虽然我知道这不是一种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是,在粗浅的接触网格计算的时候,它那个“像获取电能一样获取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比喻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如果真能实现这种能力的话,那实在是太酷了。说到炒概念,这里插一句:没记错的话,其实“云计算”这个词在几年前也已经在学术界炒过了,所以恐怕有些信息口的人在看到Google这个词的时候也许会不以为意。
项目的结束让我挥别了网格计算。从2006年开始研究Google的大规模集群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并且在新的项目中坚定不移的尝试Google技术路线之后,我逐渐意识到,这种“计算/存储 as 电能”的服务最有可能由Google率先实现。其实,在之后小小的Google工具栏中,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书签”功能将李开复提到的“一份数据,多处使用”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循着这个思路,之后Google Docs的出现你就应该觉得是多么的自然而然了。所以当时博客堂中有人对Google Spreadsheets品头论足,挑三拣四的时候,我就在心里说:你看问题的位置就不能高一点?如果能跳出纯技术实现层面去看待Google一步一步推出的这一个个服务,那么就算Google Docs有再多的bug,也无法磨灭它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之路上的里程碑意义。从Gmail开始,到Google工具栏,再到Google Reader,Google Docs,再到今天的云计算——Google App Engine,这是一条非常清晰的路线。但李开复说到云计算就打住了,没再往后做过多的展望。这里,我可以比李开复往后多想一步,也许是把他早已经想到,但没说出来的一步说出来,Google的下一步就是Google OS。什么是Google OS?在我看来,Google OS就是让你的计算机上不再有纯粹的操作系统。就像我在《微软的基因和未来》里说的,将来,对于计算终端来说,最重要的启动过程除了给设备加电,就是连接互联网。如果能在加电之后马上联网,那么OS中可以把一大部分功能分出来放到计算中心上,而且这能够分出来的部分完全是可以定制的。这相当于撕裂了传统的像Windows这样的操作系统,更要命的是,它无疑会是免费的,这对于微软来说,无异于一颗“银弹”。
当然,云计算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用户的接受也要有个过程。云计算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暇,它的发展也是有瓶颈的。现在我能想到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现在的互联网服务质量还亟待提高。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网络的带宽、访问限制都是问题,不过或许这恰好是Google中国需要考虑的。网络质量不好,使用云计算就根本无从谈起,就像供电不稳定,如果电压一会150,一会270,一会停电10分钟,我想谁家也不敢开空调、看电视。另外,无线网的链接质量还有很大改进空间,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只能基于无线网,不可能总随身带着网线,公交车、地铁、飞机和路上的路灯座上也不可能都提供网线插口。不过看现在的发展,要实现无死角的优质信号覆盖恐怕还需要若干年。
第二个就是安全性。李开复用将钱存进银行,让银行帮我们管理来比喻云计算中的数据存储服务,这看似不错的比喻其实还是有问题的。作为一个已经习惯于买大硬盘,BT下碟、下软件的用户,要让他放弃这种生活习惯,改成把数据全放在你Google的集群上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我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安全问题。数据和人民币钞票可不一样,钞票上没有存款人的名字,而数据很多都是用户私有的,甚至是极其隐私的,决不许第二个人看的(比如超级机密的日记、某些少儿不宜的作品全集、“艳照门”中的视频等等)。这些东西全扔到一个专门研究数据、研究搜索数据的公司服务器上,怎么能让用户放心?而且现在黑客高手如云,其中不乏能深入Google服务器“探囊取物”者,倘若遇到这些人,那不是挂了?再者说,你Google是家美国公司,谁知道那些不愿看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敌对势力会在台面下面用我们的数据干哪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这两个问题,第一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好,尽管可能速度会比较慢,而第二个可就难说了。所以,国内的土狼公司们不知道有没有意识到这里的商机,在中国也搞一个“计算/存储能力发电厂”,我看是很有前途的。如果谁将来搞这个发财了,别忘了回到这里留个言,道声谢。
p.s.《云中漫步》中提到的云计算的最后一个显著特点恰好说到了导航应用,和我的《Imagine personal navigation service in the future》也是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