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的内核编译过程,可以看出vmlinux,
arch/arm/boot/compressed/vmlinux, arch/arm/boot/Image, arch/arm/boot/zImage
之间的区别
LD vmlinux
SYSMAP System.map
SYSMAP .tmp_System.map
OBJCOPY
arch/arm/boot/Image
Kernel:
arch/arm/boot/Image is ready
AS arch/arm/boot/compressed/head.o
GZIP
arch/arm/boot/compressed/piggy.gz
AS arch/arm/boot/compressed/piggy.o
CC
arch/arm/boot/compressed/misc.o
AS
arch/arm/boot/compressed/head-xscale.o
LD
arch/arm/boot/compressed/vmlinux
OBJCOPY
arch/arm/boot/zImage
1.vmlinux
是一个elf格式的文件
2.Image 是经过objcopy 处理了的只包含内核代码,数据的一个文件,
已经不是elf格式的了。此时还没有经过压缩
3.arch/arm/boot/compressed/vmlinux
是经过压缩的Image和加入了解压头的elf格式的文件
4.arch/arm/boot/zImage
是经过objcopy处理了的可以直接下到对应的地址执行的内核镜像
内核编译(make)之后会生成两个文件,一个Image,一个zImage,其中Image为内核映像文件,而zImage为内核的一种映像压缩文件,Image大约为4M,而zImage不到2M。
那么uImage又是什么的?它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64字节的“头”,说明这个内核的版本、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其0x40之后与zImage没区别。
如何生成uImage文件?首先在uboot的/tools目录下寻找mkimage文件,把其copy到系统/usr/local/bin目录下,这样就完成制作工具。然后在内核目录下运行make uImage,如果成功,便可以在arch/arm/boot/目录下发现uImage文件,其大小比
zImage多64个字节。
其实就是一个自动跟手动的区别,有了uImage头部的描述,u-boot就知道对应Image的信息,如果没有头部则需要自己手动去搞那些参数。
U-boot的U是“通用”的意思。
zImage
是ARM Linux常用的一种压缩映像文件,uImage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0x40的“头”,说明
这个映像文件的类型、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换句话说,如果直接从uImage的0x40位置开始执行,zImage和uImage没有任何区
别。另外,Linux2.4内核不支持uImage,Linux2.6内核加入了很多对嵌入式系统的支持,但是uImage的生成也需要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