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共性的缺失——由博客想到的

2005-11-16 17:08  FantasySoft  阅读(2195)  评论(13编辑  收藏  举报

        世界是矛盾的组合体,这不仅是我们从马列主义哲学中获得的知识,也是上帝认同的真理。上帝从造人的那一刻便充满了矛盾的情绪,也注定了人类也是矛盾的产物。“嗨,你怎么讲起哲学来了啊?”不,不,不,我只是一个让上帝发笑的思考者,在面对博客这个每日必需品的时候,触动了我那让上帝发笑的神经:博客也是矛盾的组合体。博客这一火爆异常的概念,造就了个性化的颠峰。然而在博客者追逐自己个性的时候,他们在感受一种失落,一种缺失了共性的失落。
        博客概念源于网络日志,经过蜕变,形成了今日的个人信息发布平台。从功能的角度看待博客,它与个人网站并没有太多
出入,它只是一种包容了一定程度共性的个人网站,然这种共性止于形式:通用的外观模板;通过时间进行索引组织;提供RSS内容聚合等。共性简化了个人信息发布的手段,也降低了个人信息发布的成本,这里的成本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具备的知识以及耗费的精力。正是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结合,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博客者的行列,博客网站不断激增,源自博客的信息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但是就在这精彩纷呈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种苍白与无力:缺少协作,缺少导向,从而造成共性的缺失。
        从博客网站的角度来看,博客网站提供博客服务,将数量众多的博客者聚集到了一起,然而这种聚集是松散的,无规则的
,松散的关系造成了缺少协作。博客网站像就像是拥有数量巨大个人专柜的超市,每个博客者在超市中是商人也是消费者,而更多的时候是商人,因为他们进入博客网站,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发布自己的信息,将商品陈列在自己的专柜里;从博客者的角度来看,他与其他博客者虽然都在这个巨型超市中摆上自己的商品,但是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更没有合作。没有人会对同类产品进行宣传,也没有人会联合其他商家来谋求利益(提高自己文章的阅读量并得到更多的反馈)。当然,博客网站也没有为这样的行为提供支持,它只提供了硬件设备,软件却是匮乏的。这里的软件不是指发布博客的工具,而是博客者关系的组织。或许你会觉得我说的没有说服力,因为你会告诉我博客中国有教师博客、学生博客,而博客园也是.NET同好者的聚集地。但是,从这个出发点再深入去思考,基于群体的分类,所形成的组织关系仍然是松散的,就好比拿着无限大的东西来划分,分多少份都还是无限大。这个比喻玄乎了一些,还是想想中西餐兼有的餐厅和中餐厅、西餐厅之间的关系吧:你平常都会到中西餐兼营的餐厅就餐,某一天你选择了到中餐厅吃饭,在这个时候,你会感觉与其他就餐者的关系更密切了吗?你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到餐厅,你只想着填饱肚子。而博客者亦是如此,到博客网站,你的需求主要是发布信息。如果你告诉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交流,那么请您仔细想想,交流相对于发布信息而言,比重又有多大呢?归根结底,博客是一个不需要关系组织的信息发布平台,它崇尚的是个性,是自由。在这样价值认同体系中,协作与导向无疑就是一股逆流。
        说到了关系的组织,我们不由的想起前几年异常火爆的论坛文化,想想论坛中的信息组织形式:多人对一个主题发布信息
。多人意味着协作,一个主题则意味着导向。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的帖子有了很多回复的时候,你从中得到更多专门的信息,自己的帖子的价值也因为回复而得到提升,这是协作的重要体现;而一个好的开贴,会让你为此而作出思考,从思考中获益,这是导向的体现。总之,论坛让信息发布者感受到了共性带来的快乐。然而这样的共性却过于强势,以至于埋淹了个性,于是乎一篇帖子中,“Support”或者“顶”之类的字眼比比皆是,更重要的作为开贴人——主题的发布者并没有权限去维护后续的信息,同时他也没有这样的责任去维护,毕竟这是一个公众的地盘,而非个人的空间。在论坛文化纷纷扰扰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开始意识到这样发布出来的信息的可用度是相当的低,于是,信息可用度更高的博客网站成为了新宠。尽管论坛已经开始受到冷落,但是它在营造社区氛围,增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仍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为博客找盈利点的时候,我更渴望找到一种更好的信息发布方式。我想将博客和论坛真正的融合
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注意,这里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在网站中分别给出博客和论坛的链接,而是信息发布方式的融合。在保留个性的基础上扩大共性的影响,则是我所期待的博客发展方向吧。

     [写在后面的话]:正当我打算将这篇Post发布出来的时候,脑海中闪过了一个漂亮的词汇——wiki。也许是我本人还没有去尝试wiki的缘故吧,我差点把这种特别的信息发布方式给遗忘了。wiki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我的构思,因为它强调协作。但是据我了解,wiki的更新通常都会比较慢,而且wiki的共性仍然是过于强势,我无法从wiki当中找到清晰的个性痕迹。由于对wiki的认识还比较少,也就不说下去了,希望能听到先行者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