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概述
HTTP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它由万维网协会(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和Internet工作小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合作制定,目前的版本是2000年5月制定的HTTP1.1版本。
用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服务器处理请求然后返回相应的响应信息。
学习本篇文章,建议使用Fiddler来深入了解HTTP通讯过程。参考文章:Fiddler教程(转)
1.请求信息(Request)格式
- 请求行: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请求方法(GET/POST/...),第二部分是请求网址,第三部分是HTTP版本。
- 请求头:参考Quick reference to HTTP headers
- 空行
- 可选的消息体:GET方法不适用;POST方法有效。
注:各行必须以<CR><LF> 作为结尾(也就是,回车然后换行)。空行内必须只有<CR><LF>而无其他空格。在HTTP/1.1 协议中,所有的请求头,除Host外,都是可选的。
示范:
2.响应信息(Response)格式
- 状态行:第一部分是HTTP版本,第二部分是响应状态码,第三部分是状态码的描述,因此也可以把第二和第三部分看成一个部分。
- 响应头:参考Quick reference to HTTP headers
- 空行
- 消息体
示范:
2.1 关于Content-Type
Content-Type是决定消息体数据是何格式的HTTP头。 IANA(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定义了8个大类的媒体类型,分别是:
-
application(比如: application/vnd.ms-excel)
-
audio(比如:audio/mpeg)
-
image(比如:image/png)
-
message(比如:message/http)
-
model(比如:model/vrml)
-
multipart(比如:multipart/form-data)
-
text(比如:text/html)
-
video(比如:video/quicktime)
2.2 关于响应状态码
部分HTTP响应状态码如下,更多状态码的含义请参考:HTTP状态码
1xx: 信息
消息: | 描述: |
---|---|
100 Continue | 服务器仅接收到部分请求,但是一旦服务器并没有拒绝该请求,客户端应该继续发送其余的请求。 |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 服务器转换协议:服务器将遵从客户的请求转换到另外一种协议。 |
2xx: 成功
消息: | 描述: |
---|---|
200 OK | 请求成功(其后是对GET和POST请求的应答文档。) |
201 Created | 请求被创建完成,同时新的资源被创建。 |
202 Accepted | 供处理的请求已被接受,但是处理未完成。 |
203 Non-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 文档已经正常地返回,但一些应答头可能不正确,因为使用的是文档的拷贝。 |
204 No Content | 没有新文档。浏览器应该继续显示原来的文档。如果用户定期地刷新页面,而Servlet可以确定用户文档足够新,这个状态代码是很有用的。 |
205 Reset Content | 没有新文档。但浏览器应该重置它所显示的内容。用来强制浏览器清除表单输入内容。 |
206 Partial Content | 客户发送了一个带有Range头的GET请求,服务器完成了它。 |
3xx: 重定向
消息: | 描述: |
---|---|
300 Multiple Choices | 多重选择。链接列表。用户可以选择某链接到达目的地。最多允许五个地址。 |
301 Moved Permanently | 所请求的页面已经转移至新的url。 |
302 Found | 所请求的页面已经临时转移至新的url。 |
303 See Other | 所请求的页面可在别的url下被找到。 |
304 Not Modified | 未按预期修改文档。客户端有缓冲的文档并发出了一个条件性的请求(一般是提供If-Modified-Since头表示客户只想比指定日期更新的文档)。服务器告诉客户,原来缓冲的文档还可以继续使用。 |
305 Use Proxy | 客户请求的文档应该通过Location头所指明的代理服务器提取。 |
306 Unused | 此代码被用于前一版本。目前已不再使用,但是代码依然被保留。 |
307 Temporary Redirect | 被请求的页面已经临时移至新的url。 |
4xx: 客户端错误
消息: | 描述: |
---|---|
400 Bad Request | 服务器未能理解请求。 |
401 Unauthorized | 被请求的页面需要用户名和密码。 |
402 Payment Required | 此代码尚无法使用。 |
403 Forbidden | 对被请求页面的访问被禁止。 |
404 Not Found | 服务器无法找到被请求的页面。 |
405 Method Not Allowed | 请求中指定的方法不被允许。 |
406 Not Acceptable | 服务器生成的响应无法被客户端所接受。 |
407 Proxy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 用户必须首先使用代理服务器进行验证,这样请求才会被处理。 |
408 Request Timeout | 请求超出了服务器的等待时间。 |
409 Conflict | 由于冲突,请求无法被完成。 |
410 Gone | 被请求的页面不可用。 |
411 Length Required | "Content-Length" 未被定义。如果无此内容,服务器不会接受请求。 |
412 Precondition Failed | 请求中的前提条件被服务器评估为失败。 |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 由于所请求的实体的太大,服务器不会接受请求。 |
414 Request-url Too Long | 由于url太长,服务器不会接受请求。当post请求被转换为带有很长的查询信息的get请求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
415 Unsupported Media Type | 由于媒介类型不被支持,服务器不会接受请求。 |
416 | 服务器不能满足客户在请求中指定的Range头。 |
417 Expectation Failed |
5xx: 服务器错误
消息: | 描述: |
---|---|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请求未完成。服务器遇到不可预知的情况。 |
501 Not Implemented | 请求未完成。服务器不支持所请求的功能。 |
502 Bad Gateway | 请求未完成。服务器从上游服务器收到一个无效的响应。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 请求未完成。服务器临时过载或当机。 |
504 Gateway Timeout | 网关超时。 |
505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中指明的HTTP协议版本。 |
3. HTTP头
通用头(General header)
通用头即可以包含在HTTP请求中,也可以包含在HTTP响应中。通用头的作用是描述HTTP协议本身。比如描述HTTP是否持久连接的Connection头,HTTP发送日期的Date头,描述HTTP所在TCP连接时间的Keep-Alive头,用于缓存控制的Cache-Control头等。
实体头(Entity header)
实体头是那些描述HTTP信息的头。既可以出现在HTTP POST方法的请求中,也可以出现在HTTP响应中。比如Content-Type和Content-length等描述实体的类型和大小的头。其它还有用于描述实体的Content-Language、Content-MD5、Content-Encoding以及控制实体缓存的Expires、Last-Modifies头等。
请求头(HTTP Request Header)
请求头是那些由客户端发往服务端以便帮助服务端更好的满足客户端请求的头。请求头只能出现在HTTP请求中。比如告诉服务器只接收某种响应内容的Accept头,发送Cookies的Cookie头,显示请求主机域的HOST头,用于缓存的If-Match、If-Match-Since、If-None-Match头,用于只取HTTP响应信息中部分信息的Range头,用于附属HTML相关请求引用的Referer头等。
响应头(HTTP Response Header)
HTTP响应头是那些描述HTTP响应本身的头,这里面并不包含描述HTTP响应中第三部分也就是HTTP信息的头(这部分由实体头负责)。比如说定时刷新的Refresh头,当遇到503错误时自动重试的Retry-After头,显示服务器信息的Server头,设置COOKIE的Set-Cookie头,告诉客户端可以部分请求的Accept-Ranges头等。
更多关于HTTP头(headers)的内容请参考:Quick reference to HTTP headers
本文参考:http://www.cnblogs.com/CareySon/archive/2012/04/27/HTTP-Protoc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