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高焕堂 2007/12/28
藉由框架(Framework)来支持外包商业策略
1. 框架与商业策略
EIT造形与框架开发思维、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运用于各种型态的软件商业模式,成为一种威力无限的策略应用。典型的应用包括:
- 应用于传统的软件外包服务商业策略。
- 应用于智能终端的软硬整合商业策略。
- 其它。
2. 软硬整合商业策略
框架的威力来自于:它能框住上层的AP,保护底层组件的变动自由度。所以应用于软硬整合商业模式里,能激发底层软硬件的自由创意,实现与众不同的产品。
3. 软件外包服务商业策略
许多人常常把软件设计与开发视为「劳力密集」的低阶工作,其将软件当作描述和表达复杂的商业行为的工具,或者表达复杂的硬件运算逻辑。事实上,许多在商业上大红大紫的企业都深谙软件的真谛在于:软件是人们「驾驭」复杂社会、商业行为的最佳工具。基于此观点,就能够藉由框架(Framework)将软件分为:1)AP,2)框架,3)框架的幕后模块。然后,将AP再转包、赠送框架、取得模块复制权。其中,AP再外包的目的是要创造<强龙/地头蛇>商业模式,来建立自己的生态链。但是,框架和幕后模块就不宜转包出去。以一张桌子来比喻就会比较清晰了。将桌子分为三层:1)桌上,2)桌板,3)桌脚。用户业主所要的是桌上(的AP服务)。桌板(框架)并非来自业主需求,而是架构师无中生有的,所以只能免费赠送。[歡迎光臨 高煥堂 網頁: http://www.cnblogs.com/myEIT/ ]
以此而观之,软件外包产业的困境源头在于:「耕者无其田」。也就是:软件开发者没有软件复制的权利,软件复制是无本生意,这无本生意赚钱机会(看似合理地)被拿走了;开发者注定只有当长工的份,这种不合理性,一日不化解,接包产业前景就黯淡一日,耕者心理浮躁、质量粗躁。因之,设计框架才能保护模块的自由抽换机会,复制权才能转换成利润,否则徒有复制权也是白搭。所谓「将AP外包」不是一定必要,也可以外包给自己公司的另一个部门。因为真正的「再转包」需要熟练远距项目管理(Remote Project Management)能力。但是框架设计是必要的。框架和幕后模块不宜转包出去的主要理由是:在系统层面上,让自己拥有整体架构的控制力,维持与业主关系的主导权;以免将AP转包出去时,也丢了与业主的关系,失去强龙地位。
对于软件模块(Component)来说,最具有价值的在于它是否能自主地抽换,也就是能否实现:「没钱就改版、改版就有钱」的机会。软件模块价值不在于它的复用(Reuse),复用只是消极的节省成本思维,而不是积极的获利思维。一般而言,接包代工产业都是成本思维,强调复用,如今必须重新检视对模块复用的迷思。一个真正的软件产业要有完善机制,确保护软件开发者能保有对软件复制的「获利分成」机会。如果开发者对于开发之后「无限复制」利润没有任何分成机会,这样的产业可能不宜称为『软件』产业,因为已经失去软件的精神和本质了。因此,关于软件的真谛:软件是人们「驾驭」复杂社会、商业行为的最佳工具。我们必须铭记在心了,而且深谙如何擅于发挥EIT造形来顺畅而有效率地规划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应用框架,只要心怀EIT造形,激发创意,就能本书里的新思维、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运用于各种型态的商业模式,成为一种威力无限的策略应用。◆
[Go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