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高焕堂
1. 把握好莱坞大明星原则:
Don’t call me, I’ll call you back!
顾名思义,IoC(Inversion of Control)就是「反向控制」之意思。IoC观念和机制源自于OOP语言(如C++、Java等)的类继承(Inheritance)机制,例如Java语言中,基类(Super-class)的函数可以主动呼叫子类(Subclass)之函数,这就是一般所谓的IoC机制。后来,人们常将这些基类聚集起来,就称之为框架(Framework)。
反向控制又称为「控制反转」或「反向调用」。而反向调用的相反词就是:正向调用。正向调用就是AP子类调用基类的函数。例如,下图里的FirstActivity调用Activity基类的setContentView()函数。
图1 Android的正向调用之例
反向调用恰好相反,表示由基类调用子类的函数。例如,下图里的Activity调用FirstActivity应用子类的onCreate()函数。
图2 Android的反向调用之例
正向调用就意味着正向控制,也就是说,AP 子类控制了框架基类,这是违背框架设计原则的。这项设计原则就如同Hollywood(好莱坞)大明星的名言:“Don’t call me, I’ll call you back.”,如下图:
图3 正向调用:AP掌握控制权
上图所示的正向控制,既违背了好莱坞大明星的原则,也违背框架设计的原则。那么,该如何修正呢? 改为反向控制就行了。如下图:
图4 反向调用:框架掌握控制权
反向调用就意味着反向控制,也就是说,框架基类控制了AP 子类,这是符合框架设计原则的,也符合Hollywood(好莱坞)大明星的原则。请看看Java代码如何实现这项原则:
// FirstActivity.java
package com.misoo.pkmm;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content.Intent;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widget.AdapterView;
import android.widget.ListView;
import android.widget.AdapterView.OnItemClickListener;
public class First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implements OnItemClickListener {
ArrayList<Row> coll;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icicle) // I (框架) call You
{
super.onCreate(icicle);
coll = new ArrayList<Row>();
coll.add(new Row("MP3", R.drawable.mp3_icon));
coll.add(new Row("MP4",R.drawable.mp4_icon) );
coll.add(new Row("Exit", R.drawable.icon2));
ListView lv = new ListView(this);
lv.setAdapter(new myAdapter(this, coll));
lv.setOnItemClickListener(this);
setContentView(lv); // You(AP) call m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ActivityResult(int requestCode, int resultCode, Intent data) {
// I (框架) call You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 Video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 You(AP) call me
}
public void onItemClick(AdapterView<?> arg0, View arg1, int arg2, long arg3) {
// I (框架) call You
if(arg2 == 0)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 mp3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 You(AP) call me
}
else if(arg2 == 1){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FirstActivity.this, Load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resid", R.raw.nice);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0); // You(AP) call me
}
else if(arg2 == 2)
finish(); // You(AP) call me
}
}
无论是.NET或Android母框架的设计,都依循着这项基本原则,让框架掌握控制权,也让掌握框架者能成为强龙。
2. 掌握框架设计的时间(Time)元素
软件是人们知识(Knowledge)的一种呈现(Representation)。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计算机语言里的继承(Inheritance)机制,让人们可以将类(Class)区分为基类(Base class or Super class)和子类(Subclass)。于是,可将人们的知识分开为两种,然后分别表现于基类与子类里,如下图:
图5 两种知识的分与合
分开表现之后,藉由计算机语言的编译器将基类与子类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类(即含有完整的知识)。这些完整的类就是完整的软件,也是可以在计算机里执行的软件,让计算器具有人们的智慧,呈现出人们所期待的行为。那么,如何将人们知识分为两种呢?如何切分呢?答案是:以用户(User)出现的时间点(Time-point)为基准点而切分开来。于是,就分出两种知识了,包括:
- 领域知识 --- 在用户出现之前,软件发展者(Developer)所能获得的知识。就是领域的共通性知识,简称: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
- 应用知识 --- 在用户出现之后,软件发展者所能获得的知识。就是应用的特殊性知识,简称:应用知识(Application Knowledge)或用户知识(User Knowledge)。
兹以时间为主轴,绘出图形如下:
图6 知识获得的时间轴
从上图可看出来,开发者是先获得领域知识;经过数天、数个月或数年之后,用户出现了,才会获得应用知识。领域知识先表达于基类,而应用知识则后表达于子类。然后使用程序编译器将它们结合起来,成为完整可用的软件了,如下图:
图7 透过代码编译来汇合两种知识
从上图可看出来,将这些基类集合起来,就成为该特殊领域框架(Domain-Specific Framework, 简称DSF)了。
3. 需求的时间轴
开启JUDE建模工具,并点选<File/New>,建立了新的模型,建立新的类图(Class Diagram),画面上呈现出绘图区。接着,可以拉出一个类的图像,并取名为「汽车」:
这个完整的汽车,就相当于一颗完整的大理石。假设我们先不做轮胎(因为轮胎是由客户选择的,而目前客户尚未出现),于是就学习老子的智慧:
「无之以为用」(例如,将畚箕挖空才会有用)
也依循伟大雕刻师罗丹( Musée Rodin)所说:
「雕刻之道:把不必要的部分去掉」
图 8 罗丹的雕刻之道:把「不」必要的部分去掉
由于要等客户出现才能决定轮胎,所以客户到来之前,先不做轮胎。于是,框架设计的时间轴为:
图9 汽车需求知识获得的时间轴
于是,把轮胎部分去掉,先不做轮胎,而得出「汽车轮盘」(或「轮毂」),如下图所示:
图10 挖掉轮胎之后,先做部分就是框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