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JS事件冒泡

       今天要跟大家谈的是事件冒泡,这个事件呢,也是两面性的,有时候给我们带来bug,有时候优点也很明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的真面目。

 首先看看事件冒泡是什么?

 事件冒泡 :当一个元素接收到事件的时候 会把他接收到的事件传给自己的父级,一直到window 。(注意这里传递的仅仅是事件 并不传递所绑定的事件函数。所以如果父级没有绑定事件函数,就算传递了事件 也不会有什么表现 但事件确实传递了。)

只看这句话,或许不是那么好理解,下面来看个栗子: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div2.onclick = function(){alert(1);};
   div1.onclick = function(){alert(2);};//父亲
//html代码

 <div id="div1">

    <div id="div2"></div>
 </div>

 

代码很简单,就是两个父子关系的div,然后分别加了点击事件,当我们在div2里面点击的时候,会发现弹出了一次1,接着又弹出了2,这说明点击的时候,不仅div2的事件被触发了,它的父级的点击事件也触发了,这种现象就叫做冒泡。点击了div1,自己父级的点击事件也会被触发。

再看个栗子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div1.onclick = function(){alert(2);}; // 父亲
//html代码 <div id="div1"> <div id="div2"></div> </div>

 

大家可以看一下效果图,相比于第一个例子,代码已经把儿子的点击事件去掉,只留下了父级的,测试的结果是当只点击了儿子,会弹出2,由此证明了当点击了儿子,父亲的点击事件被触发,执行了自己绑定的函数。由于一些人会以为显示出来儿子在父亲里面的时候,自然点了儿子相当于点了父亲,所以这个例子我故意把两个盒子绝对定位在了两个不同的位置,所以点击事件给页面显示出来的位置是没关系的,而是跟html代码中的位置有关系。

 

可能有人会有疑惑下面这种情况,为啥没有弹出两次: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div2.onclick = function(){alert(1);}; 
   div1.onclick = function(){};  //父亲

//html代码

 <div id="div1">

    <div id="div2"></div>

 </div>

这里我们要注意,我们传递的仅仅是事件触发,也就是说当点击div2仅仅触发了父级的点击事件,并没有把自己的绑定的函数给父级,父级的执行情况,取决于自己所绑定的函数,因为在这里它绑定的函数是空,自然没什么表现。有些人在这里有误解,所以强调一下。

以上大概就是冒泡的形式了,而大多数时候,冒泡也带来了一些困扰,下面我们看一个栗子:

我们的需求是点击上面红色的面板让下面粉色的面板显示,点击其他地方再让粉丝面板隐藏。于是我们会这样写js代码:

<script>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div2.onclick = function(){   //红色面板事件
        div1.style.display = "block"; 
  };
 document.onclick = function(){ 
    div1.style.display = "none"; 
 }
</script>

这个时候我们测试发现,怎么点击红色面板,粉丝面板都不会显示了,为什么呢?就是冒泡的原因,我们来分析下代码,当点击div2的时候,他会触发父亲级别的点击事件,然后一层一层的往上传,所以document的点击事件自然也被触发了,然后执行了自己身上的绑定事件,让粉色面板消失。所以当你点击div2的时候首先,让粉丝面板显示,只是事件执行太快了,很快又执行了document的点击事件,让面板隐藏。 有兴趣的可以再两个事件之间加一个弹出,就可以测试。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肯定不希望有冒泡了,所以解决办法就是取消冒泡了:(后来补充)

 取消事件冒泡有两种方式:

标准的W3C 方式:e.stopPropagation();这里的stopPropagation是标准的事件对象的一个方法,调用即可

非标准的IE方式:ev.cancelBubble=true;  这里的cancelBubble是 IE事件对象的属性,设为true就可以了

通常我们会封装这样一个函数:

 

function stopBubble(e) {
    //如果提供了事件对象,则这是一个非IE浏览器
   if ( e && e.stopPropagation )
      //因此它支持W3C的stopPropagation()方法
      e.stopPropagation();
  else
  //否则,我们需要使用IE的方式来取消事件冒泡
    window.event.cancelBubble = true;
}

这个时候需要用到事件对象里的 cancelBubble属性,把它设为true即可,ev.cancelBubble=true;所以改进后的代码如下:<script>

var div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2");
var div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

 div2.onclick = function(ev){  // 红色面板加事件
     div1.style.display = "block";
stopBubble(ev);//这样就不会再冒泡给父级了
};
document.onclick = function(){
div1.style.display = "none";
}
function stopBubble(e) {
    //如果提供了事件对象,则这是一个非IE浏览器
   if ( e && e.stopPropagation )
      //因此它支持W3C的stopPropagation()方法
      e.stopPropagation();
  else
  //否则,我们需要使用IE的方式来取消事件冒泡
    window.event.cancelBubble = true;
}

 其实冒泡还有一大优点,就是事件委托,而且经常用到,还能提高很大的性能,想要了解,看下篇博客喽,我们沐晴,下回不见不散。

 

posted @ 2016-06-16 10:49  全凭一口仙气儿活着  阅读(77705)  评论(16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