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C(8): 提问与回复

// 上一篇:野生程序员
// 下一篇:助教指南


在线上博客教学里引入了第三方助教,助教在每次作业期间尽力完成“消灭零点评”的目标。然而紧接而来的问题是:学生对博客作业点评的回复率低,大家怎样看这个问题呢?

情景1

在一个软件工程教学群里的诸位助教和老师各自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 “不得不说,我的积极性的确因此受到了打击。给的建议同学不听,给了好多评 论,却少有人回复。虽然老师说这是正常的,但我仍然感到伤心。”
  • “如果我们要求师生通过活的作业来互动,那事先就要说清楚。我认为学生并没 有得到明确的提示或鼓励。”
  • “我认为回复应该是吸引和启发引导的,不适合强制,不回复是可以的吧,强制的回复也可能变成虚假回应。”
  • “出于对教师以外专家尊重的考虑,赞同强制回复,但是希望考虑到回复的响应延迟。”
  • “上学期,我是回复的好有改进适当增加0.5分。”
  • “如果同样一个问题我问了不止一次 时,仍然得不到回复也会感到沮丧。”
  • “有一种情况会感到生气。就是我问了两个或多个问题,同学们只回复其中一个很简单 的,另一个不回复。甚至在我提醒他时,他不再理我。”
  • “我其实觉得还好 并没有类似沮丧的感觉 。对自己负责的人总会回复的。当然刚开始也 会有点沮丧。”
  • “如果是在公司的团队里面, 资深的同事给刚入门的同事提醒,点评, 入门者不会置之 不理的。 古代的书院,师生之间也是充满问答的交流。 中小学的的传统作业形式下, 老师也要点评,学生要把错的题目再重做一遍 (有的要把错字写多遍)。 那么,为何 大学的作业就是没有交流呢?”
  • “目前的上课要讲很多知识点,学生毫无准备地来听, 当然也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当然还有师生比例的客观困难。 经过一些翻转课堂的实践,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就有 问答的基础。”
  • “我想这是平均用力的一个误区,把精力用到努力学习,积极响应的同学身上会更好。三次不回复就不点评了。说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大多没有认真点评和回复。”
  • “一开始当助教的时候,在很多同学都不回复的情况是会感到有些沮丧的。后来就采取 了试探性的实验,把自己的精力和评论“用在刀刃上”。认真回复点评的同学,我会在 博客里与他多多交流,并鼓励他做一些额外的作业来提升水平。不予理睬的同学,我一 般就正常点评,不做过多关注。一般说来,认真回复的同学博客的干货很多,确实需要 人仔细品味;而不理睬的同学博客没什么营养,点评起来反而容易些。所以我个人的结论是:学生学习的劲头与态度越好,就花越多的精力在他身上。”
  • “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 师生关系是什么? 如果是健身教练和学员的关系, 教 练及时给你指点, 学员会很高兴。 如果是其他关系, 请大家自己琢磨: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 “赞同,所以会不会回复的关键是学生自己认知上怎样看待,认知上理解到教练/学员 模式的一定会形成良性互动。核心可能还是在怎样在认知上建立起对这个模式的理解和形成概 念。我个人评论的时候倒是基本没有什么一定期待回复,主要是因为我觉的这种认知怎样有效 建立起来还是需要进一步摸索。”
  • “另外一个是数据分析,比如评论了几千条,也有一定比率的 回复,如果有数据分析,还是能从中得到一些规律。”
  • “我认为只要回复不是明显敷衍,都算是认真回复。只要有同学认真回复了我就认真回 答,花精力追踪他的学习;只要他们改进了我就额外加分。”
  • “回复这事,总的来说还是要看本质,不能只看形式~,有效的交流才是重要的。”

情景2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某个角落的宿舍里,几个学生也在讨论这件事:

  • “说实话,注册博客园用的邮箱是个临时邮箱,助教评论后的提示信息我都没怎么看到,毕竟交作业才登上去看看。”
  • “我倒还好,提交了作业就挺想看到老师/助教的点评,我觉得这次做的还好。那个评论的回复在博客园后台可以设置成同时在站内提醒的。”
  • “我上次回复了一下点评,结果助教又追加了个点评,我再回复了下,然后助教又给了个支线任务,我觉的挺有意思的就做了下,可惜做完不能找阿卡拉领取报酬。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学霸就是不一样,像我这样只想交个任务交差了事,结果助教老是来提问,指出我好几个小错误,有时时间来得及就赶紧改了,来不及的话,...,反正也扣分,就那样吧。”
  • “嘿,其实跟你们说,我觉得如果能及时回复助教的提问,还是能多学到不少套路的,我觉的虽然大学应该是自由不被约束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理解教材上关于健身教练/学员关系的部分,摆正心态,毕竟能有有经验的高年级学生/业界工程师给我们做助教的机会并不多,我就喜欢多回复一些,这样能尽量多先吸收一波知识和视野储备,也许以后想起来就用到了呢?”
  • “是有这个道理,不过我底子太薄,实在回答不了,那些地方确实没做好,但是好像也很难知道怎样做好。”
  • “可能还是要多练习,就像大马哈鱼巡回游,一开始总是要从熟悉和学习已有的部分开始,在过程中我发现以前那些课程确实太走过场了,实战经验不足,导致我在这个过程中好些地方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但这也许就是大马哈鱼巡回游的效果:发现这些不足,那么及时补充上,先跟上课程总比直接放弃强,要知道不怕慢、只怕站。”
  • “我就说嘛,看来学校的先期课程还是需要有一些关键课程上多做一些支持,另外我觉的这个模式挺好的,应该被坚持下去,一届一届改进,我相信学弟学妹们会有更多进步的地方。”
  • “额,你这坑挖的。。。”
  • “这,没被坑过,怎知套路呢~~,有套路总比菜鸟强。。”

分析

从角色上来看,线上教学的核心里有「教师」、「助教」、「学生」三种角色,其中「教师」又分:「授课教师」、「专家指导」,这些角色对点评的职责各不相同,根据「猪、鸡、鹦鹉」的分析,重大的决定应该交给「猪」这个角色来定。从而,「助教」应该有更大的权重提出「学生」博客的回复应该给予怎样的反馈,并思考:

  • 对于回复无特定加分,以有效的「吸引」、「引导」、「对话」为主要目标,此时助教需要在心里预期上对回复保持合理的估计。比如说:“为什么我评论了只有一部分学生回复?”,实际的回复率是否高,是要跟平均数据对比的,比如以前参加过一个MOOC会议,MOOC的专家说MOOC课程上的回复率很低,根据实际经验,线上博客教学的回复率如果有30%就是很不错的数据了。这点上,数据的高低不能看绝对数值,要看相对平均值的高低,助教的心理预期要适当。
  • 对于质量不错的回复适当加分,但实现给予说明,公布简明的规则。评分,作为教学里的一大重要反馈杆杠,应该被稍微谨慎使用。如果过于强调回复的得分点,有些情况下反而会让回复变成一种形式与任务,看似有了回复,实际上并不吸收和改进。就像团队开发中有“敏捷报告”这点,有些团队整个团队开发过程中的敏捷报告的燃尽图都是作假的。所以把回复变成得分点,需谨慎。

「助教」评论的目的是什么?要分类下:

  • 作业要求的内容,学生做的不符合要求,这种类型的评论应该可以纳入强制要求改进的范围,这个属于项目范围内的反馈,「学生」对项目的反馈作出必要的改进,属于对「项目需求」的理解与分析的一部分,这是软件工程的一个必要技能,因此可以纳入得分点。
  • 排版格式类型,这个应该尽量在作业的前两次,通过题目的直接得分点要求,从而不必通过评论要求,不符合的直接通过作业本身的分数机制推动学习和改进。
  • 拓展型,此类问题捎带开放性质,属于「对话」、「交流」的一部分。

「学生」是否回复的原因是什么?

  • 底子太薄,作业本身就只是提交任务,没有足够的下手回复的能力(别小看这点)。此时助教可以适当鼓励从ta能做到部分入手,要知道在教学中,有很多时候起点不高,但是如果积极的正反馈多,一点一滴改进,很多人会被激发出很强的内驱力,只是如何做到积极的正反馈,需要助教不断练习、摸索。有些学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吸收反馈,未必会按通常的套路。在此鼓励学生们:如果你希望自己进步,请多多接招,多多跟进改进。
  • 底子不错,但是仅限于完成题目布置的任务。对于「助教」的评论,认为那是额外的「任务」,「不关」自己的事情。表示感谢,但是不会跟进改进。其实,这类学生也是有的,所以并非底子不错就会愿意跟进改进。这算是一种学习习惯,实际上大学毕业工作后,工程师们也是要日积月累、持续学习,根据经验也会有-一部分学习成绩不错的人在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不能跟进学习新东西。
  • 底子良好,又能积极回复。这种case下,助教/学生之间会形成良性互动,在整个学期的博客作业里形成积极的讨论,有时会引发各路围观者来交流,那么就会形成有意义的对话/交流机制。这种情况下,希望交流能在方法/知识/实战之间多点穿插,避免都是谈方法的,而要能有solid的上下文相关知识/实战点做支撑。我们说助教要做教练,但并不意味着直接喂球不能使用,高手练球也要有发球机不断发球,知识/技能的长进,才能形成更高质量的学习。

有的人会有疑惑:中学生可以使用的方法,中学生能做到的,为什么大学生不能使用,大学生做不到?这里面的核心原因可能是:学生即使听说过「健身教练/学员」关系模式的师生关系,但怎样在实践中理解概念并建立起这个意识本身是一个需要过程的事情。教师是否在课程里更好的帮助学生持续的理解和建立起这个意识也是一个关键,正所谓知易行难,人的认知的改变是最难的,认知是可以通过灌输就被改变的吗?

而有系统的教学课程体系,正是通过理性/可衡量/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在过程中通过对于教学规律/学生实际情况的理解和掌握,定位到那些具体案例的原因,再有针对的做到有效改进。我比较喜欢用炼金术士和化学来做对比,在没有化学之前,炼金术士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经验,传承的秘方去实验,没办法做到精确,只知道这样做可能增加成功的几率。而有了化学知识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个大学生在课程里所积累的知识/方法,留存率和半衰期多久也是值得关注的事情。有的人(更多?)学完课程后就把这些方法丢弃了,遇到同样的事情,又回到老办法(“习惯/积习的力量”),要在真实的大马哈鱼巡回游泳里再游几趟后才真正理解。有的人没有建立起内在的理解和驱动,那么在失去「作业」驱动、「助教」点评的反馈之后,可能也会失去了反馈条件,回到老方法上去。从这个点上来说,怎样建立内在的反馈习惯也是挺值得考虑的地方。

作为「猪」角色的「助教」,你觉的呢?

posted @ 2017-07-18 16:40  ffl  阅读(409)  评论(5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