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 对学生总结的反馈

0. 引言

看完同学们的这学期《软件工程》学习总结(几个还没提交博客的同学除外),很多同学的小结看了两遍,重点看来了同学们的意见、建议,以及同学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好的方法),没有对每个同学的小结直接点评。在这里,我再做一次总结。

1. 《软件工程》教改目标

长期以来,《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很多时候被很多老师和学生搞成“政治”说教课程,其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这学期我下决心开展《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期望借助外力:新教材《构建之法》、新助教(来自工业界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新的血液。以此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在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摸索前进,面临了许多老问题、新问题,克服了许多困难,收获一些经验、教训。“不忘初心”,下学期的教改实践中,将吸取这一次的教训,借鉴取得的经验,进一步深入改革。

2. 主要存在问题

A. 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惜,绝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很高的兴趣学习这门课程。而作为任课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摆在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学生总结的博客,以下教学方法、方式加剧了该矛盾:(1)英文ppt,学生理解起来困难;(2)板书少;(3)课堂互动少。这三个问题,宝玉在点评同学们博客时也做了一定的解释。总的来说,ppt 中英文的比重还可以少一些,后期的课堂互动也有所改进;板书可以和ppt有互补,适当增加一些板书。

B. 学习主动性:同学们最缺乏的是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1)教材阅读不够,不熟悉教材(例如,有的同学反映说教材上没有示例代码,实际上有不少篇幅给出了示例代码);(2)课堂听讲专注度不够,拒绝听讲;(3)作业完成不及时,初期很多同学不能按照deadline 完成作业;(4)与老师、助教交流主动性不够。例如,对老师、助教作业点评,多数同学没有反馈;再如,在QQ群里,往往是助教和老师主动发起讨论,但不幸的是应者寥寥。

3. 得到肯定的做法

A. 博客作业: 这是多数同学(几乎所有同学)肯定的一种形式。

B. (助教+教师)教学形式:也是很多同学肯定的一种形式。

C. 一些互动环节(如手机设计)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4. 改进之处

A. 调整ppt(内容:争取每一次课设计一个互动环节;形式:尽可能多用中文)

B. 作业设计:注重循序渐进;Deadlin 驱动;增加实践比重。

posted on 2015-12-26 16:33  小林觉  阅读(645)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