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http,TCP/IP与socket之间的区别

1TCP/IP连接

  手机能够使用联网功能是因为手机底层实现了TCP/IP协议,可以使手机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建立TCP连接。TCP协议可以对上层网络提供接口,使上层网络数据的传输建立在无差别的网络之上。

建立起一个TCP连接需要经过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握手过程中传送的包里不包含数据,三次握手完毕后,客户端与服务器才正式开始传送数据。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之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断开过程需要经过四次握手(过程就不细写了,就是服务器和客户端交互,最终确定断开).

 

 

2HTTP连接

 

 

 

HTTP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Web联网的基础,也是手机联网常用的协议之一,HTTP协议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

 

 

 

HTTP连接最显著的特点是客户端发送的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回送响应,在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从建立连接到关闭连接的过程称为一次连接

 

 

 

1)在HTTP 1.0中,客户端的每次请求都要求建立一次单独的连接,在处理完本次请求后,就自动释放连接。
 
2)在HTTP 1.1中则可以在一次连接中处理多个请求,并且多个请求可以重叠进行,不需要等待一个请求结束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
 
由于HTTP在每次请求结束后都会主动释放连接,因此HTTP连接是一种短连接,要保持客户端程序的在线状态,需要不断地向服务器发起连接请求。通常的做法是即时不需要获得任何数据,客户端也保持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向服务器发送一次保持连接的请求,服务器在收到该请求后对客户端进行回复,表明知道客户端在线。若服务器长时间无法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则认为客户端下线,若客户端长时间无法收到服务器的回复,则认为网络已经断开。

 

3SOCKET原理

 

 

 

3.1套接字(socket)概念

 

套接字(socket)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连接使用的协议,本地主机的IP地址,本地进程的协议端口,远地主机的IP地址,远地进程的协议端口。

 

 

 

应用层通过传输层进行数据通信时,TCP会遇到同时为多个应用程序进程提供并发服务的问题。多个TCP连接或多个应用程序进程可能需要通过同一个 TCP协议端口传输数据。为了区别不同的应用程序进程和连接,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与TCPIP协议交互提供了套接字(Socket)接口。应用层可以和传输层通过Socket接口,区分来自不同应用程序进程或网络连接的通信,实现数据传输的并发服务。

 


3.2 建立socket连接

 

建立Socket连接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端,称为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称为ServerSocket 

 

 

 

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客户端请求:指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双方就正式建立连接。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4SOCKET连接与TCP/IP连接

创建Socket连接时,可以指定使用的传输层协议,Socket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协议(TCPUDP),当使用TCP协议进行连接时,该Socket连接就是一个TCP连接。

 
5Socket连接与HTTP连接

由于通常情况下Socket连接就是TCP连接,因此Socket连接一旦建立,通信双方即可开始相互发送数据内容,直到双方连接断开。但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客户端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往往需要穿越多个中间节点,例如路由器、网关、防火墙等,大部分防火墙默认会关闭长时间处于非活跃状态的连接而导致 Socket 连接断连,因此需要通过轮询告诉网络,该连接处于活跃状态。

 

HTTP连接使用的是请求响应的方式,不仅在请求时需要先建立连接,而且需要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端才能回复数据。

 

很多情况下,需要服务器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保持客户端与服务器数据的实时与同步。此时若双方建立的是Socket连接,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将数据传送给客户端;若双方建立的是HTTP连接,则服务器需要等到客户端发送一次请求后才能将数据传回给客户端,因此,客户端定时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不仅可以保持在线,同时也是在询问服务器是否有新的数据,如果有就将数据传给客户端。

 

http协议是应用层的协义 

一个是发动机(Socket),提供了网络通信的能力 
一个是轿车(Http),提供了具体的方式 

 

两个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无非是两个端口之间的数据通信,具体的数据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是以不同的应用层协议来定义的`如HTTP`FTP`... 

socket是对端口通信开发的工具,它要更底层一些 .

 

2.Doget dopost 之间的 区别.

 

Serlvet接口只定义了一个服务方法就是service,而HttpServlet类实现了该方法并且要求调用下列的方法之一:

 

doGet:处理GET请求
doPost:处理POST请求
当发出客户端请求的时候,调用service 方法并传递一个请求和响应对象。Servlet首先判断该请求是GET 操作还是POST 操作。然后它调用下面的一个方法:doGet 或 doPost。如果请求是GET就调用doGet方法,如果请求是POST就调用doPost方法。doGetdoPost都接受请求(HttpServletRequest)和响应(HttpServletResponse)

 

 

getpost这是http协议的两种方法,另外还有head, delete
这两种方法有本质的区别,get只有一个流,参数附加在url后,大小个数有严格限制且只能是字符串。post的参数是通过另外的流传递的,不通过url,所以可以很大,也可以传递二进制数据,如文件的上传。
servlet开发中,以doGet()doPost()分别处理getpost方法。
另外还有一个doService(), 它是一个调度方法,当一个请求发生时,首先执行doService(),不管是get还是post。在HttpServlet这个基类中实现了一个角度,首先判断是请求时get还是post,如果是get就调用doGet(), 如果是post就调用doPost()。你也可以直接过载doService()方法,这样你可以不管是get还是post。都会执行这个方法。

 

 

service()是在javax.servlet.Servlet接口中定义的在 javax.servlet.GenericServlet 中实现了这个接口而 doGet/doPost 则是在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中实现的,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是 javax.servlet.GenericServlet 的子类所有可以这样理解其实所有的请求均首先由 service() 进行处理而在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的 service() 方法中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断请求类型是 Get 还是 Post, 然后调用对应的 doGet/doPost 执行.

 

doGet:处理GET请求 doPost:处理POST请求 doPut:处理PUT请求 doDelete:处理DELETE请求 doHead:处理HEAD请求 doOptions:处理OPTIONS请求 doTrace:处理TRACE请求 通常情况下,在开发基于HTTPservlet时,开发者只需要关心doGetdoPost方法,其它的方法需要开发者非常的熟悉HTTP编程,因此这些方法被认为是高级方法。 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实现的servlet都是从HttpServlet扩展而来。 doPutdoDelete方法允许开发者支持HTTP/1.1的对应特性; doHead是一个已经实现的方法,它将执行doGet但是仅仅向客户端返回doGet应该向客户端返回的头部的内容; doOptions方法自动的返回servlet所直接支持的HTTP方法信息; doTrace方法返回TRACE请求中的所有头部信息。 对于那些仅仅支持HTTP/1.0的容器而言,只有doGet, doHead 和 doPost方法被使用.

 

service()是在javax.servlet.Servlet接口中定义的在 javax.servlet.GenericServlet 中实现了这个接口而 doGet/doPost 则是在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中实现的,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是 javax.servlet.GenericServlet 的子类所有可以这样理解其实所有的请求均首先由 service() 进行处理而在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的 service() 方法中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判断请求类型是 Get 还是 Post, 然后调用对应的 doGet/doPost 执行,doGet在地址栏中显示请求的内容,doPost隐藏.
其时说来很简单,在servletdoPost方法里还是调用了doGet方法,所以在创建servlet时可以不要doPost方法,但在做大型项目涉及密码的传送时doPost方法会更安全些,通常情况下二者没什么区别.

 

 

 

3.B/s c/s 之间的区别?

 

C/S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结构。B/S结构利用不断成熟和普及的浏览器技术实现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microsoft.net也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架构,但微软的方案只是一种构想,要成为现实还需要几年,而JAVA技术已经是很成熟的应用了。

 

 

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Web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不同的应用模块共享逻辑组件;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管理软件的主流技术与管理思想一样,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界面技术从DOS字符界面,到Windows图形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GUI),直至今天的Browser浏览器界面。最新浏览器界面,不仅直观和易于使用,更主要的是基于浏览器平台的任何应用软件其界面风格一致,用户对操作培训的要求大为下降,软件可操作性增强;平台体系结构也从单机单用户发展到文件/服务器(FS)体系,再到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 

 

 

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一级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BS结构则不同,它的前端是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企业内的WWW服务器可以接受安装有Web浏览程序的Internet终端的访问,作为最终用户,只要通过Web浏览器,各种处理任务都可以调用系统资源来完成,这样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TCO)。 

 

 

越来越厚的使用说明书和越来越花时间的培训,并不能称为"良好的售后服务",真正好的产品在功能越来越复杂的同时应该使产品的使用越来越简单,使用浏览器作为软件界面不但容易统一各种应用系统,也非常便于使用。在工作节奏越来越紧张的今天调集大批的职员进行培训是很困难的,时间和人力都难以集中,浏览器这种易于使用几乎不需要培训的方式是最好的选择。

 

 

维护和升级方式的革命-瘦客户机.

 

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的更方便的特性。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上网即可立即进行维护和升级,这对人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相当惊人的。

 

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几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所以客户机越来越""而服务器越来越""是将来软件的主流发展方向,这使得升级和维护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越来越简单。

 

成本降低,选择更多.

 

很明显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并没有这种绝对的统治地位,而现在的趋势是应用软件都变成B/S架构的,只安装在服务器上,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的情况不受影响,这就使的很多免费的操作系统如现在最流行的Linux得以快速发展,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样的选择非常流行。

 

 

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新浪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我国政府处于安全和国家战略的考虑希望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而在桌面领域任何一种操作系统都难以和windows抗衡.

 

 

Linux的出现使这种想法变成了现实,由于Linux是免费产品,源代码也是公开的,中国出现很多开发Linux的力量,国家大力推动Linux,政府机关处于安全的考虑会越来越多使用Linux,从国内软件市场的销售来看Linux也是基本上每个月都是排名第一的产品。 

 

 

传统的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这么高的代价和低效率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了。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更是飞快地普及起来了。

 

 

面向电子商务时代的技术

将来所有的应用系统几乎都在互联网上运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也是不可避免的,而B/S架构的软件则代表了将来的技术,只要连上互联网或内部广域网就可以与全球的客户相连,与各地的分支机构相连.

 

 

移动办公 

 

 

 

☆ 在办公室内移动的时候可以使用任何一台电脑办公,而传统的OA是每台电脑对应指定的用户,别的用户不能使用该电脑,而且还需要安装调试软件,相当不方便。 

 

☆ 回家或离开办公室或出差到其他地方只要有可以上网的电脑也可以使用办公系统。 

 

☆ 分公司可以通过互联网、专线、电话网等连接使用资源共享,协同办公。

 

 

系统整合 

 

 

 

无论是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P等等,发展的趋势是不断融合,采用统一的B/S结构开发的产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B/S模式下最好的选择---JAVA技术 

 

现在出现的Microsoft.NET也是模仿JAVA的思路,Microsoft.NET的蓝图与Java十分相似,目前还只是一个框架,还需要几年才能成熟,而JAVA已经是应用十分普及的技术了。

 

 

 

 

 

 

 

 

 

 

 

 

 

 

 

 

 

 

 

 

 

 

 

 

 

 

 

 

 

 

 

posted on 2012-08-26 22:36  一梦浮生2012  阅读(64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