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介绍
队长及团队成员的博客链接
队长雷翔宇:http://www.cnblogs.com/leixiangyu/
队员薛鹏飞:http://www.cnblogs.com/yzdd/
队员初凤灵:http://www.cnblogs.com/cflz/
队员邓秀月:http://www.cnblogs.com/dengxiuyue/
队员张瑞远:http://www.cnblogs.com/zhangruiyuan/
队员席驰:http://www.cnblogs.com/xichi/
团队成员介绍及分工:
我们的团队是一个和谐、专注、极其有幽默感的团队,在这么多团队里,我们算是一个人数比较多的团队,六个人之所以凑到了一起就是因为我们相互之间相处都比较融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信心协同合作、共同进步、彼此信任的把这个团队作业高效率地推进下去。
我们的团队成员有队长雷翔宇,队员薛鹏飞、初凤灵、邓秀月、席驰、张瑞远。
首先介绍我们的队长雷翔宇同志,是拿过省奖的大手,这次挑大梁担任队长也说明了我们对他寄予厚望,他主要负责编程工作。
队员薛鹏飞,正所谓大鹏展翅,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学习能力超强,利用假期时间自学精通JAVA,也是我们团队里的另一个顶梁柱,主要负责编程工作。
队员初凤灵,名如其人,心灵手巧,秀外慧中,德才兼备,性情是极好的,而且学习尤为勤奋,不论是在专业课还是在其他各科当中都当属我班佼佼者。本次团队合作,她负责部分代码的编译工作。
队员张瑞远,头脑极其灵活,思维善变,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他负责本次作业的前期需求分析和测试工作。
队员席驰,脾气温和,心思细腻,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写得一手好字,担任我班文艺委员而且幽默感十足,让我们的团队一直有一种愉悦的氛围,他负责本次作业的测试工作和写博客。
队员邓秀月,作为本次博客的笔者,我觉得能在这样一个团队中和各有所长的同学们合作是本人极大荣幸,鉴于本人编程能力不强,没有额外学过别的编译语言,比较常用的只有C语言,所以我负责测试和写博客。
暂定分工:
编写代码:雷翔宇 薛鹏飞 初凤灵
需求分析:张瑞远 席驰
软件测试:张瑞远 邓秀月
撰写博客:邓秀月 席驰
确定主治医师模式:
我们的团队决定采用主治医师的团队模式。让队长雷翔宇带领我们全盘计划,张瑞远和席驰研究客户需求,初凤灵与薛鹏飞商讨工作方针,席驰和邓秀月规范工作路线。
我们经过认真和详细的讨论,考虑到我们的队伍中拥有大型项目经验的成员并不多,而且大家的编程能力相对还是有些薄弱,但各自又能一定程度上完成一些任务分工,故采用主治医师方式。主治医师模式能够使我们的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在项目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只做自己能做到的部分。与此同时经验较丰富的成员做出主要的决定,保证整个项目组不在大的方向上犯错误,同时根据每个成员的特长分配任务,使所有成员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输出,最终使所有人在这次项目中了解熟悉一个项目的从需求分析到程序发布的过程,参与到项目开发的每个过程中, 使这个项目变成所有人共同工作的结晶。
项目的NABCD
Need 需求
目前比较流行的考勤机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简单打印类,打卡时,原始记录数据通过考勤机直接打印在卡片上,卡片上的记录时间即为原始的考勤信息,对初次使用者无需做任何事先的培训即可立即使用;第二类是存储类,打卡时,原始记录数据直接存储在考勤机内,然后通过计算机采集汇总,再通过软件处理,最后形成所需的考勤信息或查询或打印,其考勤信息灵活丰富,对初次使用者需做一些事先培训才能逐渐掌握其全部使用功能。
Approach 方法
从学校课堂内部开始,编写一个初始版本的app,所有同学通过该app进行签到,在此期间收集同学们的使用意见,持续推出新版本,在经过一个合适的时间之后,可以把试验点扩大,在此过程中,要不间断与用户沟通,打磨出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
技术层面来讲,我们首先编写android客户端程序,及服务器端程序(java web),在此基础上根据需求做出修改。
Benefit 好处
简化签到过程,事先只需采集员工的面像并建立档案,当员工上下班站在人脸识别考勤机的识别区域内,考勤机上就会快速的记录考勤状况并保存记录。使用过程简便,硬件要求低,只需一部能够拍照的安卓手机便能够满足。
Competitors 竞争
目前课堂比较流行的签到方式是指纹签到,因为指纹签到的硬件模块已很成熟,每个人不需要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对应的app等,没有软件开销,只需要学校公司这些机构提供的硬件支持就足够。
Delivery 推广
由于手机客户端软件的优势,可以很容易的集成巡更、请假、企业通讯录等功能。由于手机考勤不受考勤地点、考勤时间的限制,解决了外勤人员考勤难的问题,对于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本应用一个最容易推广的渠道便是学校,高等院校是一个在该方面需求旺盛,但是目前能够提供类似方案不多的地点,可以先通过小规模应用获取用户使用建议,不断为应用做出改进,并根据用户反馈适当推出微创新,以小见大,最终推出能够应用在真实生活场景的应用。
团队照片
文字编辑:邓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