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从进入大学,不管是在与软件工程有关的课堂上还是相关实践中,对于软件工程技术流程,团队合作以及需求分析,我一直以来的理解都比较模糊而且并不具象,所以这本《构建之法》于我便来的及时又有效,下面是在精读第一、二、六章之后的一些感悟和疑惑。

第一章  概论

Part 1

  书的开头写到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这句话我们的数据结构老师上课时曾经也说过,由此引申问题我们写算法到底有什么实际用处通过后面书中航空业和软件业的类比中我有了初步的理解,二叉树等算法是基本知识,所有看起来不知实际用处的算法在经过需求分析设计等一系列努力后逐渐才能成为具有有效功能且成熟的软件,在查询有关资料后,惊讶的发现有关二叉树的应用居然还有游戏方面,这也说明了有时我们的见识总是有些浅薄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上下而求索才能变得丰富而广博。

  而我的问题出现在软件功能基本完备后,书中以飞机出现故障类比,写道虽然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但是我们依旧会做这些安全设备,但是对于软件来说,除了在出现故障后进行维护我们如何知道软件可能存在的隐患从而未雨绸缪呢。还是从经验上进行防范,比如老师上课时提到的服务器崩溃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不太明白。

  相关查询连接:http://blog.csdn.net/luyaran/article/details/53992796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23875413314101468.html

Part 2

  在看到软件的特殊性时,书上写道,不管是新的程序设计语言还是新的软件开发流程都不能改变软件工程的根本难度,但是软件工程的根本难度到底是取决于哪方面呢。为什么不能改变呢。书中也提到了“没有银弹”的论断,我上网查阅了资料,资料显示,没有银弹是Fred Brooks在1987年所发表的一篇关于软件工程的经典论文。该论述中强调真正的银弹并不存在,而所谓的没有银弹则是指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或方法可以能让软件工程的生产力在十年内提高十倍。也了解到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在于我们已经清除了大部分的次要复杂度,而剩余的(主要复杂度)都无法改变。但还是不太能清楚地理解明白。另外经过上学期的实践课程,我十分认同书中的观点,真正好的软件是经历了一定的软件流程,通过全体团队成员的努力,在一个学期内逐步完成的。

  相关查询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A1%E6%9C%89%E9%93%B6%E5%BC%B9/5036116?fr=aladdin

 

第二章  个人技术和流程

Part 1

  在看这一部分时,对作者提到的PSP很感兴趣,也仔细地看了表格中包含的各项内容,在个人项目耗时对比记录表中,书中也提到了软件工程师和学生在项目上产生的不同于差距,工程师在需求分析和测试中花的时间较多,而学生在具体编码上耗费时间。但是感觉通过这个表并不能判断出开发出的软件的好坏,那是否可以根据这个表来衡量一个软件工程师是否具有很强的能力呢。

  在看到效能分析工具时,最后写到“如果不进行分析剧盲目优化,也许会事半功倍”,有些疑惑怎么去进行分析来判断到底是否进行优化,也很意外地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的优化都能提高效率。在网上查到有人根据网上的建议优化游戏,结果游戏变得极其不流畅,这也完全印证了这一说法。

  相关查询链接:http://www.sohu.com/a/225489022_100090714

 

第十六章 IT行业的创新

Part 1

  这一章看得很起劲,不管是对于专业理论的讲解,还是既有深意又趣味盎然的小故事都能给人很多启发。个人对迷思之五提到的70%的创新者说,他们最成功的创新,是在他们的拿手领域之外发现的。”很感兴趣,觉得意外好像又是事情必然。是不是长时间甚至终生奉献于一项事业的很多人都形成了固定思维,所以对于创新来说,反而在拿手领域之外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更高,思维也更活跃呢。还有关于魔方的那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曾经在书中看到的一个有关营销的小故事,说的是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这个故事中虽然目标用户选得让买卖难以进行,但是营销者用可以把梳子送给香客并刻上祝福留作纪念说服了和尚大量买进,在策略上却弥补了“用屁股对着目标用户”的弊端,觉得也是个特别有新意的案例。

  有关问题方面,对于“小作坊”有些不解。可能在开发上受到比有公司助力的阻力要少,比如少了来自股东的压力以及流程的限制和更多的考量,但是在推广和技术等方面还是有不方便的地方吧。与国内相比为什么有些国外的“小作坊”却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仅仅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关么?

 

  相关查询链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6419153.html

                         http://blog.csdn.net/cocou/article/details/16304

 

  以上就是我对一、二、六章全部的思考理解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