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读书笔记

摘要:2013年到现在,已经翻译了3本书了,其它杂七杂八的文章也不少。其中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势必要总结一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23 21:55 黄博文 阅读(2780) 评论(22) 推荐(7) 编辑
摘要:2013年过的很快,一不留神8个月就过去了。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下了2013全年阅读30本书的计划。这段时间总共算了下自己读完的加上在读的有10多本。 这些书中既有实体书,也有电子书。实体书有的是公司买的,有的是自己自掏腰包,但是年底可以报账。电子书的话主要是在亚马逊和豆瓣上买的正版书,阅读工具是自己的电脑或者手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25 14:41 黄博文 阅读(7197) 评论(53) 推荐(30) 编辑
摘要:王淮的《打造Facebook》一书不厚,花半天时间轻松读完。书中没有大段的说教,只有近乎流水的陈述。正如作者所说,打造Facebook这本书由巴克伯格来写再合适不过。可惜他至少在近几年内没有这个打算。而王淮作为加入Facebook最早的员工之一,以工程师角度描述的视角恐怕更适合我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8-11 10:25 黄博文 阅读(1858) 评论(3) 推荐(4) 编辑
摘要:今天全球CEO来成都office做每月一次的“老郭说事”。在会议的末尾一个应届毕业生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否有每天都需要进步的压力那?”。该毕业生提出这个问题我想很可能是由于她现在处于试用期,感受到了比较大的压力。为了能让毕业生尽快的适应工作节奏,能够独立胜任工作,试用期的员工压力都是很大的。他们要在一定时间内表现出自己,让团队中其他人能够明确看到自己在某段时间内的进步。我们不担心你目前的技术水平,我们关心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你能否进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7-20 22:10 黄博文 阅读(7347) 评论(41) 推荐(51) 编辑
摘要:原书标题为《Practices of An Agile Developer》。中文名为《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敏捷开发修炼之道》。敏捷这个词已经烂大街了,关于敏捷的书籍俯拾皆是。很多人是敏捷的狂热粉丝,而另一些人却讨厌敏捷,认为只是个噱头。我觉得很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敏捷这个名字没起好。它的原名为“轻量型软件开发过程”(”lightweight process”),但后来阴差阳错成了agile(敏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5-24 12:25 黄博文 阅读(3016) 评论(5) 推荐(0) 编辑
摘要:生命、宇宙及万物的终极答案是什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3-31 23:07 黄博文 阅读(2968) 评论(5) 推荐(1) 编辑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ThoughtWorker,每年不读个几十本书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从读书的角度来说,我还真不算是一名合格的ThoughtWorker。不过没关系,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2013年来已经读了7,8本书了,按照这个频率下去今年30本书的目标应该问题不大。但是面对庞大的书籍,那些书是值得一读的那?尤其是技术类书籍,更是种类繁多,参差不齐。作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常常纠结如此。不用怕,ThoughtWorks考虑到这些问题,特推出了《ThoughtWorks Dev 读书路线图》。感谢Longjun和Zhangyi的贡献。请注意,这里只是列出了一些推荐书籍,难免有些遗漏。你可以把这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3-26 22:09 黄博文 阅读(3255) 评论(19) 推荐(8) 编辑
摘要:《JavaScript语言精粹》这本书句句是精华。如果你想只读一本书了解JavaScript,这本是你的不二选择。这么薄的一本书讲JavaScript的特点介绍的非常清楚,是我对JavaScript的认识更加的深入。以前总觉得函数式编程很难理解,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对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严格意义上说JavaScript并不仅仅是一门函数式编程语言,书中有一句话对它的特性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JavaScript的许多特性都借鉴自其他语言。语法借鉴自java,函数借鉴自Scheme,原型继承借鉴自Self,而JavaScript的正则表达式特性则借鉴自Perl。JavaScript的简单类型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3-23 01:22 黄博文 阅读(491) 评论(1) 推荐(0) 编辑
摘要:在今年的的ThoughtWorks China away day上,我见到了这本书的作者neal ford, 我们还有过简单的交流,并一起去爬了长城。惭愧的是当时我并没有读过他写的这本书。直到今天我拿到了这本书,并花了大半天的时间通读了一遍。看完以后,我觉得这本书真是太好了,非常值得一读。但是,我想读这本书的读者,大体会分为两个反应。一种是看了一下前面,觉得没有意思,大概翻了翻,发现作者真是太罗嗦了,就丢到了一边。另一种是爱不释手的从头看到尾,看到有些段落会会心一笑,有些段落则加上重重的标记,并决定马上就要开始实践。如果换做半年前的我,我是第一种反应,而现在,我当然是第二种反应。主要是这半年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3-23 01:20 黄博文 阅读(650) 评论(2)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