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与使用Git

  First项目地址: https://git.coding.net/kefei101/First.git 


 

二、针对以下三个问题,作为大三新生,谈谈我的感想

  问题1:你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你认为你的条件如何?和这些博主比呢?

  问题2:你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3:对于你未来在IT行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

  1、选择   条件

    首先我觉得不应该是我选择计算机专业,高考失利因而被调剂到计算机专业,我觉得是“计算机专业”选择了我。所以我应该回答为什么我没有在大一的时候选择转专业呢?嗯我想了想,既然“计算机专业”选择了我,而我在大一成绩也不错,对计算机感觉也还不错,又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我就想走走看吧,看看我能走多远。其实,在大一以前,我是不了解也没有想过 去了解计算机这个领域的,我想的是当个理科的老师就可以了,也许是觉得平平淡淡才比较稳定吧。我这人吧,就喜欢稳定的事,从小到大一根筋。但经过大一的学习,对计算机的了解,就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因为时代更新特别快,它不似我喜欢的那种稳定,隐隐的给我带来一种神秘、挑战、不安定的感受,这对我喜欢稳定的习惯造成冲击,心中的小人一直说着 试试吧,试试吧,也许你会比稳定更喜欢更喜欢!这就导致我继续泡在本专业的墨池里。

    现在也成为大三学生的一员了,我并不认为我在计算机学识方面能比大一大二的学生多得多。在学校里我肚子里装的墨水算是不多不少,但出了校外,和这些博主相比,那真的是望尘莫及,远远不够的。可能我还没有投入到百分百吧,我不否认学习计算机对于我来说有点枯燥乏味,很多东西要看两三遍才反应过来。即使整天面对着代码,我也很难做到高效改完bug,惭愧惭愧。希望在这学期能在软件工程这门课的实践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改变思维方式,为成为真正的程序员打下基础。

  2、理想  大学

    上大学之前,我想象中的大学,是每天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不仅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还能充实自己,学习各方面的技能,跟着老师的项目做,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优秀的人。等我上了大学后,与高中同学联系的时候发现大学与大学之间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作风好学风好,有点学校相对来说就比较水,当然还要看专业。像我们师范类学校,师范专业好几个一流学科,可能真的很不错。但我们专业...有的老师会调侃说,其实我们专业,连三本院校可能都比不过,平平淡淡,没有竞争意识,一直活在安逸的世界里。我想是的。

     在过去大一大二里,大部分老师讲课那是水中又水,新技术都崛起遍地了,还在沿用八几年的教材,零几年的PPT,在课堂上开始了完成任务式说课,实践类课程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学生最重视的还是期末成绩,拿到奖学金,没有办法,只能每天按时上课,听着水课,到了期末疯狂背PPT,努力考高分。这就是我们大学的专业课。其实我相信每个人都不想这样,肯定都是想学到东西的,不然以后怎么找工作?

    可是学习的氛围是这样的吗?难道不是 每天积极向上,每天花时间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提高学识,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计算机领域前沿的东西,一下课就跑到老师面前积极提问,探讨一系列计算机的各种有趣的话题吗?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计算机,这才是理想中的大学,努力学习专业方向的东西,出去社会得以应用。

  3、工作  道路

    我的梦想就是赚很多钱,给我的家人花。怎么赚钱呢?找个高薪的工作。 目前的话我想平时还是好好学习专业课,能保研就保研,去专业性更强的大学,专攻感兴趣的某方向,去更有利的平台发展自己。然后平时要开始计划性的学习专业技能,准备简历,准备面试,自己去校外找实习,看看外面计算机的应用环境是咋样的,感兴趣的方向是什么。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961/

    http://blog.csdn.net/haoel/article/details/1688104

    http://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通过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再结合上面参考的博客,我有了以下感想。都说大学就是步入社会的适应期,我却觉得大学是学习如何学习的实践期。也许学校不如你意,但这并不能成为你放弃前程的理由。学习如何学习,是个深奥,也是个通俗易懂的问题。自主,积极,规划,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变得有意义。一切靠自己,学到了就是自己的。


 

三、《构建之法》一书 阅读与思考

  这是我第一次读邹欣老师的《构造之法》,快速浏览的首先,先看目录,挑着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开始浏览,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于是就忍不住想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探讨。一下便是我对于书中提出的问题及看法,如有不妥,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第一章

      书中引用:我成了一名职业程序员,但是我发现所有的算法别人都已经实现了,我只要调用就可以。似乎我们公司的软件与数据结构、算法的关系都不大。那我当初辛辛苦苦学习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有用么?如何区分一个好的程序员和不好的程序员呢?  ----p1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深有同感,学习算法和数据结构对我们以后不钻研计算机理论研究的人有什么用呢?

      想法:想想自己对计算机算法的兴趣不大,难懂难学,以后肯定不会从事计算机理论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更不可能研究出一种新的算法,而且就目前来说,可以调用的算法成千上万,只需要会找会调用就好了,我觉得是没什么难的。人人都说算法很重要,我也承认,它确实重要,不使用算法,怎么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呢?好,算法和数据结构课上认真听了,课下也认真学了,期末的成绩也还算可以。但就只是这样吗?那学习它对我们这些不从事计算机理论研究这方面的人来说,意义何在?至少我现在做的一些小项目就没有感受到所谓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的作用。当然我也百度了,百度上的许多大神都在说算法和数据结构是编程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回答是这样的:实际上,数据结构与算法解决的问题是整个编程中最有限,最底层的那些问题,(它没有涉及到设计,用户等编程三层架构中的最重要的后二层),它只解决,对于计算机(注意这五个字)在组织内存,支持对这些内存中数据进行操作(排序,查找)等有限问题的问题,它仅仅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说它是面向计算机的功能性方案,是计算机的科学,解决对于计算机来说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那些问题,比如效益敏感类问题。 (https://blog.csdn.net/a236209186/article/details/52050793)     好吧,通过这句话我确实知道了算法和数据结构对于编程的重要性,但是我依然不知道对于我们这些以后不钻研计算机理论研究的人,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学习应该到什么程度。

  2、第一章

      书中引用: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决定了一个软件企业的成败。----p4

      看到这里,我觉得有点奇怪,又再看了一遍这段话。等式右边是软件和商业模式,怎么只提到商业模式决定了一个软件企业的成败?

      想法:怎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有着优秀商业模式却没有一个足够优秀的软件作品的软件企业,它怎么能发展下去,又怎么会有所谓的成功呢?难道不是软件和商业模式二者缺一不可吗?想了想,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说这个软件企业确确实实有着优秀的商业模式,那它就不怕找不到资源,找不到人才,更不用说,完不成一个优秀团体打造的优秀软件作品了吧,释然开朗!作者很厉害呀,能把 “ 软件=程序+软件工程 ” 扩展的推论 “ 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 ” 写得引人深思。

  3、第一章

      书中引用:IT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声称:我精通Java,会用C++写“Hello World”程序,我懂软件工程,我画了很多图,写了很多文档,最后得了很高的分数......这些同学是真的懂软件工程,是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么?  ----p8

      看到这里,我不以为然,怎么可能呀,就这程度,要是真的上了程序员的战场上,你真的能活下去吗?但是再想想,那我们要在大学里学到什么程度,毕业后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呢?

      想法:不可否认,当代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是上述状态, 大学四年,按部就班跟着老师上课,写写作业完事,就算是实践,也就那几个小小的demo,网上遍地都是答案。四年下来,连软件开发流程都懵懵懂懂,又缺乏项目经验,去找工作,面试问蒙,直接被刷,找不到工作,没有办法,只能继续考研,期望自己研究生时期能好好学......这是不对的,至少我不是这样想,大一好好学习,关注学校有关的工作室,大二在工作室好好实践做项目,大三再好好准备工作面试考试内容,至少应该这样吧?但我不知道这样的程度够不够,还要怎样做才能达到合格线呢?

  4、第十六章

      书中引用:创新者就是冒险家 。很多人不自觉地把“创新”和“冒险”等同起来,其实根据研究,创新人士的关键特点不是喜欢冒险,也不是躲避风险,而是从错误中恢复并继续努力,就像文言文说的“屡败屡战”。  ----p354

      看到标题,我觉得很有意思,就继续看下去了。书中提到,创新者,并不是冒险家,只是他们能够从多次失败中恢复并继续努力,把貌似不太像秘诀的事情做好,团队就会成功,得到“创新家”的称号。我不苟同作者的看法。创新者为什么不是冒险家呢?

      想法:我认为创新者就是冒险家。我不否认作者提到的成功创新者和团队的特点确实是他们成功的优秀品质,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他们没有冒险精神,那他们怎么能从多次失败中冒险地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继续努力?当你有新的想法时,难道不是冒着遭受质疑的险,将它说出来,然后在不知道这个想法到底能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冒险尝试,即使多次失败还继续努力?在网上也看到这样一段话:“冒险绝非一味的勇敢,更不是鲁莽,它是创新者的一种精神品质。从发明创造的规律看,是人类的好奇心引起冒险的冲动,而冒险又是一连串追逐想象力的过程,它会点燃创新的思想火花。史蒂夫·乔布斯被称为“打不倒的冒险家”,正是这种品格使他成为创新的魔术师,不仅创造了苹果公司的王国,而且留下了“创新精神不死”的精神财富。硅谷是美国乃至世界创新的热土,那里已经形成了所谓的“格客文化”,其核心就是好奇心和冒险,这就形象地说明了冒险与创新存在着内在的联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02/20/10155602_564556954.shtml)     我觉得说得很不错,创新者为什么不是冒险家呢?

  5、第十七章

      中引用:在遵循敏捷原则的团队里,成员们 并不忌讳谈论不同的投入和负责程度——因为这就是现实。但他们一般有一个原则:重大决定由“猪”来定夺。----p394

          一个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努力和作用,如何衡量个人在团队中的绩效呢?  ----p396

      在快速浏览《构造之法》第十七章的时候,一下子就被“重大的决定由‘猪’来定夺”吸引了,有意思,猪?噢原来是猪、鸡、鹦鹉的故事。作者写得真是妙呀!由猪、鸡、鹦鹉的故事引申到绩效管理的问题。书中道“如何衡量个人在团队中的绩效?”,这是从个人的角度看。那从团体的角度看的话,一个团队应该如何进行绩效管理呢? 

      想法:在这一章中作者多次提到个人绩效的衡量,可见个人绩效的考评是团队中一项重要环节。书中提到:“绩效评估的目的不是把钱分出去,而是要激励员工持续做好的、更大的贡献”。 也就是说个人绩效考评是为了提高团队效率,但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否则得不偿失。很多公司把日常考核与严格的奖惩制度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导致管理工作的短期化和员工行为利益化,破坏组织与团队的和谐关系。就好比索尼公司,它曾经就因为“绩效主义”而一度走向衰败。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好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29/08/29600069_586680864.shtml  它的团队精神消失了,整个公司失去了活力。这种过于标量化的绩效考评对团队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反而由于这种过于强调的竞争关系,减少了团队之间的互帮互助,拉低团体的效率。因此,我认为基本标量化绩效考评就足够了。

  以上就是软件工程第0次作业,安装Git,回答问题,谈谈感想,快速浏览《构造之法》并提出5个疑问和想法。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谢谢阅读!